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推行的二简字,为何不到半年就被废除?

花开半夏千古 2024-08-01 00:25:34

关于“汉字”由来,《说文解字》书中有语:“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事实上对于汉字的起源,“仓颉造字说”也不过是众多说法中的一个而已。

但有一点却几乎是所有汉字起源说中的共性,那就是都认为汉字所具有的“象形”性都是根据日常事物而来。

而在几千年的社会演变中,汉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也一直是与时俱进的。

不过汉字其实也经历了一段衰微期,民国时期的一众大家如鲁迅、钱玄同等甚至认为汉字的存在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而即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汉字也经历了不少的改变,包括不限于汉字的拉丁化与简化。

1955年,《汉语拼音方案(草案)》通过;1956年,《汉字简化方案》获批。1977年,我国又通过了二简字的推进。不过相较于拉丁化与一简字的成功,二简字却仅仅实行了不到半年便以失败告终。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谈谈。

汉字的延传中是出现了多种演变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小篆和金文等便是表现形式之一。

而当时间进入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汉字因为繁体字笔画众多存在认知门槛的问题,被认为是阻碍了知识的推广从而导致了被口诛笔伐,即便是钱玄同、鲁迅这等大家都是如此认为的。

进入新中国时期后,囿于扫盲的需要,在拉丁化加速的同时第一次简化也油然而止。通过一简字的推出,新中国在扫盲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而有了第一次,自然也就有第二次。1977年,人民日报在郭沫若、叶籁士的提议推动下便已经推出了《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

不过与郭沫若构想的事与愿违,二简字却并没有推行下去。这与习惯是息息相关的。

在获批之前的期间简字的简化草案提交后,得到了周总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肯定。

但对于二简字,反对者亦是不少,第一个就是二简之后已经严重缺少了汉字的知识性、美感。

二简字破坏了很多文字的意思,让人看了有一种外国字母的错觉,无法从字本身推测它的意思,破坏了中国象形文字的灵魂根基,这明显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第二点就是群众不是很接受二简字。

当时郭沫若提出的很多民间简化字,其实是为了方便理解,文化传播但实行起来却很是混乱。

例如“韭菜”,有的菜农不会写“韭”字,直接写成了“9菜”或者“九菜”。看起来不错,可在传播者“韭菜”一次已经“多样化”了。

似乎差别也不是特别大,但事实上却差之千里。这么一来,民间的写法就是五花八门了,更不适合推广了。

到了70年代,情况又有所变化。一方面是特殊时期人们不是忙于生产就是忙于斗争,很多人没有时间去学习和读书。另一方面人们学习文字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方便生活,并不是专业的汉语言学者,要去系统的研究,能认个八九不离十就不错了,甚至认为能识别半边字就算是“秀才”了。

所以客观来讲,如果再强制推行二简字,其实是超出了百姓的适应能力的。

到时候社会上三种文字流行,繁体字、一简字和二简字同时使用,甚至混合使用,无疑会造成更多问题。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