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最近很忙,诗歌更新也少了些。百忙的生活让她很充实,也能更多地从不同角度来体验并过好自己的幻彩人生。作为诗人,对身边事物的思考往往与常人不同,也比较深邃。这些思考揉进她的作品里,也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悟。刚看到余秀华更新了一首诗,我们就来欣赏、分享一下。
这首是余秀华刚写的新作,从诗的末尾的写作日期可以看得出。题目《给你,年轻的爱人》并非是女诗人正在和一位小鲜肉谈情说爱,而是在她心中所向往的爱呈现出的新鲜和年轻——当然,也包括自己永远年轻的身心,心中的爱人也是。诗歌不是娱乐,但诗歌可以自娱自乐,可以治愈灵魂,抚慰内心,娱乐只能在消耗时间的时侯让身心轻松些,不能治心灵痼疾。对于诗人来说,自己的作品首先治愈、抚慰的是自己的心和灵魂。余秀华这首新作即是如此。女诗人用“给你”而不用“致”,显得亲切自然,随和随缘,后者有距离感,而前者在情意上更能传达出一种亲密感。
给你什么呢?给你一首诗,给你一颗心,给你一腔柔情,甚至给你余生。题目中“给你”两个字已经体现出太多让人浮想联翩的诗意,从而让人也满怀新奇感地读下去。
余秀华这首诗一共三节,二十行。前两节每节七行,最后一节六行。
与以前的作品相比较来说,余秀华这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更加深沉了。以前她的诗中情感如火山爆发,熔岩翻滚,而现今的这一首新作里,情感仿佛被平静的地幔覆盖着,通过文字的玻璃窗可以看到那岩浆依然在滚动而不溢出。诗一开头即构勒心境,以景寄情:“且让湖水苍茫下去。让湖对岸的山岚不必呈现”。
“且”,“不必”。这两个词眼已经体现出一种心灰意冷之感。湖水本是明澈的,山岚本来也是自由、飘逸的。此刻女诗人的心因为大半辈子无缘爱情的遥遥无期而显得凉凉凄凄。
第二、三行从第一行里宕开,转至一个分别的场景里,是回想:昨夜最后道别的话语如同我烧糊的一生 / “你是我宇宙的核心”说完这句话我盯着转动的洗衣机。
如果看第一行所摹之景似地幔一般静寂,接下来的这两行就是女诗人内心活跃的情思,如地幔下的岩浆。前后看似不搭节、不沾边,实则三行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是丝丝入扣,脉络相连的。
诗人非常擅长运用比喻来捕捉自己对人生的体悟,比如在《和先发在巢湖边吹风》里她这么写:“我这拖泥带水的一生啊。那些扑到岸边的浪 / 都退回为水了”。人生是多样的状态相融的过程。颠簸飘荡,崎岖坎坷,醉生梦死,浑浑噩噩……在第一节里女诗人又用“烧糊”来形容她的人生。饭烧糊的味苦不堪言,很多事物烧糊的颜色灰黄晦暗相斑驳……这些恍如颓废不堪的人生。然而这只是情感失意的感觉。很多时候当一个人情感受挫后会有人生无味,和百无聊赖的感觉,非常痛苦。余秀华不一样,她在痛苦中能坚定信念,甚至越挫越勇,非常清醒,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临别的话里情感分量很重。话是平平淡淡的,可其中的情感张力巨大,宛如正在旋转的洗衣机滚筒。
女诗人看不到情感的希望,因此也不求、不奢望什么:“我所期待的不过是此生一无所有”。
这一行里诗人的灰心丧气与第一行里有气无力的叹息相关相应。从而让人体会到她那极度失落的心境。就在这样心境里,题目中“年轻的爱人”出现了:“而你在我的17道封印上都以唇触碰,把所有的方程式都 / 撤离这个名字 / 便是我梦里的弥勒”。
17道封印就是17道心坎。那爱人以万般的诚挚之心为她解开重重封印,让所有的未知之境都消除去这魔障似的名字。年轻的爱人就是女诗人的快乐和未来。
弥勒佛是三世佛里的未来佛,象征着开心快乐和包容。第一节写得冗长些,却真切地表达出女诗人的心声,痛而通透的感觉之后,是她的一腔痴情。
第二节和第一节一样,以“且让这湖水……”的句式开头,形成反复的章法与情感节奏:“且让这湖水浇我九斗柜上的绿萝,而九斗柜一物不存 / 我空落落地去看你,又纸鹤般飞到这里”。
诗人的诗感从哪里来的?一是在敏感的心灵与情结里,二是熟悉的生活与环境里。这两者相结合时就会产生主观上的诗意。湖水、绿萝、九斗柜是女诗人常接触到的事物。她通过湖水与绿萝的关系寓示水与生命的关系,以九斗柜的抽屉空无一物来暗示她心灵的空荡无物,再以纸鹤的寓意和轻灵来象征她自己。这些全来自她的诗感。这里,即湖边。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女诗人的诗感产生于一片湖边。
第三行以一句“你放的火还在我的尾巴上”与前面几行相关联起来。诗人以纸鹤的尾巴象征她的思念、余念。“你放的火”象征着对年轻的爱人所释放的眷恋。显然这是对“火从肺腑起,殃及皮肉”一般的爱情的念念不忘。为爱痴狂,为爱迷茫,甚至自残:“另外一张照片里 / 举着水晶球的手腕缺的是我没有缝匀的刀痕”。
女诗人憎恨慌言,也能看穿慌言。水晶球象征着生命的能量满满,而举着球的手的图片只是一张摆拍pose,是装的。没有痛感的人生是残缺的。
第二节第六行是全篇的诗眼:“我有能散尽的财,唯独无法散尽的爱。”哪怕骨头上刻上“忘”,她又怎会忘记能让自己赴汤蹈火的美好爱情呢?
望湖兴叹的同时,女诗人又把一生里所有喝酒的时间比喻为一片湖,醉意中希望年轻的爱人又来给她点燃情感的大火,却又怯怯心虚于时光不待:“我喝酒的生涯完成了最大的人工湖,怕你孤帆而来”。
从年轻的姑娘到更年期的女人,身心俱伤,疤痕累累,谁曾想到走在湖边的一个女人从风起到风止的罗曼史呢?此刻,她与年轻的爱人的距离缓缓拉大:“我也止息了太久,摇晃的是这个世界 / 而你两厢为难,抓着我的手过大,抓着世界的手 / 太小”。一个人已平静如水,一个左右为难,仍困于情。
最后两行其实是一句话,“太小”二字独作一行的用意即在强调那撕痛心肺的呐喊之声,也因此作为情感节奏的高潮之处。
通过读最后三行,我们也可以把题目中“年轻的爱人”看作是女诗人心里青春的自己。通过年轻的自己与大龄的自己的对比,揪出她矛盾、纠结的心绪。这正是女诗人的“从白发里取出一个少女”的另类写照。
关于余秀华这首新作,诸位诗友感觉写得如何?欢迎一起交流评论。欢迎关注白马侃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