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了几篇讨论课外教育机构的文章,底下很多网友留言说这些文章观点偏颇,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认真看文中的内容就在下面发表评价了。那几篇文章写的都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同事们经历过的内容,又或者是建议培训机构的选择,不要一味的从众,而要理性分析自身需求,客观判断机构质量再去安排孩子去学。并没有完全否认课外培训机构没用。我觉得也没有必要一一对这些反驳或者质疑提出自己的反驳意见,因为就像考试一样,不看题不审题,丢了分,老师也仅仅给个大红交叉而已,不会在意你是因何失分。
至于关于教育内卷或者家长焦虑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提中高考筛选机制问题或者校内教学的问题。因为义务教育,你别无选择。
教育焦虑和内卷的问题根本在于整个社会价值观的错误。
先从受教育的目的来说,我们被一贯的输送了这样的价值观: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所以我们好好读书,最终目的仅仅是找一份好工作而已。应该很多人会反驳说,这有错吗?这没错,但好工作怎么定义,能赚很多钱,能拥有更多权力?一般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都是好工作里出来的。
“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你在现实生活还听得到吗?在电视剧电影中也都很少听到吧。这是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最喜欢用的结尾,很容易得分。
还记得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的主题吗?长大你想做什么?人人都写我要成为一名军人、科学家、发明家,就鲜有人写成为农民,成为烧烤大王,成为普通人,因为那样会被笑话。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了,那我们还能接受自己的“平庸”吗?家长接受不了,孩子就被推着走了。
古往今来,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愿望。寄予厚望是没错,但老话也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能不能成龙成凤也要看清楚自己的基因允不允许突变。自己没成龙成凤,却赶着孩子成龙成凤,最终还是恨铁不成钢。
这么看,是父母的问题了,也是也不是,集体无意识,一个人这么想形成不了一种价值趋向,大多数人都用这一套价值的评价体系,形成一种约定俗成,那么就形成问题。
单有这种想法,是不会形成一种焦虑和内卷的。就像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批人,慢慢经历了六年义务教育,到九年义务教育,也是靠中高考这种筛选制度进入更好的高校,他们的父母也会想着望子成龙,但这批人并没有现在这么卷。这么看,中高考筛选制度并不是真正形成内卷的原因,但很多人怪中高考筛选制度。
资本的恶内卷就像:本来是这一群学子在这个筛选舞台比拼的,突然进来了一个好斗的资本家,给其中一个学子递了一把匕首,让他在这场战斗中获得胜利。而其他学子看到这种情形,也开始跟资本家商量怎么可以得到这把匕首。资本家知道好斗是人的本性,想赢也是,所以他谋划了一场让所有学子刀兵相斗。这个结果是,本来实力不错的学子还是会赢,该输的还是输了,机会的分配没变过,但过程让资本家赢得了金钱,而学子们遍体鳞伤。
所以,我认为内卷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有人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贩卖了这种可能取胜的机会,而所有人都不甘落后,所有人都开始哄抢那种可能性。
如果仅仅是买卖一种可能性,其实还没有真正形成内卷的氛围。因为一次性消费这种可能性,其实跟古代考科举买通监考作弊没什么区别,也不会形成一种内卷,就是比钱多而已。
形成内卷原因之二是这种新的竞争打破了一种平衡,原有时间分配的平衡。也就是家长不是花了钱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让孩子获得进步的可能性,它还占据了孩子大把大把的课余时间。工作内卷也类同这个理,为了占得一个岗位,工资要得越来越低,工作时长贡献得越来越长。如果单纯是工资问题,就是干或者不干的一个决定而已,不会形成内卷,但有的人愿意打破规矩无偿加班,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有活干的干到要吐、没活干的真躺平。
有人跟我讲一个笑话:“大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为什么你这么优秀?”
我也开玩笑:“我补课了。”
同样是筛选优生,以前为什么不卷呢?因为以前读书靠自己,现在读书靠父母、靠好学校,靠一切外在可能的资源。
资本参与教育,还带生了一些其他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体制内的老师外流。望子成龙的目的是发家致富,老师外流就是逐利去了,所以造成了校内老师频繁变更。明明现在的出生率变低了,学校并没有增加多少,但老师却更替了几批。我写的《教培机构出现了严重的“死海现象”》文章底下也有家长留言说学校也是频繁换老师,跟机构没什么区别。
第二个问题是校外补习形成普遍现象,校内教学形成敷衍了事的办公作风,学得好学不好都会到外面补习的,那就走个过场。居然有人觉得资本加入教育市场会让学校内慵懒的教学氛围改变,刺激校内老师争气。但现在反倒是让校内更多的机会慵懒了。
第三个问题是校外补习占据了学生该玩的时间,学生都读成书呆子了,且还没读进去,还呆了。
资本递了刀子,还被追捧成了医院,学校却被认为是孩子学不到东西的病源。
但不得不说,学校内教育确实也有很多问题。1、学校管理层更像是企业管理出身,而不是教育管理出身。现在的学校老师跟课外机构的老师一样,觉得自己并不是在教育行业,而是在服务行业。既要求承上完成好上级给到的教学任务,又要求启下服务好家长孩子。
承上,事事讲求KPI,启下,句句讲求on call 24小时。
2、教学管理流程化,就像生产流水线一样,每每都有个教学进度在追。不是老师追着学生教授知识,而是老师追着教学进度去讲课。就像陶行知老师讲的一样,按照这种标准,学校不应该叫学校,应该叫教校。不是教学生学,仅仅是为教而教而已。
3、《谁的问题》里讲到一个比喻,现在的学校很像来料加工厂,都是在做来料加工的事情,一个是脑力劳动,一个是体力劳动。学校按照模式化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者不想承担责任。因为直接套用模式,就算结果是好还是不好,这个责任都不在管理者头上,就像林小英在《十三邀》里面讲的,那样做,保险。很多人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是不敢去做,做了如果没有达到那个对的结果,很多人背不起那个责任。
4、现在是管理者和老师,都失去了对教育的好奇心,不对社会需求感兴趣,不对学生感兴趣,都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执行着一系列的教育方案。电影《自由作家》里有一个环节,艾琳想接着她原班学生继续教高三,另外优等生的班主任就不肯了。艾琳说:“你根本不喜欢他们。”他说:“这跟教学是两码事。”其实一个老师如果对学生都不感兴趣,怎么会真的切身处地的去考虑什么才是适合这个学生的呢。电影中系主任还讲到跟现在价值观很趋同的说法,她质问艾琳说:“你这一套东西能教这群差生,能成为一种模式,用到其他班上的学生吗?”追求效益,所以追求模式化。
5、因为学校像企业管理,所以老师就是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词语形容他们自己,叫“牛马”,做牛做马。问题来了,如果老师都只当自己是牛马,那还能教学生做个人吗?或者根源还是在教育上,因为老师也是从师范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了老师,他们可能还保有原来做学生那种听服从安排的特性。所以学校管理起来很方便,就是老师听话照做。
6、本来的教育就不是为用而教,现在的问题还存在着不是为考而教。有家长留言说现在学校教的是12345,月考的却是34567,学生不到外面补课也不行。如果真这样,那考试变成了不是为了验证学习掌握程度了,而是为了考倒学生。如果真有这种情况,我觉得有一两个管理层落马教学设计应该就乖了。
社会是自洽的。我们可以发现,就算我们在教育上存在这么多问题,社会还是会正常的运转。在短时间内,教育即使在使人异化,它也不会呈现什么社会问题。所以大部分教育部门的管理者也不会想这么多调整改正的问题,就像家长不会在孩子真的出现成绩下降以前就考虑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一样。
列了这么多的学校的问题,但依然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学得没那么好;即使有人觉得是课外培训的功劳,但,但,有的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的学生成绩比参加了课外培训的学生成绩还要好,这又怎么说呢?
成绩或许只是家庭教养结果的外化外在条件一样的同学,还是有不同的学习成绩表现。其实,学习成绩仅仅是一个表象,是智力,学习习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课外教育综合的单一评价的表象。如果我们排除了诸多的外在条件影响的可能性,那么剩下的影响因素就是家庭和个体差异。
孩子学得好学不好,或者考得好考不好,这是学前能力的外化。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定八十。”这句话是形容性格的,其实在思维定式上同样的适用,只是可能前期积累的周期会长一点。
也就是孩子在学校里学习的表现,是学前教育的能力的外化。学习效果外化不好的学生家长在这个时候就会怀疑学校教学问题,他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找课外的机构去补习。但我们又能发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他们不去解决学习习惯和家庭教养的问题,补课会伴随孩子整个学习生涯。
好奇心,还是好奇心。父母对于养育孩子缺少好奇心。每个父母其实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但是很多父母在孩子的到来,他们并没有刻意去了解过应该怎么去关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对应的生长周期应该注重什么,对于孩子在心灵上的变化应该怎么去引导,对于社会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分析等等。华大的尹烨说过,现在的父母在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要被再教育。
在接受了喂养式的教育方式后,父母很习惯就用他们的父母对待他们的那种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很清楚的是,时代是在进步的,父母自己成长起来的那个年代,和现在孩子成长起来的年代,整个环境是不同了的,大部分的教养方式是需要调整的,但他们缺少了这种进步的能力了。就像他们也是经历过应试教育以后,大学毕业,就认为在学习这件事上解放了。
说到知识的有效性,《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作者吴军陪她女儿在美国上学,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实,那就是现在学习的知识基本上在五年后基本不适用了,所以那些好的学校引导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思维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类似牛津或者剑桥这种学校,他们是直接用一种生活圈子来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和学习模式,因为教育管理者觉得他们学生之间或者学生跟导师之间的互动,能够学到的知识远远多于且有用于从课程中获得的知识。
从这个点上,我想到了家庭就是最早让孩子接触到的圈子,所以他们会很全面的在吸收大人营造出的那种氛围和思维方式方法。孩子在上学以后呈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家庭。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在上学后更有学习优势,我们更加应该要注重家庭教养。
即使注重了家庭教育,还是有的学生学校的成绩表现就平平的。这里就讲到为什么会有教育焦虑和教育内卷带来这么多怨念了。
完全有能力给孩子兜底的父母,不会抱怨内卷问题;
学校成绩很好的,抱怨教育内卷的比较少;
学校成绩不算好,但补补课也能够拿到一个好成绩的,也抱怨比较少;
教育焦虑和抱怨教育内卷的,基本上是孩子普普通通,参与了内卷却没有成效或者没能力参与内卷的这两类人。
教育,是一场修行,但很多人往外求,而不是往内修。
教育不得果,就埋怨升学制度,就埋怨教育内卷氛围,就盲目跟风课外班,或许是一开始就错了呢。
大部分的孩子智商都是正常的,大部分的孩子也是普通的,但如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各自的优势,然后往着特长方向去培养,那么,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有所成就。
而我们大部分家长是,既不能承认孩子就是个普通人,也不能在非应试教育的方向上给孩子兜底,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焦虑。
如果身体健康,可以长大成人、独立生活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期许,那么你会发现教育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