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你的话少了,孩子反而会更好

智慧父母心视野 2024-12-13 17:53:02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很有感触:一位妈妈因感冒而喉咙嘶哑,几乎无法发声。这天傍晚,儿子从学校回来,满脸愁容地说:“妈妈,今天老师误会我了,说我抄袭同学的作业,可那真的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老师这样冤枉我,我不想再去上学了。”

妈妈心急如焚,想要批评儿子几句,但因嗓子不能说话,只能无奈地望着他。儿子继续倾诉:“我明明很努力,为什么老师就是看不到呢?我真的好难过。”说着说着,儿子委屈地哭了,妈妈见状,默默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背,给予他无声的安慰。

儿子哭了一会儿,情绪逐渐平复,他抬头看向妈妈,轻声说道:“妈妈,谢谢你。”妈妈有些诧异,儿子又补充道:“谢谢你愿意听我说,没有打断我,也没有责怪我。我会振作起来的,继续努力证明自己。”这个故事中,妈妈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她为儿子提供了一个倾诉、发泄情绪的空间。这份无声的理解与接纳,让儿子感受到了温暖与力量,从而激发了他面对困难、努力向上的勇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是说得太多,管得太多,所以孩子问题不断。我们总想着通过语言来指导孩子,可结果往往是,你说得越多,孩子反而越不听。是时候开始反思了,也许学会闭嘴,才是真正智慧的父母。

1

唠叨多了,效果反了

有一个心理效应叫“超限效应”,就是说,当你唠叨得太多,孩子听得烦了,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可能跟你对着干。而且,你总是盯着孩子的小毛病不放,唠唠叨叨的,孩子的精气神都被磨没了,哪还有心思去学习呢?

2

沉默是金,倾听更佳

沟通,不只是说话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倾听和理解。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你要放下手里的活,认认真真地听他说,别急着打断,也别急着给建议。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真的在乎他,真的理解他。这样,孩子才愿意跟你敞开心扉,才愿意听你的。

3

身教重于言传

教育孩子,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你在孩子面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会学成什么样。所以,我们要做好自己,不要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也跟着看看书,或者处理自己的工作。这样,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就会跟着你学了。

4

鼓励比批评强

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我们要多点耐心,少点指责。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多看看他的优点,多夸夸他。孩子听了心里高兴,自然就更愿意去做好了。而且,你越夸他,他越有信心,也就越能做好了。

5

规则代替唠叨

与其唠唠叨叨的,不如跟孩子一起定些规矩。比如每天只能看多久电视、不能说脏话这些。定好了规矩,就得让孩子去遵守。要是没遵守,就得给点小惩罚,让孩子自己承担自然后果,知道规矩不是白定的。这样,孩子心里有数,我们也省心。

6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

我们要学会抓大放小,不要总是盯着孩子吃点零食、作业做晚了等这些小事不放。孩子大了,要让他自己去感受事情没做好带来的后果。我们把精力多放在自己身上,多学习如何做智慧的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抗挫能力,如何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的一些状况。我们要学会放手,学会闭嘴。有时候,你说得少了,孩子反而能做得更好。我们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用耐心去陪伴孩子。

这样,孩子才能真的成长为一个自信、有责任感的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我成长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在我们的唠叨下屈服。放手吧,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成长吧!END图片来自网络,入侵删作者简介:肖杨,从事教育行业三十余载,心理二级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正面管教践行者,专注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指导。往 期 文 章 推 荐孩子明明会走路,为啥出门就要抱?别生气,知道原因后你不忍拒绝不想孩子在社交时变成“舔狗”,家长记得常对孩子说这10句话你已经“诅咒”孩子多久了?值得所有父母深思女孩找婆家有房有车已过时,有这三样才值得嫁,父母要跟女儿把好关!越没本事的父母,越喜欢在这些小事上消耗孩子,导致孩子自卑入骨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必须教会孩子这一类词汇,方法很简单,谁用谁受益兄弟姐妹“亲不亲”,主要取决于3个人,很准上海老阿姨坦言:结婚就是害人,年轻人不婚不育也挺好,我发现:不仅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孩子,70后父母也开始认同“不结婚”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