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占中国市场30年,逼迫中企交巨额服务费,如今这个企业怎样了?

天下战史 2024-10-12 11:00:47

“绝对不会培养一个中国员工。”

这是美国科技巨头甲骨文的创始人埃里森说的话。

1989年,甲骨文趁中国数据市场一片空白之际,来中国扎根并霸占中国市场整整30年,连腾讯阿里都要看它的脸色行事。

然而,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它,非但没有对中国心怀感恩,反而迫使中国企业交巨额服务费,强行大规模解雇中国员工。

那么,忘恩负义的甲骨文,如今怎么样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甲骨文惹怒中国市场·——

1989年,甲骨文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急需先进的数据库技术来支撑快速发展的经济。

甲骨文就是看准了这一机遇,于是迅速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开始了其在中国的扩张之路。

当时,人们能够意识到被一家垄断的后果,但是我们确实没有技术,只能这样。

最开始的时候,甲骨文给出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大家紧绷的弦也稍稍放松了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甲骨文开始显露出其商业策略的另一面。

公司对中国客户收取的服务费和罚款逐渐上升,引发了广泛争议。

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因甲骨文突然调整价格策略,不得不额外支付5000万元。

这种突如其来的涨价行为,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严重影响了它们的运营成本。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情况更加严峻。

许多中小企业因无力支付高额的许可费,被迫放弃使用甲骨文的产品,转而寻找替代方案。

这不仅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甲骨文的这些做法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强烈不满。

面对日益高涨的批评声,甲骨文开始采取一些公关措施。

2008年,公司宣布为中国200多所高校免费提供价值6亿美元的软件服务,并提供免费培训。

这一举措被视为甲骨文试图改善其在中国的公众形象。

此外,每当中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甲骨文也会积极参与捐款活动。

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甲骨文向灾区捐款100万美元。

这些慈善行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对甲骨文的负面看法。

然而,与甲骨文在中国市场获得的巨额利润相比,这些捐赠和免费服务显得微不足道。

有分析指出,甲骨文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得的收入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而其慈善支出仅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本土数据库企业逆袭·——

面对甲骨文等外国数据库公司的市场垄断和高额收费,中国开启了自主创新之路。

这条道路虽然艰辛,但却充满希望。

大约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科技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重点研究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

这个时期,虽然进展缓慢,但为后来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许多年轻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投身于这个领域,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努力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国的数据库技术终于迎来了突破性进展。

2009年9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发生了。

阿里云正式宣布成立,不久之后,其工程师们写下了飞天操作系统的第一行代码。

这标志着中国在云计算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飞天系统的开发为后续的数据库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

仅仅一年后,2010年,华为发布了GaussDB数据库。

这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库,其推出标志着中国在数据库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GaussDB的性能和可靠性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开始在一些关键领域替代外国产品。

2013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甲骨文的数据库被淘宝剔除。

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技术自信,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淘宝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许多企业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技术选择。

2016年,腾讯云的TBase分布式数据库正式商用,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数据库的生态系统。

TBase的推出,使得中国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三大国产数据库的崛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开始逐步打破外国数据库的垄断局面。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支持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并对外国数据库公司的垄断行为进行调查。

2015年,国家工商总局对甲骨文公司在中国的商业行为展开反垄断调查。

这次调查虽然没有公开结果,但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会容忍任何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016年,中国政府要求关键行业逐步减少对外国数据库的依赖。

这一政策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许多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积极尝试使用国产数据库,这不仅推动了国产数据库的技术进步,也为它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020年,中国出台新规限制外国技术在关键领域的使用。

这一规定进一步加大了对国产数据库的支持力度。

许多原本使用外国数据库的企业和机构开始寻求国产替代方案,这为国产数据库厂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2年,中国推出数据安全法,规范外国企业在华数据业务。

这部法律不仅保护了中国的数据安全,也为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外国数据库公司必须遵守更严格的数据安全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它们的竞争优势。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数据库产业迎来了蓬勃发展。

那么与此同时,甲骨文怎么样了呢?

——·只要中国市场,不要中国员工·——

2019年,一则震惊业界的消息传来:甲骨文在中国大规模裁员,约900名员工受到影响。

这一决定不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反映出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策略的重大转变。

这次裁员的背景颇为复杂。

一方面,甲骨文近年来在创新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这种创新不足导致公司在全球市场份额逐渐下滑,不得不通过裁员来控制成本。

不过,从全球来看,甲骨文仍然是一家实力雄厚的科技巨头。

2022年,甲骨文还完成了对医疗软件公司Cerner的280亿美元收购,这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显示出其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野心。

截至2023年,甲骨文在全球数据库市场份额仍保持第二位,仅次于微软。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这次裁员几乎只针对中国员工。

这一做法引发了诸多猜测,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甲骨文为了迎合当时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在一次采访中,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似乎也暗示了这一点,他提到公司的这一决定部分是为了响应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更令人惊讶的是,埃里森还向美国政府捐赠了821万美元,这被广泛解读为一种表忠心的举动。

这笔捐款的时机和金额都引人注目,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甲骨文决策动机的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甲骨文第一次在中国进行大规模裁员。

早在2013年,公司就曾在中国进行过一次大规模裁员。

当时,甲骨文以业务重组为由,裁减了大量中国员工。

这么看来,甲骨文只要中国市场,不要中国员工的动机就十分明显了。

但是,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也所剩不多了,这个也告诉我们,在科技行业,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才能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0 阅读:6742
评论列表
  • 2024-10-13 08:14

    甲骨文啊,当年的霸主,现在还敢这么硬气?中国市场可不缺替代品了,这年头,服务费过高,裁员狠,小心被市场和人才双杀哦

  • 2024-10-13 07:45

    甲骨文啊,拿走中国市场30年的红利,回敬的却是天价服务费和 pink slip雨,这算盘打得响亮,真乃商界"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