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著名的“活死人区”:人们在棺材上睡觉,孩子的玩具是尸骨

阿智通鉴 2024-07-03 17:52:37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北部,有一片特殊的公墓。这里不仅是逝者的安息之所,更是数千名活着的人生活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棺材成了床铺,墓碑变成了晾衣架,孩子们把骨头当作玩具。

这不是恐怖片的场景,而是真实存在的"活死人区"。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他们难道不觉得害怕吗?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坟墓里的穷人公寓

马尼拉北部公墓,这座建于1904年,占地高达54万平方米。

在这里,生与死的界限变得模糊。豪华的墓室里,不再只有逝者的遗骨,还有活生生的人在其中生活。

一位名叫玛丽亚的老妇人,已在一座宽敞的家族墓室里住了三十年。她说:"这里比普通的贫民窟安静多了,我们不用担心被赶走。"

玛丽亚的故事并非个例。自20世纪5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贫民选择在此安家。最初,他们只是富人雇来守墓的穷人。

在这些守墓人之中,有人直接以墓室为家。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无家可归的农民和流浪乞丐涌入,将这里变成了一个独特的"活死人区"。

公墓居民的生活方式令人惊叹。有人在棺材上搭建简陋的棚屋,有人利用墓碑间的缝隙建房,更有“幸运儿”直接住进豪华陵墓。

42岁的卡洛斯和妻子带着三个孩子,挤在一个只能容得下一张床的空间里。他说:"虽然狭小,但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一位年轻母亲安娜说:"在贫民窟,我们随时可能被赶走。这里虽然和死人做邻居,但至少能安心养育孩子。"

公墓社区

走进这片特殊的社区,你会看到居民们巧妙地利用每一寸空间。43岁的玛丽亚直接在棺材上铺了一层薄床垫,将其改造成床铺。

"这比贫民窟舒服多了,"她说。为了遮风挡雨,居民们从垃圾场捡来铁皮,钉在墓碑周围,搭建出简陋但实用的庇护所。

傍晚时分,你可能会看到一家人围坐在棺材旁闲聊,有条件的家庭甚至能在墓室里看电视。

孩子们则在墓地的街道上自由玩耍,攀爬棺椁,有时甚至把散落的骨头当作玩具。这些在外人眼中令人不安的场景,对他们而言不过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生活在这里并非易事。最大的挑战之一是获取干净的饮用水。

公墓没有自来水系统,居民们不得不步行很远去购买或取水。为了节省,他们想出了重复利用水的方法。

35岁的罗莎解释道:"我们先用水洗澡,然后用洗澡水洗衣服,最后才倒掉。"这种做法虽然节约,但也导致了严重的卫生问题,疾病频发。

在这里,你会看到人们在墓碑上晾晒衣物,在灵柩前煮饭。

50岁的卡洛斯正在一座墓碑旁支起小炉子,准备晚餐。"我们尽量买便宜的食材,"他说,"每餐都要精打细算。"大多数居民选择自行烹煮,以节省开支。

对于许多人来说,住在公墓是无奈之举。

58岁的安东尼奥回忆道:"我们家在一场火灾中失去了一切,无处可去,最后来到了这里。"类似的故事在这里比比皆是。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居民对生死有着超乎寻常的豁达态度。

62岁的老人佩德罗说:"我的妻子就葬在隔壁,我住在这里感觉离她很近。"这种与逝者"共处"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观。

成年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与死亡共处,而儿童则更加无所顾忌。

8岁的小胡安和他的朋友们正在墓碑间玩捉迷藏,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最好的游乐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死亡对这些孩子而言是如此寻常。

在公墓的一角,68岁的拉蒙正在教孙子识字。他说:"我们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地方,但我希望下一代能有更好的未来。"这句话道出了许多公墓居民的心声。

特殊的职业——守墓人

居民们在这里不仅找到了栖身之所,还开辟出了独特的谋生方式。

守墓人是这里最传统的职业之一。年迈的菲利普每天清晨都会拄着拐杖,缓步在墓碑间穿行。他小心翼翼地清扫落叶,擦拭墓碑上的灰尘。

虽然年收入仅有85元左右,但对菲利普来说,这份工作既适合他的年纪,又能维持基本生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从事的运尸工作。每当有新的逝者到来,强壮的青年们就会组成小队,将沉重的棺木抬过狭窄的小径,送到指定的墓穴。

这份工作虽然体力消耗大,但报酬相对可观,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首选。

在公墓的一角,42岁的玛丽亚正专注地雕刻着一块墓碑。她的手指灵巧地在石头上游走,刻下逝者的名字和生平。

这份技术活需要多年磨练,玛丽亚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如今已成为公墓社区里最受欢迎的雕刻师之一。

不远处,一间由铁皮搭建的小店格外引人注目。店主安东尼奥正在整理货架上的花圈和祭品。他的妻子则在一旁编织新的花篮。

这家小店不仅为前来祭奠的人们提供必需品,也成为了安东尼奥一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在公墓的边缘地带,一些老弱病残的居民不得不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残渣和可回收物品。

68岁的罗莎每天都会带着一个破旧的麻袋,仔细搜寻着每一堆垃圾,希望能找到一些还能食用的东西或可以变卖的物品。

公墓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掘墓人。40岁的扎尔曼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工作是清理那些逾期未交管理费的墓地。

尽管这份工作令人不适,但每次清理都能为他带来70里索的收入。扎尔曼说:"刚开始时,我经常做噩梦。但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在心中默默祷告,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特殊的社区形成了自己的经济生态系统。居民们互相提供服务,交换物资。

有的人制作祭奠用品,有的人提供清洁服务,还有人开设简易食堂。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让许多人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中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艰辛,但墓地居民们仍然怀抱希望。他们将生存技能代代相传,适应着这种与死者共处的生活。

每天傍晚,你都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改造过的墓室里,分享一天的经历。

结语

马尼拉北部公墓的居民,他们在逆境中求生,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韧性。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贫困和生存,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菲律城市化进程中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当我们惊叹于这个"活死人区"的奇特景象时,更应该思考:是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迫使人们在坟墓间寻找生机?

这个特殊社区的存在,无声地呼吁着菲律宾应该关注城市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思考如何建立更加公平、包容的社会制度。

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复杂而深远。它涉及到土地分配不均、城市规划失衡、社会福利缺失等多个方面。

这个特殊社区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人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非正规居住现象?

如何在尊重逝者和照顾生者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寻找长期、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同时,马尼拉北部公墓的居民展现出的适应能力和互助精神,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他们仍然努力维持尊严,互相帮助,甚至为下一代创造教育机会。这种韧性和人性光辉,提醒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希望和人性的光芒依然存在。

或许有一天,这里的居民能够离开墓地,找到更好的栖身之所。但在那之前,他们将继续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书写着生命的顽强和人性的尊严。

马尼拉北部公墓的故事,不仅是对社会不平等的控诉,更是对人类适应力的赞颂。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们,因为他们的命运与整个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最终,这个"活死人区"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社会进步不仅仅体现在闪耀的摩天大楼上,更应该体现在每一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的生存尊严。

参考资料

1.菲律宾著名的“活死人区”:他们在棺材上睡觉,孩子的玩具是尸体——观察者网,22019年3月17日发布

2.20世纪50年代马尼拉,公墓成为贫民窟——环球网,2024年5月29日

3.活死人墓——百度百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