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江西省一个小村庄内,来了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
车内是少将易耀彩和他的妻子,彼时的他离开家乡已经有22年。
与此同时,在村口的台阶上,张凤娥正坐着剥玉米,她因长久的劳作已不再年轻,手上和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
但当她看清吉普车上的人后,沧桑的脸上皆是震惊和不敢相信,那人是她苦苦等待的丈夫。
那么,易耀彩和张凤娥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易耀彩的妻子又会作何反应?
“名义婚约”1916年,易耀彩出生在江西螺岗村里。
易家虽穷,但家教严谨,父母始终坚持一个信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而幼年的易耀彩也尤其争气,不仅天资聪颖,还总是喜欢向父亲请教字词,听母亲讲解一些民间故事。
但这样的生活很快发生了改变,1926年春天,因为天灾他们已经一家遇到了张凤娥。
张凤娥因逃难已走了数百里路,期间几乎没有吃过饱饭,仅仅依靠讨来的残羹剩饭勉强活了下来。
行走到江西螺岗村后,她被一名媒婆注意到。
不久后,媒婆与易家的父母搭上了话,并建议易家将张凤娥收为童养媳。
对于易家来说,养育一个外来孩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但他们终究心软了。
于是,在一碗稀薄的米粥和媒婆的牵线下,张凤娥成了易家的童养媳。
此后,易耀彩的父母没有将张凤娥视为外人,更没有让她干繁重的农活,而是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对她好。
她每天吃的饭菜与易家人无异,甚至在寒冷的冬天,母亲还将唯一的棉衣分给了她。
年幼的张凤娥知道自己被媒婆“卖”进了易家,但在善良和真诚的对待下,她的内心充满了感激。
她很快便将自己视作易家的一份子,不仅主动分担家务,还学着下地干农活,尽可能为这个善待她的家庭减轻负担。
但她最关心的,就是比自己小两岁的易耀彩,这个男孩机灵聪明,经常在干活间隙教她认字,也会逗她开心。
因此,对她而言,耀彩不仅是弟弟,更像是照亮她黑暗生活的一束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凤娥已经完全融入了易家的生活,而耀彩的父母对她的懂事也愈加满意。
只是,这份平静的生活再次被打破了,1928年,红军的队伍进入了江西。
耀彩的父母深受红军理念感染,成为了村里的红色基层干部,而年仅十三岁的易耀彩,也在父母的影响下,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
对于张凤娥来说,她对“革命”一词一开始并不理解,她只是隐隐感到,这一切让耀彩离她越来越远。
确实,随着长征的开始,她的预感成了事实。
长征告别1934年冬天,红军将要进行长征的消息传遍了乡间,整个村子里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离别氛围。
易耀彩也不例外,他也即将和张凤娥分别。
但分别前,易耀彩的父亲希望他能和张凤娥先成婚,这样对她也有个交代。
张凤娥听到后脸瞬间涨得通红,低下头去不敢看任何人,易耀彩则说自己不能这么做,毕竟他马上要离开了,这一去,前路未卜,生死难料,万一出了事,她怎么办?
这话让张凤娥再也忍不住了,她站起身来,语气异常坚定的说:“耀彩,你别说了,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但我不怕,我愿意等你,不管多久,我在易家过得很好,就算等一辈子,我也愿意”
易耀彩愣愣地看着张凤娥,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他的心中百感交集,既有感动,也有愧疚,更有一丝无法言说的痛楚。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易耀彩便随队出发了,而张凤娥从那一刻起,便认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多长时间,无论多大风雨,她都会等他回来。
人生分岔路长征,是易耀彩人生的第一场大考,期间,他经历了草地的寒冷、雪山的陡峭、敌军的围追堵截、战友的接连牺牲。
一次过草地时,蚊虫肆虐,易耀彩不幸染上了疟疾,高烧让他意识模糊,他的身体虚弱到连站立都变得困难。
但他紧紧咬着牙,不肯倒下,他心里反复告诫自己:“不能死,不能让他们失望”。
为了活下去,他的舅舅将唯一的一根牛皮裤带熬成汤,喂他喝下,用最后的力气将他拖过了泥泞的沼泽地。
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熬过了这次劫难。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易耀彩从陕北走向前线,率领部队一次次冲破敌军的防线。
无数次枪林弹雨中,他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保护战友和群众。
在激烈的战斗中,他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也一步步从普通士兵成长为指挥官,直到解放战争后,他还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
与此同时,遥远的螺岗村却被另一场战争席卷了进去。
易耀彩离开后,村子陷入了还乡团的控制之中,易耀彩的父母因为早年的革命身份被还乡团抓走,随后的几天,尸体被发现扔在了赣江边上。
这个时候,张凤娥没有选择离开,她为易家操办了父母的丧事,也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还乡团的追捕。
每当夜晚孤身一人时,她都会在心底默念易耀彩的名字,对她而言,无论他生死未卜,仍是她唯一的希望。
村子里的人对她的执着感到不解,甚至有人劝她另嫁他人,但张凤娥都拒绝了。
而在千里之外,易耀彩的命运也迎来了新的转折。
1940年,随着他在部队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组织决定为他解决婚姻问题。
经过组织介绍,他认识了一个温婉而坚强的女医生——范景阳。
两人只是简单地聊了几句,便开始了一段没有浪漫铺垫的革命爱情,几天后,范景阳递上了一份婚姻申请书,这段感情便被迅速定下。
婚后,范景阳成了易耀彩最坚强的后盾,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照顾易耀彩的健康,同时默默支持他的事业。
几年间,他们生下了几个孩子,家庭在战火中逐渐壮大。
战争结束后,易耀彩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他作为开国少将被调往青岛,生活渐渐安定下来。
就在此时,他偶然得知一条让他震惊的消息——“姐姐”张凤娥竟然还活着!她不但没离开螺岗村,还在易家等待了他整整22年。
这个消息让他百感交集,他原以为张凤娥早已因那场浩劫而不幸离世,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刻,他曾将这份悲痛化为对革命的更大动力。
如今,得知她还在原地等他,他内心既感动又愧疚,也他开始计划着一次回乡之旅。
终于重逢1956年的一个午后,易耀彩离开家乡整整22年后第一次归来,坐在他身旁的,是他的妻子范景阳。
此时的张凤娥正坐在台阶上歇息,低头剥着手中的玉米,岁月已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两人相视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张凤娥手中的玉米滑落在地,也迟迟说不出话来。
眼前的男人虽然身形消瘦,但眉眼间依旧带着熟悉的轮廓,他就是那个她日思夜想了22年的“弟弟”,那个她愿意用一生守候的人。
就在这片刻的重逢中,一范景阳从易耀彩身后走了出来,她微笑着看着张凤娥。
“凤娥姐,我是耀彩的爱人,这些年,我听耀彩说起过您很多次,多亏了您以前的照顾,耀彩才能走到今天。”
随后,三人一起回到了易家后,范景阳拿出随身带来的礼品,递给张凤娥:“凤娥姐,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您不要嫌弃。”
张凤娥推辞了几次,最终还是收下了,她的目光时不时瞥向易耀彩,却始终不敢久留。
而易耀彩的眼神也游移不定,他多次想开口,却又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姐姐,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他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带着几分试探和愧疚。
“还能怎么样呢,就这么过呗”
范景阳看着张凤娥,感受到她的隐忍与克制,作为一个女人,她似乎明白张凤娥心中的那份苦涩。
沉默片刻后,范景阳突然开口:“凤娥姐,我和耀彩商量过了,想接您去我们家住,城里条件好一些,也方便我们照顾您。”
张凤娥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拒绝了,她心里很清楚,二人的缘分尽了。
这番话让易耀彩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他低下头,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姐姐,谢谢你。”
送别的那一刻,张凤娥站在村口,目送吉普车缓缓驶远,她知道,这一次见面,可能是她与易耀彩最后的相逢。
从那以后,每个月,范景阳都会寄生活费给张凤娥,还时不时带着孩子来看望她。
虽然张凤娥嘴上总是推辞,但她的内心对这份温暖充满感激,她并没有再嫁,而是将余生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1990年,易耀彩因病去世,范景阳第一时间接张凤娥到北京送别,两人站在灵堂前,姐妹一般挽着手,彼此默默流泪。
6年后,张凤娥在老家去世,范景阳得知后连夜赶回螺岗村,亲自为她操办丧事,并将她的骨灰带回北京,和易耀彩合葬。
这一生,她们共同守护着一个男人,也成就了一段人性中最为柔软和宽广的大爱。
这段尘封的往事,就像螺岗村头的那棵老榕树,饱经风霜,却始终坚守在那里,见证着时光流逝,也见证着那些人性中最温暖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