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课后服务的效果越来越“不如人意”

心心评情 2024-09-22 01:58:40

不记得课后服务是什么时候走进我们乡村教育中的了,不过当时对于“新事物”的期待还是蛮多的,虽然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三点半放学,但是课后服务依然在乡村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传闻中的课后服务,能文能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文化课不行的可以选择在语数外这些文化课中深造,文化课强的可以学习其他自己喜欢的才艺,这种服务的确很美好。学生们在一天的学习之余,再拿着各种各样的小道具去自己喜欢的社团上课,也渐渐的变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可能大城市的课后服务真的是非常成功,但是我们乡村的课后服务,真的演成了续集,效果不是太好。

为什么不好?因为我们的课后服务除了时间的延长,没有任何改变。

以前的孩子,在校时间从早七点半到下午四点半或者是五点半(秋冬季节放学时间不同)。但是现在,变成了从早上七点半到晚上六点或者是六点半。

时间增加了一个小时,但是内容没有变化。

笼统地说,他们每天在学校学习学习又学习…

具体点儿说,他们每天在学校读课本,背课本,做题…

真的,用枯燥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的课后服务赶上了三年疫情,我觉得我的学生们,厌学的越来越多了。

不学,是他们最后的倔强了。

你们能不能想象得到,六年级的学生,很机灵,数学考二三十分,甚至更低。真的是一点儿也不学了,对学习这件事情他们竟然开始摆烂了,这很可怕,因为他们现在的主业就是学习,如果现在放弃让自己变优秀,那以后的日子会很辛苦。

说实话,对于乡村教育来讲,课后服务的结构要重视一下了,因为大多数乡村的学生除了学习一无所长,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迫在眉睫。所以说,我们对课后服务的抵触,主要还是课后服务并没有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奉献了时间 却一无所获。这几年的“服务”并没有让孩子和老师们越来越喜欢学校,而是越来越有一种“坐牢”“想逃离”感觉。

你们觉得课后服务的出路在哪儿?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