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革命史上,遵义会议是我们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毛泽东是力挽狂澜之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还有一个人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甚至在晚年的回忆中,他还说那是最凶险的一夜,如果不是毛主席,或许党史就要改写。
他到底是谁,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
青年才子张闻天他的名字叫做张闻天,1900年出生在江苏,青年时期的他,受到《新青年》的影响,投身于学生运动,因为自身的优秀,开始从事于文艺创作和翻译。
在他20岁的时候,他就先后去往日本、美国学习,赴外学习的日子很苦,虽然有工作,但常常被拖欠工资,不得已之下,张闻天只好一边翻译,一边靠着稿费养活自己。
1925年,加入共产党,又被派到了莫斯科学习,在这批人中,他是唯一一个在日本和美国留学过的人,所以英文翻译的位置就由他担任了。
而他在莫斯科学习的这段时间,他的才学和能力是众人之中最出色的,堪称凤毛麟角的存在,等到他回到上海之后,他就被任命为中宣部部长。
1934年,他当选为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这个职位是博古故意给他安排的,早在他留学回来的时候,博古就找过张闻天,话里话外都是让他们从莫斯科回来的抱团,但张闻天对此嗤之以鼻,不予理会。
就这样,被张闻天下了面子的博古,就做了这个决定,既将张闻天排挤出了中央高层,又瓦解了毛泽东手中的权力,一举两得。
可博古不知道的是,正因为他的这番安排,给了毛泽东和张闻天亲近的机会。
改变命运的三人团在长征出发前,毛泽东邀请张闻天和王稼祥二人一同行军,可以说,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那时候,毛泽东因为突患恶性疟疾,身体异常虚弱,而王稼祥也因为在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受了重伤未愈,所以两个人都坐着担架,张闻天就骑马陪着他们。
一路上,他们三个人互相探讨,自然而然的就谈到了第五次反“围剿”,王稼祥激动地说:“广昌战役在指挥上真是大错特错,用碉堡打碉堡是毫无意义的!”
张闻天也说:“为这事,我还和李德、博古闹过一次,我认为这其中的教训应当认真总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嘛。”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赞同,又分析了一波之后,三个人越说越激动,最后自发的就形成了一个“三人团”。
在红军行军的路上,李德和博古固执己见,从不听别人的建议,就算是毛泽东屡次提出异议,但他们仍旧我行我素。
黎平会议后,李德和博古还是坚持自己的错误方针,王稼祥心急的找到张闻天:“红军的最后目标,中央定在什么地方?”
张闻天低头说道:“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说完又摇摇头道:“还是要老毛出来,老毛打仗有办法,比我们有办法!”
王稼祥也知道,他回去后,立刻找到了彭德怀,又把他和张闻天商量的结果,在刘伯承、聂荣臻几个将领中传开,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
原本大家定下的计划是让毛泽东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毛泽东却说:“我是想好好说说,但是我怕我说的话没有人听啰。”
没等众人回答,毛泽东又说:“洛甫同志,我有一个建议,你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可以准备一个报告,在会上说说“最高三人团”的军事错误。”
听到这,张闻天一愣,心下突然感动,他知道这是毛泽东对他的信任,但是他怕做不好,现在自己学的这些军事皮毛,还是跟毛泽东学的呢。
没想到毛泽东说不用担心,大家一起研究,就这样张闻天壮了壮胆子,在毛泽东的帮助下,写了一篇报告提纲。
遵义会议的主角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会议一开始,博古就洋洋洒洒说了一个小时,在他的报告中,强调失败都是因为客观原因,丝毫没有提及自己的错误。
等到博古说完,大家都对他的讲话淡淡的,无人赞同,只有待在他身边的凯丰支持,而后,张闻天登场了,他站了起来,说道:“我来发表一点意见。”
随后,拿出了口袋中的报告,捏着报告侃侃而谈,博古越听脸色越难看,因为张闻天说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因为在指挥、战略上都是错误的。
会上的博古一脸震惊的看着张闻天,眼里都是不可思议,他知道张闻天与毛泽东走的近,没想到他会在会议上公然反对自己。
后来,毛泽东在张闻天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很多关键事实,发言结束后,大部分的人都表示支持毛泽东,而李德则是坐在位置上,一个劲的抽烟不说话。
期间,凯丰又站了起来,狂妄的说:“你懂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三国演义》!”
毛泽东也不恼,直言道:“我们祖宗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可以借鉴呢?我们为什么非要弄些教条束缚住我们的手脚呢?”
凯丰不知道怎么反驳,在座位上干瞪眼,这场会议成功推举毛泽东为常委,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
后来,张闻天在回忆那次会议的情景,还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力排众议,或许党史就要改写,毕竟在那种生死攸关的时刻,一旦让博古和李德继续掌握大权,后果不堪想象。
或许,也可以说张闻天也是遵义会议的主角,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人可替。
结语对于毛主席来说,张闻天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如果不是张闻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或许会议进行的不会那么顺利。
不枉毛主席说:“洛甫,你是“明君”,开明之君。”这句话于张闻天来说,有千斤重,这是毛主席对他的信任,无人能比。
在明知前进路途艰险的时刻,张闻天仍旧爱憎分明,敢于站出来,这才是一代革命者该有的风骨,张闻天值得令人敬佩,向张闻天同志致敬!
参考资料:遵义会议前后的毛泽东与张闻天---世纪行
张闻天的人格魅力--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张闻天:遵义会议台前幕后的第一主角--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