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姥山岛,攀爬文峰塔,有何发现?

扬州小兔子 2025-01-15 22:28:43

姥山岛,安徽巢湖的第一大岛。登岛游玩,欣赏它秀美的景色,探访岛上的名胜古迹,很美很满足。

有关姥山岛名字的由来,自然少不了美丽的故事。传说,有个渔人捕获了一条重达千斤的大鱼,岛上居民全部食用了鱼肉。只有一个被称为焦姥的女人和她女儿母女俩没有参与分食。这条大鱼是什么鱼?龙子啊。

某一年,巢州即将被洪水淹没。焦姥母女先一步得到通告。但是她们没有自己离去,而是为拯救巢州老百姓,奔走呼号。大水到来后,焦姥母女及她俩的鞋子,在被淹没瞬间得到小白龙救助,化成如今巢湖里的三座山:姥山、姑山和鞋山。

真相毋庸置疑,姥山的出现,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杰作。它不同于地壳隆起的山峰,因为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产生。它有更加轰轰烈烈的出生经历。它来自于一场惊天动地的火山喷发。山上一块块露出容颜的黑色石头,有着火山石的明显特点。

这个岛没有被过度开发,拥有和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及自然风光,弥足珍贵。据介绍说,游人行走在姥山崎岖的山道上,如果故意将脚步一步步踩得很重,就有可能听见回声震响。这是姥山岛特有的“空谷回音”。

有心人循着声音找过去,幸运者会发现大大小小的溶洞。我很想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来一次“伏地听音”,却没有胆量尝试。如此年纪被人笑话,面子上下不来。于是便重重地走。是吨位不够吗?没有听到大自然的神奇回声。

姥山岛的人文的积淀,同样非常深厚。向着远远的一座塔走去,那是能看到的最明显的建筑。走到塔前看到,古塔有名叫“文峰”。开始建筑的时间在明崇祯四年,由当时的庐州知府严汝发起。这座塔好事多磨。建了四层后,因为战乱而被迫停工。

时间流转到清光绪四年,李鸿章发起并主动捐款,委托时任江苏补用道、庐州人吴毓芬续建最后三层。七层宝塔完工后,李鸿章特意题写“文光射斗”和《姥山塔碑记》纪念。

文峰塔通高五十一米,共有一百三十三级台阶。整座塔的建设,用了条石青砖结构。塔有八角,对着八方。每一层都飞檐翘角。个人觉得,从外观上看,颇有几分西安小雁塔的模样。小雁塔的塔顶早已被岁月损坏,姥山岛的文峰塔却完好如新。

拾级攀登,一层层玩上去。文峰塔由外壁、回廊、塔心三部分组成。进入塔内后,不同于有的宝塔按照同一方向上下,而是门梯交错,左拐右旋。这样的内部构造,与登过的所有的塔都不同,第一次遇到。

历经两个王朝建成的文峰塔,果然精美。每层塔的墙壁四周,均有名人题词和砖雕佛像。如两广总督李瀚章题写的“举头近日”,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题写的“中流一柱”等。匾额共有二十五幅,砖雕佛像则达到八百零二尊。这些匾额和佛像,是这座塔最为珍贵的保留。

李鸿章当年集结淮军在巢湖操练时,写过一首七言诗:“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这首诗气势磅礴,表达出真英雄的大气概!

与文峰塔成犄角布置的,是姥山庙。在姥山庙,我看到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百八里形胜参差,欲盖览绮丽春光,正烟消雨霁,岑楼上洞启疏棂,远黛修容环献媚”,下联为:“万千层涛澜汹涌,若别领清幽秋景,迨风息波恬,长夜间徒倚山渚,冰轮跃彩遍浮金”。这幅对联,气势雄浑,高度概括了巢湖的壮丽景观。没想到在这样一座小岛上,看到可与昆明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媲美的文字。很是意想不到的开心。

姥山庙是当地居民纪念焦姥的地方,有点像我国南方的妈祖庙。这说明什么?说明巢湖并不像我们看到的安详平静,而是暴烈多变,给当地渔民带来过无数次灾难。

从远处观赏姥山庙,被山顶上几株老树惊艳到。在近处没有什么特点的几棵树,远处看去却有了云霞蔚蒸的仙家之气。事实也是如此,姥山庙是一座深山藏不住的古寺!文峰塔是最有个性的广告。

姥山岛虽不大,团团一圈逛下来,还是有点累。随意找一家渔家乐进去,品尝一点鲜美的鱼虾,解乏了,舒服了。那就回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