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智和父亲崩溃:希望国内人不要骂我儿子,我们在日本很受尊重

青琰纪史噜 2024-08-20 13:48:44

“体育无国界,运动员有国界。”

在竞技场上,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籍的运动员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将奥林匹克的“友谊”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一旦比赛结束,运动员们各回各家,有些人的嘴脸就藏不住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参拜风波,引发争议

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张本智和遇到了他的老对手,中国选手樊振东。

最终,张本智和以3-4惜败,与奖牌擦肩而过。

赛后,他跪在赛场上,泪水夺眶而出,那一幕,令不少人都为之动容。

一时之间,网友们纷纷“心疼”起张本智和来,认为他夹在中日两国之间属实不易,他的那股拼搏劲儿也让不少人感到钦佩。

然而,就在张本智和的风评逐渐好转之际,一则消息,再一次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日本媒体披露,在启程前往巴黎之前,张本智和与石川佳纯等人,曾参拜了位于东京的东乡神社。

这个消息,犹如一颗炸弹,在中国网络上引爆了舆论。

因为在这座名为“东乡”的神社中,供奉着的正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日军将领东乡平八郎。

他的一生,与侵略中国的历史紧紧相连。

甲午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曾率领日本海军。

在黄海海域伏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了运兵船“高升号”,导致1100多名中国将士葬身海底。

次年,他又参与了侵略台湾的战争。

而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这位日本将领再次充当了侵略的急先锋。

正是由于在对外战争中建立了“赫赫战功”,东乡平八郎才被日本奉为“军神”,受到了极高的崇敬。

击沉高升号

然而,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这位所谓的“军神”,却是一个手染鲜血的屠夫,是一个穷凶极恶的侵略者。

对很多中国人而言,到东乡神社参拜,意味着对这位“亡我之心不死”的侵略者的致敬,意味着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漠视。

这是对无数死难将士的大不敬。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张本智和还有着中国血统,却做出了如此伤害中国人感情的举动。

一时间,网上充斥着对张本智和的谴责和声讨。

在许多网民看来,这种参拜行为是在背叛民族,是在亵渎先烈。

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人指出,张本智和此行很可能是受节目组安排,并非出于本意。

还有人认为,对于生活在日本的运动员而言,参拜神社可能只是一种文化习俗,并不一定带有政治色彩。

张本智和从小在日本长大,或许并未意识到这一行为的敏感性。

尽管如此,这些声音显然无法平息民愤。

言论惹祸,风波再起

同样引起争议的,还有石川佳纯。

在此之前,石川佳纯一直表现得对中国运动员非常友好,她甚至还是马龙的“迷妹”。

因此,中国人对她也颇有好感,甚至磕起了她和马龙的CP。

没想到,这一切不过是石川佳纯的“人设”罢了,一旦回到了日本,她便立马原形毕露了。

争议还未平息,张本智和的队友,日本女乒选手早田希娜,又因一番言论,再次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在一次采访中,早田希娜流露出想要参观位于鹿儿岛的特攻和平会馆的愿望。

这个看似普通的心愿,却在中国互联网上激起了惊涛骇浪。

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特攻队”这个名词,象征着军国主义的丧心病狂。

二战末期,日本军方动员大批年轻飞行员驾驶装载了炸药的飞机,以自杀性撞击的方式,对美军舰船发动攻击。

这种极端的做法,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极端性。

而那个名为“和平”的特攻会馆,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不过是在粉饰太平,美化特攻队的狂热行径。

这个会馆曾妄图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遭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

因此,当早田希娜表达出对这个会馆的向往时,在许多中国网民眼中,这是对历史的无知,是对受害者苦难的麻木不仁。

“体育可以超越国界,但运动员必须尊重历史”,这句话再次成为网上的流行语。

而当中国乒乓球选手孙颖莎和樊振东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取关早田希娜时,他们的行动也得到了广大中国球迷的支持。

文化交融,身份之惑

风波渐渐平息,人们开始冷静地审视张本智和的遭遇,试图从中找到一些更深层次的启示。

张本智和的成长故事,本身就充满了跨文化的色彩。

他的父母,张本宇和张本凌,都曾是中国国家队的乒乓球运动员,上世纪90年代,他们移居日本,在那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张本智和,就这样在异国他乡出生和长大。

从小,他就在父母的悉心指导下,开始了乒乓球的训练,之后,他很快在日本乒坛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星。

然而,血脉相连的故土,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异国,在张本智和的心中,交织成一张难解的文化之网。

在日本,张本智和受到了来自各界的称赞和支持,他是日本乒乓球的希望,是备受宠爱的明星运动员。

正如他父亲所说:“我们在日本很受尊重。”

但在中国,特别是在这次参拜风波之后,他的形象却遭受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也许就是身处文化交汇点的人,所不得不面对的宿命吧。

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但文化认同的冲突与碰撞,也变得更加尖锐和复杂。

张本智和的遭遇,恰恰反映出了这一时代特征。

然而,对于运动员而言,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恪守基本的文化敏感和历史认知,是一个必修课。

体育,固然可以超越国界,成为沟通不同民族的桥梁。

但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祖国,也都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结语

张本智和的人生轨迹,映射出身处文化交汇点的人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一方面,他要在异国他乡追寻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他又时刻面临着民族身份认同的拷问。

在追逐梦想的同时,我们必须学会用智慧和谦逊去对待文化差异,用包容和爱去化解隔阂和偏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多元交织的时代,找到自我认同的坐标,实现个人价值与文化责任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中华网-2024-08-15——《不能拜的日本神社 东乡神社,张本智和参拜引争议》

百度百科——张本智和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