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之国,令人憧憬。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四川这块宝地,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建立起巴国、蜀国,而三星推遗址的发掘,更将文明推向了一个高峰。
至于四川之名,源于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川峡路被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
不过,也有人认为是指四川的四条大江,但是说法不一,其实,四川之名,应该从北宋建置沿革算起。
一个地方能够被称之为“天府之国”,一定在地理环境上得天独厚,在历史文化上光辉璀璨,目前四川省辖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其中,自贡市富顺县、泸州市泸县、泸州市合江县、南充市阆中市、成都市蒲江县、绵阳市盐亭县,均是联合国评定的“千年古县”,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这个富顺县。
富顺县——井盐之源、才子之乡众所周知,自贡是千年盐都,而自贡市富顺县,可以说是井盐之源,这里原为古代江阳县治域,北周天和二年划出富世盐井及周围地区,设富世县。唐贞观年间,改名富义县。北宋升县为监,即富顺盐监。
所谓盐监,就是古代产盐的地方设置的行政区,自古以来,盐铁茶是朝廷的大事,富顺就相当于古代产盐的经济特区,不可谓不重,当然了,这里的盐,不可能是海盐,而是井盐,我国井盐的开凿历史非常悠久,源于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北周设富世县,就是因县界有井,出盐最多,故曰富世,唐代因为避讳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改名富义县,北宋因为避讳赵光义的名字,所以改为富顺,也就是富顺盐监,富顺之名,就是这么来的。
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至唐宪宗元和二年,富义县已有盐井8 所;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富义盐井等“每年税额即达 1858 贯”,占川盐课税的 23%。
清同治七年,四川总督崇实给朝廷的奏折中说:“四川盐井近来获利数倍,富顺尤为最旺。”
这都说明富顺井盐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为朝廷、为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可惜,这些历史渐渐地被后人遗忘了。
富顺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那就是“才子之乡”!
说到才子,很多人想到了江南,江南才子,比如临川才子,也可以说是抚州才子,殊不知富顺才子,也非常厉害,有句俗语叫,富顺才子内江官,富顺历史上第一 个进士,名叫李冕,到宋朝结束,一共出了60多个进士,这还要感谢一个叫周延俊的人,北宋时期,朝廷发现,富顺盐业鼎盛,但文风未开,一个地方富有,还得把文化事业搞上去嘛,所以宋仁宗选派了太常博士周延俊到富顺任知监,兴教化,倡文风,终于在第六年出了一个李冕,成为当地第一个进士。
这极大的鼓舞了富顺人,想象一下,当年一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展,也是在周延俊的倡导下,创建了文庙,以后每次有中试者,都会在庙内石碑上刻上名字,这对于富顺人来说,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读书人的热情,空前高涨。
富顺文庙影响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富顺人,如今,已经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说,宋代是富顺才子的初露锋芒,那么,明代才是富顺才子的高光时刻,整个明代,富顺出了进士139人,举人492人,贡生386人,这个时期,富顺人才,不仅是数量多,而且是名人多,不少是当时的大家,比如景泰十才子之首的晏锋、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熊过。
清代保持住了富顺才子的声誉,但不及明代的高光时刻,全县中举者有237人,中进士者有34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就是富顺人。
近代厚黑学的李宗吾,也是富顺人。
富顺是千年古县、井盐之源、才子之乡,而且,还是豆花之乡,是四川饮食文化中的一张名片,不知道是你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