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病几乎危害所有吃食性淡水鱼类,尤其对罗非鱼、加州鲈、黄颡鱼、草鱼鲫鱼危害较大,是一个慢性病,一般发现后病鱼大多已到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所以要预防为主。
鱼类得了肝胆病以后,免疫力显著下降,常与出血烂鳃肠炎并发,常迁延不愈,死亡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说一下,淡水鱼肝胆病的症状,原因和防治,淡水鱼保肝护胆的方法和用药方案有哪些?
一、淡水鱼肝胆病的症状表现
1、淡水鱼肝胆病的特点
淡水鱼的肝胆在血液充足的时候,会呈现出紫红色,当失血过多,可能就出会现白色、灰色、褐色,有的人一看到肝脏白色,立马就是会得出一个脂肪肝的结论,这一点个人觉得,有些牵强。
如果说肝脏呈现黄色,或是土黄色,每每看到鱼呈现出这样的颜色时,鳃部总会出现一些疾病症状,当看到的案例多了,我觉得这或许是一种病变特征,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仍然存疑。
那么淡水鱼类肝胆病的特点有哪些呢?主要有三个特征:(1)肝脏病变:肝脏肿大、质地变硬、颜色变深,有时伴有淤血、出血等症状。(2)胆褰病变:胆囊扩张、胆汁淤积,有时出现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症状。
(3)鱼体异常:鱼体消瘦、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有时出现游动缓慢、鳍条基部出血等症状。
2、淡水鱼肝胆病的症状
症状一:肝是鱼类最大的消化腺,鲤科鱼类的肝没有固定的形状,位于肠道的肠系膜上。但不同的鱼肝都有相应的肝脏大小比例,如果发现肝脏的边沿锐薄,质地变硬,那就会伴随着肝脏体积变小,重量减轻。
在切片时就会发现细胞体积缩小,胞浆致密,胞核浓缩,染色时就会发现颜色较深。辅助检查肠壁变薄,肠道萎缩即可以确诊为萎缩性肝病。
症状二:鱼类的肝脏大小与鱼体大小有一定比例,凭经验,当发现鱼类的肝脏超出了正常大小,就可能是肝肿大。如果要进一步确诊,那可以采用切片,发现肝细胞比平常的要大,出现切面隆起,细胞内结构模糊,细胞边沿外翻。
而且患病鱼体的胞浆内还会出现大量的微细颗粒。肝肿大除了草鱼上常见,其实在鲫鱼上也很多见。
解剖时,发现鲫的肠系膜上覆盖有大量的肝脏和胰脏分布在腹腔内,取出这些肝胰脏组织放置在盘里十来分钟,就会发现有水渗出。说明肝脏水肿,这往往与营养不均衡,底质较差,肝脏要长期代谢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相关。
症状三:脂肪肝,肝脏是生成胆汁的器官,胆汁酸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肪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肝脏长期超负荷分泌胆汁,不能有足够的胆汁酸去乳化脂肪,就会发生脂肪肝,发生脂肪肝的鱼,往往体色较黑,鳞片松动,容易脱落。
根据严重程度,特别严重的往往不赖运输,并伴有吃食量下降,饵料系数增大,生长放缓等现象。
常常和细菌性烂鳃并发,如当年培育的小罗非鱼,在5-8月都是其发病的高峰期,离群缓慢独游浮在水面,人去了也不惊吓跑开,体色发黑,尤其是头部和背部颜色很深,过去常把其称为乌头瘟。
解剖这样的鱼,肝脏出现脂肪化,颜色不统一,出现花斑肝,有的呈现出土黄、黄褐色等,确诊可通过切片,发现肝细胞中大量的空泡,出现油脂化病变。
症状四:肝炎,鱼的肝脏也是具有免疫功能的,且是机体内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有吞噬、隔离、消除抗原的作用。在鱼病检查中,当发现肝脏局部有红点,这就是炎症,它即可能是细菌引起,也可能是无菌性炎症。
通过药敏试验,在无菌操作台上用接种针划破肝脏的脏膜把细菌接种到培养皿进行培养,据药敏结果选针对性的敏感药。
症状五:肝胆综合征,铺地不动投食不吃或吃的很少或吃后吐出来。体色暗淡发黑有个别在水中会急速翻身肝脏成豆腐渣样或有充血或有发绿等现象可判断为肝胆综合症。
患病的鱼吃食为一阵一阵的,过见天不吃了过几天又吃了。并会伴随着死亡成逐渐增多的迹象,养殖损失惨重。
二、鱼类肝胆疾病对生产的影响
鱼类肝胆病变会导致食欲不振、生长缓慢,影响养殖效益;鱼类肝胆病变可能成为其他疾病的感染源,加速疾病传播;鱼类肝胆病变会导致排泄物增加、水质恶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
肝脏是鱼虾等水产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和解毒器官,并具有造血功能。肝脏脂肪变性后,肝脏功能发生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导致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易患暴发性出血病、烂鳃、肠炎等。
同时还会降低鱼虾等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使鱼类的营养代谢失调,造成料肉比增大;且鱼类的免疫系统紊乱,造成鱼类的抗病能力下降,更容易暴发大规模的传染性鱼病;
同时,鱼类的酶是由其肝脏生成并输出的,血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是构成肝脏的物质。
鱼类一旦形成肝病,将造成其血管容易破裂,血液难以凝固,一旦受到应激性刺激(如拉网、运输、水温突变、水质不良等)将发生应激性出血综合症,甚至大量死亡。
正常生理状况下,肝脏的脂肪含量为4%-5%左右,发生脂肪变性后肝脏的脂肪含量将超过5%,甚至达到30%-40%。
病鱼发病初期,鱼体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死亡率不高。
随着病情发展,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鱼体有浮肿感,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静躺于水中,反应呆滞,呼吸困难,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形成明显的“花肝”。
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本病最典型的特征是肝胆肿大和变色。诊断时,应在检查鱼体表及鳃、眼等病变外。
剖开鱼腹,认真检查肝胆病变情况,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类疾病。鱼类肝胆类疾病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目前鱼苗、鱼种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
危害的对象主要是罗非鱼、加州鲈、黄颡鱼、鲤、鲫、草鱼、团头鲂、青鱼,也常见于鳖、鳗鲡等特种水产鱼类。
三、淡水鱼肝胆疾病的发病原因
饲料营养水平过高、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酸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导致当前养殖鱼虾等水产动物肝病发生极其普遍。
1、营养性因素:饲料营养水平过高容易引发鱼类肝病。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引发脂肪肝。
投喂含脂肪过多的饲料能直接引起肝病。此外,饲料的营养指标与养殖对象不合适,如用鲤鱼料喂团头鲂或草鱼,用鱼苗、苗种饲料喂成鱼等等都会引起肝病。
投喂饲料过度,每天多次不间断地强化投喂,引起鱼体生长过快,出现肥胖和脂肪肝。鱼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质鱼粉中的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均能引发鱼类的肝胆类疾病。
鱼饲料氧化酸败的脂肪所产生的醛类物质具有很大的毒性,对鱼肝脏的损伤很大,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罗非鱼、加州鲈、黄颡鱼、草鱼、鲫鱼摄食氧化酸败的脂肪后肝脏、胆囊肿大,鱼死亡率增高,还会引起其他疾病。
2、病原生物感染:大多数鱼类因某种原因感染疾病后并发感染肝脏或影响肝脏正常机能而引发肝病。如一般由嗜水气单胞菌、爱德华氏菌及弹状病毒、呼肠弧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都会直接或间接并发肝炎。
3、药物性因素:由多种外来的污染物或内部产生的毒物引起,如重金属中毒,农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中毒,造成鱼类肝组织变性、坏死。可以用海得宝(采用高活性最新菌株:噬菌蛭弧菌、粘红酵母、免疫多糖、促生长因子等)。
海得宝可以有效降解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强水体溶氧与稳定性,保持水体活性与良好水色,优化水体环境。 抑制弧菌,通过溶解或抑制致病菌、诱导自溶和破坏细胞膜等方式灭杀弧菌,维持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
四、淡水鱼保肝护胆的方法和用药
1、科学投喂,选用优质饲料:对肝病的预防要严格按照科学养鱼的要求,选用营养丰富而全面、品质优良的饲料,科学投喂,切忌过量投喂;防止蛋白质变质和脂肪氧化,防止饲料受潮发霉变质。
2、正确用药:不要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对鱼类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可以用绿色无抗的中药复配五黄粉。五黄粉的成分黄芩、黄柏、大黄、黄连、黄芪,不但具有疏肝、保肝、强肝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饲料浪费。
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胆、肾等的中毒性反应,排除毒素,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和抗病力,有保肝利胆之功效。
提高动物力,减少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吸收,预防霉菌毒素对肝脏的破坏。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促进脂肪代谢,阻止肝细胞纤维化,降低“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对养殖动物肝肿大、肝腹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显著防治效果,五黄粉可以有效缓解因大量用抗对淡水鱼类的肝、胆、肾、胃、肠等造成的毒副作用。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