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辈子存钱的“天花板”是多少?答案来了,看你有这个数没

小丁说商业 2024-07-26 01:10:05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人这一辈子,总想着能够攒下一笔钱,给自己一个保障。

可是,你真的算过一辈子能存多少钱吗?

当我们仔细盘点,会发现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

原来,普通人一辈子能存的钱,是有"天花板"的!

这个"天花板"究竟是多少?

面对不断上涨的物价,我们又该如何避免辛苦存下的钱贬值?

一、普通人一辈子可以存多少钱?

普通人一辈子能存多少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每个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消费习惯都不尽相同,存钱的能力也千差万别。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假设和计算,来估算出一个大致的数字。

假设一个普通人,从22岁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工作了38年。

如果他每月能存下2000元钱,那么38年下来,他总共能存下91.2万元。

这个数字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很简单,用每月存款额乘以12个月,再乘以38年,就得出了总存款额:

2000元/月 × 12个月 × 38年 = 91.2万元。

91.2万元,看起来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我们要考虑到几个因素:

第一,这个计算是基于每月固定存2000元的理想情况。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收入并不稳定,每月能存的钱也会有波动。

有些月份可能存不到2000元,甚至入不敷出。

第二,这个计算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38年间,物价水平会不断上涨,货币购买力会逐渐下降。

如果年均通胀率为3%,那么38年后,91.2万元的实际购买力,只相当于现在的33.6万元。

也就是说,你辛辛苦苦存了一辈子的钱,可能只能买到现在33.6万元能买到的东西。

第三,这个计算假设你一直能存到60岁退休。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60岁之前就可能失去工作能力,或者选择提前退休。

这意味着,你能持续存钱的年限可能达不到38年。

除了这些假设因素,我们还要看看普通人的实际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7,312元/年,即8,943元/月。

这意味着,一个收入处于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如果每月存2000元,就需要拿出22.4%的收入来存钱。

考虑到生活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房贷、车贷、教育、医疗等大额支出,

能拿出这么高比例的收入来存钱,对很多人来说并不容易。

那么,普通人一辈子究竟能存多少钱?

根据招联金融发布的《2023年储蓄市场洞察报告》,中国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50,762元。

如果一个人从22岁开始工作,到60岁退休,那么一辈子能存下的钱,大约是50,762元 × 38年 = 192.90万元。

当然,这只是一个平均数,有的人存得多,有的人存得少。

而且这个数字也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二、是什么原因导致普通人存不下钱?

普通人存不下钱,既有收入方面的原因,也有支出方面的原因。

从收入来看,虽然近年来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增速还是跟不上生活成本的上涨速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44,097 元,名义增长 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1%。

这意味着,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并没有显著提高。

而从支出来看,普通人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开销压力。

首先是不断攀升的房价。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国百城房价平均上涨8.6%,其中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更高达12.8%。

高企的房价,让很多人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每月的还款压力山大,难以有结余用来存钱。

其次是子女教育支出。随着教育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报各种培训班、参加课外活动,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总共的教育支出可能高达百万元。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很多父母不得不紧衣缩食,存钱的空间被挤压。

再次是医疗健康支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体检、保健品等开支不断增加。

一旦生病住院,动辄上万元的费用,也会给很多普通家庭带来经济压力。

为了防范疾病风险,不少人选择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也在悄然影响着人们的存钱能力。

电商平台的兴起,让网络购物变得越来越方便,

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和各种促销活动,很多人难以抗拒"买买买"的诱惑,过度消费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看似零碎的花销,日积月累,也会侵蚀掉不少存款。

除了这些显性支出,一些隐性开支也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普通人的存钱能力。

比如说人情往来、公共基金会捐赠、旅游度假等,这些支出虽然不是刚性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可或缺。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普通人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只会越来越高。

普通人存不下钱,是收入增长跟不上支出增长的结果。

在各类开销的挤压下,很多人的钱还没到手,就已经被花得七七八八了。

面对屡屡上涨的物价,不少人觉得,存钱跟不上通胀,存了等于白存。

久而久之,存钱的积极性就会被削弱。

三、在物价上涨的年代,如何避免存下的钱贬值?

面对不断攀升的物价,普通人辛辛苦苦存下的钱,如何避免贬值?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货膨胀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在悄悄地侵蚀着我们的财富。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8%。

这意味着,如果你的存款增长速度低于2.8%,那么你的财富实际上是在缩水的。

要想在通胀中保住存款的购买力,就需要让存款的增长速度超过通胀率。

要实现这一点,仅仅依靠银行存款是远远不够的。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让自己的存款保值增值呢?

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学会投资理财,让钱生钱。

与其把钱死死地压在银行,不如把它们投入到各类理财产品中,让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收益。

如购买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理财产品,可以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以货币基金为例,2023年,货币基金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为2.31%,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配置一部分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权益类产品,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长期来看,权益类资产的收益率一般高于通胀率,有助于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当然,投资股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普通人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除了投资理财,还有一些生活中的小妙招,可以帮助我们对抗通胀。

提前消费,把未来要用的东西提前买下来,可以锁定当前的价格,避免未来涨价。

再比如,把闲置的物品卖掉,把不常用的东西换成钱,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

当然,不论是投资还是理财,都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要学会制定财务计划,根据自己的收入、支出、目标等,合理制定投资方案。

要学会控制风险,不要盲目追高,要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要学会长期投资,不要频繁交易,要相信时间的力量,让复利效应发挥作用。

此外,提高自身的财商和风险意识也很重要。

要主动学习金融知识,了解各类理财产品的特点和风险,提高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

要树立正确的投资心态,不要盲从,不要跟风,要理性看待市场的涨跌,保持定力。

结语

普通人想要实现财富积累,存钱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一份智慧和勇气。

在这个物价不断攀升的年代,单纯依靠存钱,难以跑赢通胀的步伐。

我们需要开阔眼界,学会用钱、投资,让钱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这需要我们主动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财商和风险意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理财规划。

同时也需要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盲从,不跟风,理性看待市场变化。

3 阅读:2826
评论列表
  • 2024-08-24 11:49

    咋可能,中国人均收入1000万一年,小编你说实话干嘛。

  • 2024-08-30 23:41

    41年前大学专科毕业,在乡镇工作至退休。刚工作时工资收入是37.5元,一年后是47.5元,再5年后涨到62.5元。遂步增长,到2010年到2000元左右,2015年2018年各涨了一次,临退休涨到5800元每月。还好退休后有6000多退休金。老伴退休多年,刚退休工资不高1600元,现涨到2600元了。小编给我算下,我一辈子能存多少钱?好

  • 2024-08-27 22:48

    去年房价上涨了?

  • 2024-07-31 17:11

    有一起搬砖的兄弟吗,一天两三张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