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誓死不降李雄扭转乾坤几天之内,李特、李辅以及李荡等人相继战死,加上此前被赵廞所杀的李庠,五兄弟顷刻间只剩下老四李流和老五李骧两人。原先占领的大片领土又纷纷转投朝廷,军事上又受到荆州刺史宗岱和益州刺史罗尚的双重围剿,一时间,李特兄弟领导的巴蜀流民起义遭遇严重挫折,陷入低谷。
尽管遭到弟弟李骧和侄子李雄等人的坚决反对,但是接任首领的李流却心灰意冷,和妹夫李含商议后决定投降朝廷。而且为了表示虔诚,李流和李含还各把一个儿子送到了宗岱的前锋、建平太守孙阜营内作为人质。李流选的是儿子李世,李含选的是儿子李胡。
此时是公元303年5月。
得知要把弟弟送做人质,李含另一个儿子、驻守梓潼的李离连夜策马赶回绵竹大营,试图阻止父亲投降,并追回人质,可惜来晚了一步,人质早已上路。
绝望之余,李离旋即单独找到李雄,强烈建议李雄撇开长辈自己干,单独领兵攻打孙阜。李离表情坚毅:“咱们决不能投降,不行咱俩就自己干,以后你来领导,你要死了我就替你,就是不能投降”。
李雄点头,但也不无担心:“我完全赞同,就算战死沙场也决不能投降。只是现在两位长辈却一心要降,这就比较麻烦。”
李离道:“如果实在不行,就只能先把他们控制起来,就算控制不住,我们也要干我们的。他们虽是长辈,但咱俩只要把事情做了,他们还能怎样?”
商定之后二人立即行动,先去大营鼓励将士:“益州这些官员从来都只会从我们身上榨取钱财,残暴无比。如果我们从此放弃抵抗,就只能成为他们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勠力同心,抗争到底,才有可能取得富贵,过上好日子。”,几句话说的将士们热血沸腾,纷纷响应。
接着李雄李离两人便率领将士们直奔德阳杀去。
建平太守孙阜这几天很高兴,不但收复德阳立了大功,现在叛军又宣布向自己投降,这又是大功一件。孙阜正得意地张罗着受降仪式,结果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支杀气腾腾的军队。
毫无防备的孙阜大败亏输,带着残兵弃城东逃,起义军重新占领了德阳。至于李世、李胡两位人质的结局,史书并未交待。
没有任何一件大事能随随便便成功,虽然李氏后来成功割据巴蜀数十年,但付出的代价无疑也是巨大的,中间稍有懈怠,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虽然每一个成功都会参杂一些无法预测的偶然机会,但这种机会总是极少的,掌管这些机会的老天爷绝不会随意就把机会送人,他只会选择那些愿意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着坚韧毅力的人。
李雄和李离愿意咬牙坚持,于是老天就把一个偶然的机会送给了他们。
当然,这个机会并不是指孙阜战败了,那是李雄和李离靠努力得来的,并非老天给的。老天给的这个机会则是荆州刺史宗岱恰逢其时的病死了。
就在这个五月,孙阜败逃后没几天,已经率领荆州主力开进垫江(治所在今重庆合川区境内)的宗岱突然抱病身亡。
孙阜败逃,宗岱病亡,荆州兵立即群龙无首,于是撤回荆州。罗尚,你自己加油吧,我们实在无法奉陪了,祝福你哦!
再之后,荆州自顾不暇,更没有精力腾出手来帮助益州了,罗尚欲哭无泪。
宗岱虽为荆州刺史,但实际权力相对有限,因为他上面还有一个老大,就是新野王司马歆。司马歆的职务是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南大将军”意味着总体主管南部各州军事,“都督荆州诸军事”则意味着兼管荆州军事,类似南部战区兼荆州军区司令员,而宗岱并不掌握荆州军权。宗岱赴益州增援,自然也是司马歆派去的。
原本镇南大将军上面应该还有一级,就是征南大将军,但因为此时征南将军是空缺的,主要是朝廷考虑司马歆级别不够,不适合直接任命为征南大将军。但实质上在没有征南将军的情况下,镇南将军就相当于征南将军,两者权力几乎一样。
宗岱病逝后,司马歆向朝廷申请提名驻防幽州的宁朔将军刘弘南下荆州,担任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接替宗岱。刘弘便是从此时开始坐镇荆州。
就在宗岱率军增援益州的时候,司马歆还向朝廷申请下诏,要求强征荆州境内百姓充军,继续输送给宗岱。因为这份诏书下发在正月壬午日,所以这封诏书后来被称为“壬午诏”,而这批被强征的士兵则被称为“壬午兵”。
为何这封诏书和这批士兵这么有名,还被后世专门起了个名字?
因为这份诏书和这批士兵的作用实在太大了,很有纪念意义,它们成功的点燃了荆州百姓心中积蓄已久的怒火,从而成为席卷整个南方的“张昌之乱”的导火索。也就是说,蓄谋已久的张昌正是利用这份壬午诏和壬午兵在百姓中激起的怒火揭竿而起,振臂一呼之后应者云集。
作为代价,壬午诏的发起人司马歆在随后的平叛中兵败被杀,接替宗岱的刘弘刚到荆州赴任就投入到紧张刺激、同时也是艰苦卓绝的平叛中。
司马歆一死,朝廷立即让刘弘又接替司马歆担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而原先的南蛮校尉、荆州刺史职位仍保留不变。
这就意味着,刘弘一人就集合了司马歆和宗岱两人的职务,成为荆州绝对的军政一把手,并总管南部其它各州军事。此时的西晋,除了司马顒、司马颖这些宗室,外姓大臣无人能及刘弘。可即便如此,在天下大乱之际,刘弘始终对晋朝忠心耿耿,毫无二心,这当然令人倾佩。另外,刘弘刚到荆州不久就从底层发掘了一位未来东晋的定海神针,陶侃。这些都是后话。
同样还是在这段时间里,主持朝政的长沙王司马乂派遣侍中刘沈持节作为钦差前往益州,准备统一指挥益州刺史罗尚、梁州刺史许雄、荆州刺史宗岱等人讨伐李流。结果路过长安时刘沈却被河间王司马顒相中,强行扣留在长安做了自己军师,不久又改任雍州刺史。后来刘沈响应司马乂号召,募集雍州七郡百姓组成讨伐军,攻打长安城,几乎差点要了司马顒的命。这些之前曾详细说过。
总之,这段时间里,整个西晋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一派乱世景象。
回到益州。
荆州军的撤退毫无疑问大大减轻了起义军压力,而李雄李离大败孙阜重夺德阳则极大振作了陷入低谷的士气,起义军就此转危为安。
事后,李流为自己的投降行为深感惭愧,更发现李雄这个侄子坚毅果敢,颇有才能,有将帅之才,加上李雄又是李特之子,于是毅然把军队交给李雄统领,自己退居二线,只管政务。
此时,李雄二十九岁。
李特一共三个儿子,老大叫李始,不知为何一直比较低调,史书中几乎没有记载,之前李特“承制封拜”时曾提到李始被封为武威将军,之后再未提过,怀疑可能是庶子的原因。老二就是猛将李荡,堪称文鸯在世,可惜战死。李雄是老三,也是最小的儿子。
李荡和李雄都是嫡子,一母同胞,母亲就是此前在保卫绵竹北大营时,在一只眼睛被刺瞎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作战的女中豪杰罗氏。
根据《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雄传》记载,罗氏在身怀李荡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两条彩虹突然从家门口升起,一直延伸到远处,然后其中一条又突然消失,接着罗氏就临产生下了李荡。两虹缺一,似乎意味着李荡英年早逝。
后来罗氏有一次在井边打水的时候因为太累就睡着了,然后梦见一条大蛇在身上缠了几下,就怀孕了,而且一直怀了十四个月才把孩子生下来,就是李雄。
李雄,字仲俊,“身长八尺三寸,美容貌”《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雄传》,又高又帅。西晋时期一尺大概在23-24厘米之间,八尺三寸折算成现在的尺寸在1.9米以上,十足的大高个。之前李特承制封拜时,李雄被任命为前将军。
收复德阳一个月后,公元303年6月,李雄率兵又拿下了郫城(今成都市郫都区境内),斩杀了郫城守将陈图。随后,李流下令把大本营从绵竹迁到郫城,为下一步进攻成都做准备。
不过,此时的起义军却面临着严重的缺粮问题。
因为连年战争,巴蜀地区虽然曾经富庶,但此时却是一片萧条、少有人烟。很多百姓为逃避战火,或东迁荆州,或南迁宁州,留下的百姓也都集中居住在各地修建的坞堡中以求自保,于是导致“城邑皆空,野无烟火”(《资治通鉴卷八十五》)。李流派出去筹集粮草的人常常空手而归,将士们的口粮一减再减,这让李流一筹莫展。
成都西北的青城山一带住着一户姓范的大族,族长叫范长生。
范长生祖籍在涪陵,蜀汉后主刘禅在位期间,公元248年时涪陵百姓杀都尉造反,车骑将军邓芝平定叛乱后便将数千户涪陵百姓迁往成都周边定居,其中就有范长生一家。注意,是范长生一家,不是范长生爷爷或父亲一家,当时范长生就已经是族长了。所以,此时的范长生已经是耄耋老人,具体年龄无人知晓。
范长生信奉天师道,长期在青城山修道讲学,精通《道德经》和《周易》,还专门为这两本书做过注。因为博学多才,通明教礼,范长生逐渐成为成都周边乃至整个巴蜀地区最为著名的天师道领袖,在道教拥有极高的地位。后人曾在青城山专门为其立庙,尊其为“长生大帝”。一些野史传说里更是说范长生年逾百岁,被教众奉为神仙。
范氏家族本来就是大族,加上范长生又是著名的道教领袖,于是成千上万的信徒慕名而来,定居在青城山一带,此时已有一千多户人家。这些年战乱四起,盗匪横行,为了自保,范长生就把这一千多户人家组织起来,修筑大批坞堡工事,将人员都集中到坞堡居住,建立私人武装,坞堡内存储大量粮草。
因为范长生有人有枪还有大量粮草,于是,自然就有人盯上了这块肥肉。
罗尚的参军徐轝(音yú)一直想做汶山太守,于是就向罗尚申请,开出的条件就是可以去服范长生,然后联合范长生一起对付李流。徐轝祖籍也是涪陵,和范长生是老乡,很有信心做好说服工作。
但不知何故,罗尚一直没答应,徐轝很生气,一怒之下跑出成都,投降了李流。
这次可不是诈降,见到李流后,徐轝马上就把招安范长生的建议提了出来,李流很爽快,立马答应。于是徐轝亲自去了趟青城山,找到范长生后以老乡身份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分析益州和天下的形势,分析朝廷的无能和罗尚的贪财,最后范长生还真就被说服了。
范长生很大方,不但出人还出粮,把各坞堡内囤积的粮草拿出一大半资助起义军,李流的缺粮问题迎刃而解。
军粮问题解决了,李流的身体却越来越差了。
之前李流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最近持续恶化,于是接班人选问题迫在眉睫。
人选有两个,五弟李骧和侄子李雄。
不过李流一直看好李雄,认为李雄老成持重,有长者之德,常常指着李雄对众人说:“兴吾家者,必此人也”《晋书.载记第二十.李流传》,还叮嘱晚辈都要以李雄为老大。
公元303年9月,李流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交待遗言:“骁骑将军(指李骧)精明仁爱,也足智多谋,本来也是能成就大事的人,但前将军(指李雄)同样英明神武,更像是被上天看中的人。你们都要接受前将军的领导,让他做你们的成都王”。言讫而终,时年五十五岁。
李雄由此成为父亲李特领导的这支巴蜀流民起义军的新一任首领,职位是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
而就在此时,河间王司马颙正联合成都王司马颖一起攻打在洛阳执政的长沙王司马乂,双方参战总兵力高达四十余万。他们谁都没有精力去搭理这个距洛阳千里之外的更加名副其实的“成都王”。
李雄成为首领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拿下成都。
成都距郫城不过三十里,就在李雄眼前,可是自父亲举兵起,这两年来始终无法攻破,哪怕最辉煌时曾四面围城。现在起义军实力并不如父亲在世时强大,而成都却依旧城高池深,易守难攻。
究竟该如何拿下成都,李雄一直在思考着。
2、 攻克成都李雄建立霸业李雄决定独辟蹊径,走一条和父亲当年强攻成都完全不同的路。
李雄也要导演一场诈降戏,主演是部下朴泰。
这天夜里,朴泰偷偷跑出郫城大营,逃到成都太城投降了罗尚,告诉罗尚说李流已经病逝,现在是年轻的李雄掌权,军心不稳,士气极为低落。很多将士都不服李雄,尤其对李雄坚持抵抗非常不满。将士们实在不想再打仗了,对攻下成都也根本不报希望,都希望按李流的政策能投降朝廷。
朴泰演技非常高,罗尚深信不疑,最为关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诚心,朴泰给罗尚递交一份了投名状,表示愿意再返回郫城,暗中联络那些想投降的将士们做内应,和罗尚约定时间里应外合攻打郫城,可将李雄等人一网打尽。
几天后,月黑风高夜,朴泰出现在郫城城头,手里举着一个火把,这是和罗尚约好的攻城号令。
见到火把后,早就秘密埋伏在城外的罗尚大军立即攻城。
不过罗尚也给自己留了一手,这次没有亲自前来,而是让降将隗伯率军攻打郫城。隗伯就是之前罗尚督护何冲等人突袭绵竹大营时临阵倒戈的李流部下,刺瞎罗氏一只眼睛的那位。隗,音wěi或kuí,隗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源自上古时期,西汉末年割据西北的隗嚣曾是光武帝刘秀的劲敌。
李雄早有准备,他让五叔李镶率一支大军同样预先在城外埋伏好。
隗伯一声令下开始攻城,朴泰立即命人把云梯从城头往下送,隗伯的士兵争先恐后地攀梯而上。
就在隗伯士兵布满云梯时,朴泰一边给城外的李骧发信号,一边命令城内早就埋伏好的士兵开始动手,于是城内城外两支兵马迅速将隗伯包了饺子。
隗伯身负重伤后被俘,带来的兵马一个也没跑掉,不过李雄很有气度,下令将隗伯当场释放。
让人意外的是,李雄导演的这场大戏还在继续。毕竟这次罗尚没有出面,这也是李雄预料的结果之一,与之对应的剧本自然也早就准备好了。
李雄让五叔李骧带着将士们立即换上隗伯军队的头盔铠甲,然后冒充隗伯的胜利之师返回成都少城,此时罗尚就在少城。
将士们站在城下大喊:“我们胜利了,郫城已被拿下”,然后城门大开,李镶率军进入少城。不过,罗尚很快发现不对劲,立即逃入太城坚守不出。
随后,李雄移师少城,就像当初鼎盛时期的父亲李特一样。那时李特就是在太城城下功亏一篑,以致起义几乎就要失败。
到底该怎么打?作为益州最大的城池,太城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强攻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再演一场诈降戏也不可能。
李雄很快又想出了一个办法。
李雄对太城围而不打,先派五叔李骧率军绕过成都,直接南下攻占了犍为,斩杀犍为太守龚恢。犍音qián,犍为郡包括今四川眉山市、乐山市等地,治所在今眉山市彭山区境内。
为何要拿下犍为?因为犍为境内有岷江水道,这是罗尚运输粮草物资的战略大通道,是维持太城生存的生命线。犍为失守,生命线即被切断,罗尚在太城还能支撑多久?
李流病逝、李雄接任、计擒隗伯、智取少城、南下犍为……所有这些都发生在公元303年9月短短一个月之内。李雄掌权之后,起义军形势瞬间好转。
至于太城,李雄一点也不着急,咱就在少城里吃着火锅唱着歌,耐心等着吧。
罗尚咬着呀在太城里坚持了两个多月,还差几天公元303年就要过去的时候,罗尚却再也坚持不住了。
12月底,罗尚留牙门将罗特守卫太城,自己带着一家老小趁夜打开南门,一口气跑到阳江(阳江郡,治所在今四川泸州市)安顿下来。留下来的罗特一天也没坚持,转身就打开城门投降了。
李雄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少城和太城两座城池,将整个成都收入囊中,益州战事基本结束。
此时此刻,虽然罗尚仍是益州刺史,但所能统辖的地区仅剩巴郡和巴东郡之间很小一块区域。
有脑子就是好!选李雄作为接班人,李流绝对没看错。
成都拿下了,罗尚被赶跑了,关中、荆州等周边地区也无力再派援军增援罗尚,益州各地的坞堡见形势逆转,又纷纷转投李雄。
李雄随后将重心转向治理。
李雄认识到如果想管理好益州,没有本地人的参与和支持肯定不行,就像当年刘备入蜀后必须要争取益州本土派支持一样。
李雄自然想到了人气旺盛的道教领袖范长生。
李雄亲自去青城山请范长生出山,甚至答应可由范长生来做皇帝,李雄甘为臣子。范长生当然不会喧宾夺主,但却被李雄的真诚感动,答应辅佐李雄。随后,范长生以道教领袖的身份向益州百姓宣扬李雄才是真正的益州之主,呼吁百姓接受李雄的领导,大大缓解了外来流民和益州本地居民之间的矛盾。
后来,范长生干脆从青城山移居成都,做了成国的丞相,帮助李雄在益州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大兴儒学,让李雄的成国政权牢牢扎根于巴蜀大地。
公元304年10月,在众大臣的强烈要求下,李雄正式改称为“成都王”,改年号为建兴,大赦境内,废除晋朝法律,建立本地约法。虽然此时李雄并未确立国号,但后人仍将此时视为成国正式建立的时间。
两年后,公元306年6月,李雄在成都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晏平,立国号为“大成”。叔叔李镶为太傅,哥哥李始为太保,李离为太尉,李云为司徒,李璜为司空,李国为太宰,范长生为丞相。因为后来李寿继位后改国号为“汉”,为了和刘渊的汉国相区别,后人更喜欢称成国为“成汉”。
说起五胡十六国,一般人都想当然的认为全都在北方,因为南方有东晋占着。可作为十六国的开端,第一个建立的成国却实实在在的位于南方。
李雄称帝后的最初几年一直偃旗息鼓,修生养息,直到四年后的公元210年,积蓄力量后的李雄再次南征北战,向南击败宁州刺史、南蛮校尉李毅,占据宁州,向北攻占了汉中,赶跑了梁州刺史张殷,将梁州收入囊中,成汉一度达到最鼎盛的时期。
李雄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年,直到公元334年病逝。尽管李雄有十几个儿子,但是因为怀念哥哥李荡,认为皇位原本应该是李荡的,因而不顾群臣反对,执意立李荡的嫡长子李班为太子,导致儿子们的不满,为自己死后的政局动荡埋下了隐患。此为后话。
就在成汉建国的时候,东海王司马越也攻陷了长安,迎回了晋惠帝司马衷,接着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相继被杀,晋朝的实权落在司马越手里。这些司马王们能拿出几十万大军互殴,却抽不出几万兵马对付李雄。
除了李雄的成汉和刘渊的汉国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小国早就独立了,只是因为影响太小未被列入十六国之列,因而不为人知,这就是仇池国。
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境内有座仇池山,公元296年氐人齐万年在西北大起义,正当李特兄弟随着流民一起南下巴蜀的时候,同为氐人的杨茂搜为了避免战乱,也带着杨氏族人及数千部众来到了仇池山,在仇池山一带建立了根据地,然后自封为辅国将军、右贤王,从此割据一方。后来杨茂搜开始南征北战扩大势力范围,逐渐将地盘扩大到整个陇南地区。因为杨氏政权以仇池山为根据地,所以被后人称为 “仇池国”。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又身处五胡十六国乱世,这个小小的仇池国竟然出乎意料的延续了一百七十余年,只不过中间在公元371年时曾被前秦短暂灭亡,但很快就复国。所以后人将仇池国以公元371年为界,分 “前仇池国”和“后仇池国”。
不过,虽然仇池一度占据了整个陇南,但终究还是个地处偏僻之地的小小国,对中原局势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另外,杨氏也始终没有称帝,之后还不断的傍大腿,哪个势力强大就归附哪个,所以“十六国”里并不包括它。
“八王之乱”不止八个司马王参与,所谓的五胡十六国也不止十六个国。
南北朝时北魏青州刺史崔鸿,同时也是位历史学家,他写了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西晋末期到北魏之前的这段乱世,史书名字就叫《十六国春秋》,这就是所谓五胡十六国说法的真正来源。但崔鸿选取的十六国都是疆域和影响较大、国祚也较长的政权,而其它一些政权,比如冉闵建立的冉魏,慕容泓建立的西燕,谯纵后来在巴蜀建立的谯蜀等等政权,当然也包括杨茂搜建立的仇池,这些政权要么是因为国祚太短,不足一纪(即十二年),要么是疆域和影响都很小,因而没有被列入十六国之列。
《十六国春秋》一书虽然谬误较多,但并不影响其在史学界的重要地位,本书最重要的两个史料来源,位列二十四史的《晋书》(完成于唐初)和《魏书》(完成于北齐)在编纂时均以《十六国春秋》作为最基础的资料。
仇池比益州还早几年独立,但西晋那些司马王们看不上眼,懒的管了,随它去吧。而益州的成国和并州的汉国,司马王爷们倒是想管却已经没有能力管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脱离西晋的版图。此时的西晋,犹如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这些司马王们却毫无回天之力。全国各地,从南到北,处处都是燃起的熊熊战火,包括人们印象里一直安安静静的南方。
益州就属于南方,李特领导的巴蜀流民起义已经说完了,接下来就该说说波及范围和影响都更大的张昌起义了。
3、 平定张昌陶侃初露锋芒新野王司马歆主政荆州的时候,因为对南方百姓,包括大量的少数民族(当时统称为蛮夷)采取了较为严苛的极端政策,导致百姓怨恨,民心不稳。
就在李特领导的巴蜀流民起义正闹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荆州有一个叫张昌的人利用百姓对朝廷的不满,用偷来的官府旗帜和仪仗冒充朝廷大员,说要招募士兵入蜀平叛,结果仅用了半年时间就秘密组织起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然后蛰伏起来,等待合适的时机揭竿而起。
张昌,生年不祥,史书称其为“义阳蛮”。义阳就是义阳郡,今河南南部的南阳市和信阳市一带,义阳在北宋因为要避赵光义的讳而被改为信阳,沿用至今。蛮,即蛮族,中原汉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不过这时的蛮族已经完全汉化。也就是说,张昌并非汉人,而是祖籍在义阳郡的蛮族人。
张昌年轻时曾在义阳郡平氏县担任县吏,也就是县衙里最底层的工作人员。张昌身材魁梧,很有一把子力气,喜欢算命,每次都能算出自己以后必然会富贵。每次和同事朋友聚会喝酒的时候,张昌总喜欢谈论征战杀伐、运筹帷幄之类的大事,但是因为张昌地位实在卑微,因而常常遭到大伙的笑话。
张昌属于典型的善于混社会的人,这种人就是为乱世而生,所以,张昌根本不用担心等不到机会。
公元303年正月,新野王司马歆向朝廷申请了在荆州境内征募士兵的诏书,因为诏书下发在正月壬午日,因而被称为“壬午诏”,这批被征召的士兵则被称为“壬午兵”。
因为荆州百姓早就对司马歆大为不满,更不愿意被强行拉到益州打仗,于是纷纷抵制。可司马歆又催的急,要求每批士兵在一个地方不允许停留超过五天,如果超过五天,就把该地所有两千石以上的官员全部撤职。于是地方官员们纷纷亲自出动,强行驱赶这些新兵尽快上路。很多百姓愤怒之下便杀了监管的官员,就地聚为群盗。
张昌趁机火上浇油,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江左地区(即江东)将来会诞生帝王,西晋朝廷就要灭亡了,让百姓们全力抵制这次征兵。
很快,荆州刺史宗岱带着建平太守孙阜率领三万荆州兵向西进入巴蜀,协助罗尚平叛,导致荆州兵力空虚。张昌认为时机成熟,于公元303年5月在江夏郡安陆县的石岩山正式拉起反旗。为了迷惑百姓,张昌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辰。石岩山位于今湖北安陆市西南,涢水(今府河)西岸,距江夏郡治所安陆城仅八十里。
当时江夏郡正赶上粮食大丰收,各地流民都赶来讨要饭食,这些人听说张昌在石岩山举兵起义,于是纷纷前去投奔,再加上大量逃避壬午诏的百姓也赶来响应,张昌振臂一呼,立即聚集了数万人马。
江夏太守弓钦坐不住了,立即率兵征讨,结果屡战屡败,不但没拿下石岩山,反而招来张昌的反击,江夏郡治所安陆城反而被张昌打了下来,弓钦带着家眷逃到沔口。沔口即沔水汇入长江的入口处。沔,音miǎn,沔水即汉江,长江最大的支流,在汉口汇入长江,所以汉口以前叫沔口。
张昌动静越来越大,很快就惊动了镇南大将军、新野王司马歆。于是司马歆派骑督靳满讨伐张昌,双方在随郡(今湖北随州市)大战,结果靳满大败而逃,还丢给张昌大量车马辎重。
张昌就这么轻而易举就占领了荆州境内的江夏和随郡两地。
不过张昌显然比李特心急的多,李特曾经把益州打的就剩太城一座孤城时也没称王称帝,可张昌刚有了立足之地就开始考虑建国称帝了。这也说明张昌城府不深,成不了大事,他的能力就是做个乱世里的地头蛇。
张昌虽是蛮人,却深谙汉人那一套在成为帝王之前的造势之术。
张昌先是不断派人在荆州境内传播谣言,说“当有圣人出”(《晋书.列传第七十.张昌传》),“当有圣人出为民主”(《资治通鉴卷八十五》),马上就有一位圣人将要出现,成为大家的新主人。
等舆论制造的差不多了,这位圣人就恰逢其时的出现了,不过不是张昌自己。
当时山都县有一个县吏,名叫丘沈,刚好路过江夏,不知为何就被张昌相中了。可能因为丘沈仪表堂堂,有帝王之相吧。张昌就把丘沈拦了下来,对外宣称这就是上天安排的圣人,然后对丘沈进行一番精心包装,最终将丘沈打造成为秦末的义帝,汉末的更始帝,元末的韩林儿一类的傀儡帝王。
张昌先把丘沈的名字改为“刘尼”,然后对外宣称刘尼就是正宗汉朝皇族,刘氏宗亲,然后用豪华大车把刘尼接到安陆,换上一身皇帝的行头,拜为天子,选配百官。“山都县吏丘沈遇于江夏,昌名之为圣人,盛车服出迎之,立为天子,置百官”(《晋书.列传第七十.张昌传》)。
张昌担任相国,张昌的哥哥张味担任车骑将军,弟弟张放担任广武将军,负责领兵。
张昌觉得气氛还不够,接着又在石岩山里选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在岩石上画了一只巨大的彩色凤凰,并在凤凰周围摆满了肉和谷物,吸引大量的野鸟前来啄食。于是,一张红红火火的百鸟朝凤实景图就完成了,这可是有帝王降世的超级大祥瑞。
张昌还安排人一不小心从地里挖出了玉玺、铁券、金鼓等等一堆皇帝的御用物品,充分营造出这一切全都是上天早就安排好的舆论氛围,让百姓认为称帝就是顺天应人。
所有烘托都酝酿到位之后,张昌派人在石岩山里修筑皇宫,建年号为“神凤”,在安陆南郊设立祭坛,举行祭天大典,正式让刘尼称帝立国,一切礼法制度全部参照汉朝模式。
张昌不愧是舆论宣传方面的顶级专家,接着又派人在整个南方到处散布谣言,说长江淮河以南各地都发生了民变,朝廷的平叛大军正在南下途中,一旦到了之后就要把这些民变地区的百姓全都杀了。
于是,紧张情绪从荆州开始向整个南方弥漫,江南各地人心惶惶,于是本来没有发生民变的地方也相继发生民变。张昌就派人去各地联络这些民变首领,说服这些人全都投到自己帐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张昌又收编了数万人。张昌让这些人全都统一着装,戴红色头巾,头巾上插着羽毛或马尾。
不管张昌的真实实力如何,但至少在舆论上绝对把当时的人都给唬住了。整个江夏和义阳地区的大户几乎全都跟着张昌干。只有江安县令王伛、常安县令吴凤和期思县令李权,以及秀才吕蕤(ruí)、孝廉吴畅等少数几人不愿追随张昌,带着几百户百姓往北跑到汝南,逃到了豫州。
前番江夏太守弓钦丢了江夏之后,新野王司马歆就上表朝廷请求派兵支援,并点名让驻守幽州的宁朔将军刘弘南下荆州担任刺史,代替病亡的宗岱。
公元303年5月,执掌朝廷大权的长沙王司马乂下诏,调屯骑校尉刘乔任豫州刺史,刘弘任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同时又给驻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顒下诏,让其派雍州刺史刘沈率一万雍州兵,并让司马顒再给刘沈加派五千关中兵,合计一万五千兵马,从蓝田经武关进入荆州,参与平定张昌之乱。
此时司马顒正准备联合司马颖共同讨伐司马乂,打算派张方率十万大军出兵洛阳,这种情况下哪里肯让刘沈去镇压张昌,于是不但没有给刘沈增派五千兵马,还在刘沈执意率雍州兵出蓝田南下时,率军将刘沈拦截,强行将刘沈的一万雍州兵据为已有。正因如此,后来刘沈出兵攻打长安时,只能再次临时招募百姓。
刘乔到豫州赴任后率军驻扎在汝南,刘弘和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等人率军驻扎在宛城,严防张昌率军北上。
已经造足舆论的张昌开始四面出击。
张昌派大将黄林率两万兵马从安陆北上攻打豫州,前锋李宫率军劫掠汝水两岸百姓,西晋豫州刺史刘乔派大将李杨出战,大败李宫。随后黄林率主力攻打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潢川县),弋阳太守梁桓据城坚守,黄林一时难以攻克,双方僵持不下。
虽然张昌北上受阻,但其它方向上却是连战连胜。就在黄林等人北上的同时,张昌派大将马武由安陆向东进攻,很快就拿下武昌郡,斩杀了武昌太守。
此时,刘弘已任命自己的长史陶侃为大督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率主力由宛城南下襄阳,防止张昌拿下这座荆州重镇,刘弘自己仅带着少量兵马留守宛城。
谁知张昌却是一只老狐狸,故意先放过襄阳不打,自己亲自率大军绕过襄阳,北上攻打兵力空虚的宛城。这一招让刘弘和司马歆等人都始料未及,结果前将军赵镶大败,平南将军羊伊战败被杀,刘弘见宛城难以守住,于是被迫弃城,西逃至梁州境内暂避。
拿下宛城之后,张昌马不停蹄,立即调头南下,转而进攻襄阳。
张昌先攻打的是位于汉江北岸的樊城,守将正是新野王司马歆。
襄阳也是两座城池,樊城和襄阳城,都位于今天湖北省的襄阳市,汉江南北两岸,相互隔江相望,樊城位于江北,襄阳城位于江南。
司马歆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军出城迎战,结果一战即死,算是少有的死于外战的司马王。拿下樊城后,张昌迅速渡河攻打襄阳城,好在有陶侃等人的顽强坚守,张昌一直未能拿下。
不过,张昌的目光并不仅仅只局限在豫州和荆州,这边打的正热闹时,张昌早派大将石冰率军一路向东攻打扬州去了。看来还真不能小看这位义阳蛮,他的能力不仅仅只在舆论造势上。
石冰是一员悍将,率大军长途奔袭却战力不减,连克扬州数郡,最后大败扬州刺史陈徽,攻下了建邺城,拿下了整个扬州。接着,石冰马不停蹄又转战江州(扬州的南部,今江西和福建的大部以及湖北西部),数次大战后,石冰又拿下了江州大部。至此,江、扬二州几乎全都被张昌收入版图。“昌别率石冰东破江、扬二州,伪置守长”(《晋书.列传第七十.张昌传》)。
不仅如此,就在石冰攻打扬州的时候,临淮人(今江苏盱眙)封云也在当地发动百姓起义响应石冰,随后攻占了徐州城。张昌的大将陈贞、陈兰等人则由安陆南下,连续攻下武陵、零陵、豫章、长沙、湘东等荆州南部各郡,除襄阳城以外几乎囊括了荆州全境。
这是名副其实的东南西北四面出击。
截止到公元303年8月,张昌仅仅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把势力范围由荆州扩大为横跨豫州、荆州、扬州、江州、徐州五州之地,遍及整个南方。而此时,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正兵临洛阳,准备围殴长沙王司马乂。
张昌真就是一口吃成了胖子,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口吃成的胖子会健康吗?也说不好,如果没有那个人,且不说张昌很可能成功立国,有没有后来的东晋都不一定,但至少张昌还能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可惜这个人终究还是出现了,他就是张昌的克星,刘弘的那位长史,陶侃。
因为陶侃的存在,张昌的经历正应了《左传》里的那句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陶侃,字士行,出生于公元259年,祖籍鄱阳郡鄱阳县(今江西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镇)。父亲陶丹曾任东吴的扬武将军。公元280年吴国被灭时,陶侃一家由鄱阳迁到了庐江郡寻阳县定居,今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境内。
《晋书.列传第三十六.陶侃传》中记载,陶侃“早孤贫”,陶侃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父亲,家境贫寒,只是不清楚陶丹是在迁居寻阳之前还是之后病逝。
虽然父亲陶丹曾在东吴担任过秩第(即品级)为四品的扬武将军,但陶家在江南却是累世贫贱,就是世世代代都是没有身份的贫民。陶侃的母亲湛氏并非父亲陶丹的正妻,而是小妾,贫民娶妾,多半是为了延续香火。
湛氏嫁到陶家之后发现陶家实在是太穷了,为了孩子的将来,湛氏立志要想尽一切办法改变陶家的地位。当然,作为一个不能出去抛头露面的女性,湛氏能做的实在有限,但这依然阻止不了湛氏实现目标的脚步。
湛氏长年累月、没日没夜的替人纺纱织布,把获得的微薄报酬全都交给丈夫陶丹,让陶丹拿着这些钱去四处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陶丹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从军,逐步走向仕途,后来做到了牙门将、扬武将军。
如果东吴没有被灭,如果父亲没有早逝,那么,凭借父亲的关系,陶侃应该远比后来的从政之路要轻松的多。但是,历史没有如果,随着父亲的病逝和东吴的灭亡,通过母亲湛氏的努力为陶家争取来的那一点地位又被彻底碾碎,迁居到寻阳的陶家又恢复了往日的贫贱,彷佛不曾有过任何改变。
当然,湛氏的努力并没有完全白费,得益于陶丹在世时的家境,陶侃年幼时有幸能读上书,而且读的相当不错。正因如此,成年后的陶侃在母亲敦促下,凭借幼时读书的资本最终在寻阳县衙里谋了一个小吏的差事。
有一段时间,陶侃负责到县里各处监督鱼梁工作,鱼梁就是渔民在河口堤坝口等处放置的捕鱼设备。有一次陶侃把渔民送的几条腌鱼拿回家送给母亲,结果被母亲大骂:“你身为县吏,拿公家的东西送给我,不但不能让我受益,反而徒增我的担忧”,说完让陶侃原封不动把鱼送了回去。
还有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要去京城洛阳,路过寻阳县时因为和陶侃关系不错,于是执意要去陶侃家借宿一晚。可是,这却让陶侃非常为难,因为陶侃实在太穷,家徒四壁,根本无法招待,而且范逵还不是独自一人,还有好几个随从和马匹,这些都得照料好。
和母亲湛氏商量时,陶侃想直接把这事推了,可湛氏却斩钉截铁地说:“你只管去迎接客人,接待的事我来想办法”。
湛氏把家里没住人的一间屋子的梁柱砍了,用来烧柴做饭,把垫在床铺下的干草全都拿出来给客人喂马,家里的钱不够买菜,湛氏就毫不犹豫的把长及地面的头发剪了,做成两段假发卖给邻居,最终凑成了一桌丰盛的佳肴。招待活动圆满完成,连随从和马匹都接待的很到位。
范逵得知后对着陶侃一声长叹:“非此母不生此子”(《晋书.列传第六十六.湛氏传》)。你这样的儿子也只有你那位母亲才生的出来啊!
《晋书.列传第六十六》是列女传,正因为以上的所作所为,湛氏虽是女性,可也在史书里有了一席之地,算是名垂千古。
第二天范逵走的时候,陶侃送了又送,一直送出一百多里地,范逵深受感动,问陶侃:“你想去郡里发展吗?”,陶侃一脸无奈:“如何不想,只是苦无门路,我这样的身份,有谁愿意推荐呢”。的确,在世族大家垄断仕途的魏晋时期,贫民出身的陶侃想走上从政之路难于上青天。
后来范逵到了洛阳,逢人便提起陶侃母子,陶侃也因此在官场上小有名气。从洛阳返回路过庐江郡时,范逵在庐江太守张夔面前又把陶侃狠狠的夸赞了一番,说的张夔来了兴致,便把陶侃招到庐江郡做了一名督邮,后来又做了枞阳县令。督邮是郡太守派往各县、乡监督公务执行情况的官员。当初是刘备暴打督邮,而不是张飞。
陶侃这种能力超群的人最怕的是没有门路,根本没有机会踏进仕途。但是,一旦有机会入了门,陶侃就什么也不怕了,只需要灵活并且充分地展示出自己的才能。
因为在督邮位置上政绩斐然,令张夔刮目相看,于是陶侃很快就被张夔调到身边做了一名主簿,这样一来,陶侃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官场上的人。
有一次张夔的妻子生病,而相中的一位名医却在百里之外。当时天寒地冻,天上还飘着鹅毛大雪,张夔的属官们面面相觑,都感到很为难,最后只有陶侃站出来,主动提出前去接那位医生。
长沙太守万嗣路过庐江时,慕名找陶侃攀谈,深为折服,走前对陶侃说:“像你这样的人才,终究会声名鹊起”,还让儿子和陶侃结为好友。
后来张夔主动举荐陶侃为孝廉,让陶侃有机会前往洛阳。在洛阳期间,陶侃多次慕名拜访当时主政的中书令张华。不过因为陶侃出身太卑微,张华一开始很看不起,不愿多理会。可陶侃每次去拜访时始终都是神态安然,不卑不亢,没有刻意逢迎,也没有自惭形秽。这让张华看出陶侃多少有些与众不同,于是就有了和陶侃多聊几句的兴趣,结果这一聊就 “华后与语,异之”(《晋书.列传第三十六.陶侃传》),认为陶侃非比常人,于是推荐陶侃做了郎中。郎中可不是医生,而是各部尚书的属官,一个小小的京官。
当然,如果就此说陶侃之后在仕途上就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了,那就太小看魏晋时期的用人制度了。实际上,直到此时,认为陶侃日后必成大才的仍然只是少数伯乐一样能慧眼识珠的人物,而大部分人仍然因为陶侃出身低贱而根本不看好他,也不会给他更好的机会。只有世家大族子弟才能被举荐,才能做大官,这种思想在当时根深蒂固,无法动摇。
所以,尽管陶侃做了京官,认识了很多官场的朋友,但始终仍属于中下层官员,如果拿不出惊天动地的功业,仅靠日常工作中的政绩,陶侃根本无法突破身份的藩篱。
后来八王之乱愈演愈烈,为了避祸,陶侃在朋友、吏部令史黄庆的推荐下,被外放到荆州的邵陵郡武冈县(今湖南邵阳武冈市)做县令。但因为和郡太守吕岳不和,没多久陶侃便辞去官职,回到老家寻阳,在郡里做小中正。晋朝对人才选拔实行九品中正制,中央设中正一职,各州设大中正,下属各郡、封国再设小中正。各级中正负责评定士族内部举荐官员的等级。
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很好的机会,没有后来那位贵人出现,虽然陶侃成功步入仕途,但这辈子混到老也就是个基层官员。
张昌之乱让驻守幽州的刘弘有机会南下荆州,而刘弘正是陶侃的贵人。
刘弘到荆州后首先就要搭建自己的班子,组建幕僚团队,因为陶侃名声在外,刘弘慕名将陶侃招到麾下做长史,接着就把陶侃派到了荆州战场。
然后就是之前说的,留守宛城的刘弘被张昌赶到了梁州,陶侃奉命带着刘弘的参军蒯恒和牙门将皮初等人进驻襄阳城,抵住了张昌的数次进攻。
按常理,接下来就应该讲述陶侃如何带兵打仗,最终又如何平定了张昌。但是,实在令人遗憾,史书没有记载任何细节。
《晋书.列传第三十六.陶侃传》中竟然只有几个字:“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
《资治通鉴》里稍微多了几个字:“侃等屡与昌战,大破之,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于下俊山,其众悉降。”
《晋书.列传第三十六.刘弘传》中也只有一句话:“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及到官,昌惧而逃,其众悉降,荆土平”。
总之,从襄阳城开始,陶侃和张昌先后交手多次,屡战屡胜,斩杀了张昌数万兵马,最终逼的张昌逃往下俊山(今湖北咸宁通城县)躲了起来。几个月后张昌被抓,连同刘尼等同党一起被夷灭三族。陶侃因功被赐予东乡侯爵位,食邑一千户。
张昌被剿灭之后,有一次刘弘对陶侃说:“当初我给羊公(羊祜)做参军时,羊公曾说我日后必能做到他的位置。今天我也要对你说,你日后也必定能做到我的位置”。
不过刘弘显然低估了陶侃,陶侃日后取得的成就要比刘弘高的多。不过,陶侃的辉煌主要是在后面的东晋时期,讨伐张昌只是锋芒初露。
陶侃的出现让张昌只恨自己生不逢时,因为陶侃实在太牛了,他不仅是西晋名将,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他也照样是名将。
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文庙,专门纪念孔子、孟子等历代先贤,很多人应该都参观过。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历朝历代还曾建过很多“武庙”,与文庙相对应,用来纪念历代名将。
武庙的兴建始于唐代,无论是唐代的武庙六十四将,还是宋代的武庙七十二将,陶侃都位列其中。流传至现代的武庙,则大多都是关帝庙。
不仅如此,陶侃还善于书法,文学水平也相当高,著有文集《陶侃集》两卷,但已遗失,流传至今的只有一些零散的奏疏,陶侃是典型的文武全才。《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名篇的作者、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
至于陶侃日后如何辉煌,这里就不赘述了,将来说东晋的时候自然会详细讲述。
陶侃平定的是张昌在荆州的势力,而张昌部下石冰等人在扬州、江州、徐州等地的势力仍然还在继续,不过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因为有陈敏对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