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披露的涉税违法案件汇总!
近期,央视等媒体陆续披露几起涉税违法案件,涉及医疗、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
虚开发票,尤其是冒用他人身份、空壳公司、无实际业务等情形,一直是近年来发票涉税案件的高发案件之一。另外,人工成本在企业经营成本中占比较高的各类企业,是虚开团伙的主要“营销”对象。
随着监管力度逐步加大,结合今年整体环境变化,各企业尤其是财务人员,更应该警钟长鸣,既不主动虚开发票,也要警惕和及时分辨接受的发票是否存在开票主体不合规,从而成为虚开发票的受票方。
从财务角度,应该提高辨别“真假”发票的意识,从专业与制度两方面规避自身风险:
一是对于公司开出或收到的各类发票,务必认真审核合同、货物、发票和资金,真正做到“四流”合一。发票的接受或开出,必须有真实业务予以支撑,真实业务的判断,要落到纸面,形成记录,严格履行财务人员的审核职责。
二是加强公司财务制度规范,无论是对外开票还是收到进项发票,都应该严格划分工作岗位,坚持谁主张谁发起,谁发起谁走流程申请的内控审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三是出现被协查情形时,要及时认真应对,及时提交相关资料、文件进行说明。毕竟按现行税法的相关规定,善意取得与恶意取得的处罚标准不同。
以下是近期央视、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披露的涉税案件情况:
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公安局破获的一起医药领域虚开发票案
根据披露的信息,乌兰浩特警方是从4家公司查起,逐步查至6家,再进一步关联至40多家疑似空壳公司。
税务机关登记资料显示,自2018年至2021年初,这批乌兰浩特的空壳公司为全国22家药品生产企业累计开具了超过1.6亿元的发票。
以此为线索,当地警方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关联追查了四千多家同类企业,发现所涉企业均为冒用他人身份注册、无实际经营业务、短期内大量虚开高额发票的空壳公司。
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个别公司,到最终追查到的涉案金额已攀升至数十亿元级别。经统计,上述空壳公司的发票总金额竟接近60亿元。
二、山东平度警方破获一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涉案金额4亿余元
2022年底,平度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支持指导下,发现两家公司利用变更法人和公司名称等方式,大额集中开具“信息技术服务”发票。经进一步调查,确定两家公司与上游公司并无资金往来,与下游公司的资金往来多为即进即出,具有重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嫌疑。
2023年2月2日,平度市公安局会同青岛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和税务稽查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立案侦查。专案组经过数据导侦指引、警税联合研判,线上线下调取千余个银行、支付宝账户、万余份发票,数百个人员信息,对资金流水、发票信息、人员关系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锁定了深圳林某某和青岛何某某两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团伙。
2023年3月至5月,专案组出动警力70余名,在山东、山西、广东、湖南等7省8地市收网,一举摧毁两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9名,同时缴获大宗涉案增值税专用发票、手机、电脑、U盾等作案工具。
经审查,林某某通过何某某经营代理记账公司的便利条件,在平度市变更、注册多家空壳公司,利用从事网络直播行业形成的人脉资源,通过非法售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平台中介,购买大量网络平台产生的“富余票”,大肆虚开转售从中牟利。
三、北京警税联合斩断一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链条
北京警方联合税务稽查部门对一家打着“税收筹划”旗号,进行职业虚开犯罪的“科技企业”及十余家涉案公司全链条收网,成功打掉涉案过亿元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团伙,将犯罪链条相关企业38人移送审查起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审查中。
税务稽查部门介绍,当前虚开增值税发票违法行为越发隐蔽,且辐射行业越发多元,受票企业涉及保险、汽车销售、会计师事务所等多个行业。其中,销售和咨询行业的销售利润率高,进项票少,主要成本为人力服务,因此成为虚开团伙的主要“营销”对象。
警方介绍,该团伙设立空壳“科技企业”入驻高档写字楼,设置多功能部门,雇佣数十名员工,在全国设立多家分公司。主犯刘某把团伙包装成“科技企业”,以开展“正规税收筹划业务”实现掩人耳目的效果。该团伙与上游销售企业员工串通,虚构交易对商品大肆“买进卖出”,获取大量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利用“科技企业”对外虚开发票,并收取票面金额6%至8%的“开票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表示,整治虚开发票需要体系化、常态化,企业要强化内部员工对此类行为性质的认知,周期性地进行专项内部风险排查。
*本文源自央视客户端/中国青年报等,由恰卓财税整理编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转载及版权等相关事宜请及时联系E-mail:contact@qiaz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