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人跌深谷知冷暖朋友同事成路人(五)

大愚与者 2024-10-06 18:38:38

但诸如几位副乡长、村支部书记之类的“朋友”,按“有来有往”的原则,人家对你的付出在前,而且次数繁多,人家遭难,你就“翻脸不认人”,那就太不人道了。

刘卫国之流更是卑鄙至极,拿了钱款,不予工物,且携款匿迹,实为骗也!按过去迷信的说法,那是会遭“报应”的。《菩萨璎珞经·有行无行品》记载:佛言,随其缘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南朝·梁武帝·萧衍《断酒肉文》引据:经言,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此乃经教大意如是。

也许不少读者会问,既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但凡善良的人总是一生穷困潦倒呢?

这句话经过千年的传承,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很多人理解为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一定会走好运,也因此在帮助他人没有走运以后,由于落差,内心充满了不平。

众所周知,古代因为社会的落后,思想的腐朽,对于上天、神明十分虔诚,在古代人的心里,一个人无论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神明看在眼里的,老话“人在做天在看”,便表达了对神明的信仰。

正是因为相信神明的存在,所以古代人也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因为他们坚信只要自己做了善事,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在实际生活中,做善良的事并不一定会得到好处,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善良而吃亏。比如好心送老人去医院并垫支医疗费却被讹诈,朋友家因为遭灾或有病人急等用钱的时候你借给他钱,事后他却赖账不还……等等事例,让人们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越来越多地产生了质疑。

其实这是对善良的一种误解。对于古代人来说,所谓的行善不是你为了回报而刻意的帮助他人,而是在困难的时候,不经意地帮助他人。比如饥荒时的施舍粥饭,便是真正的行善。特意为了引人关注或得到荣誉那是一种伪善。心理学上常说的讨好型人格,也是一种伪善。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又为什么说它是伪善呢?

所谓讨好型人格,便是在无意中迎合他人,不懂得拒绝,总认为自己的顺从是一种善良,然而这种善良也只是便宜了某个人,甚至是便宜了某个坏人,是一种蒙蔽自己的行为,所以也被称作“伪善”。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