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大学城,南京六合稳了

围一圈大南京 2024-07-07 05:27:42

众所周知南京的高教资源十分雄厚,放眼全国能和南京一较高下的城市屈指可数,在受教育程度最高的50座城市榜单中,南京以35%的水平位列全国第二,南京人口的质量可见一斑。

01 提升空间

去年施普林格·自然在线发布《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全球10大科研城市榜单中南京排在了非常靠前的位置,全世界排名第6,国内排名第3,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了不起的。

国内排在南京前面的只有上海和北京,国外也仅有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和旧金山湾区排在南京前面。

但我们注意到在占地区贡献份额比重这个指标上,南京只有6.94%的水平,而北京和上海这个指标却要高很多,北京19.3%相当于南京的三倍,上海也有9.91%,而其他排在南京前面的城市或都市圈这个比重也基本在10%左右。

这说明南京的科研实力虽然很出挑,但学科转化力确实存在偏低的情况,高教实力没有被充分运用起来,假如南京科研转化能力也能够达到10%以上甚至是20%的水平,我们又何愁GDP的成绩不够亮眼。显然在这方面南京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将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GDP是南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02 大学城的演变

根据我的观察,南京的大学城此前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城墙内时代,近现代各类大学基本都布局在当时老城南的北侧,第二个是城东时代,从明故宫开始向城墙外的东部,紫金山的南部扩张。

这两个阶段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校园与周边城市的路网几乎没有良好的配合,很多元素杂糅在一起。校园附近的路网往往支离破碎,交通通达性很差,同时受制于当时的规划能力,如今高层次的研究和实验或不具备。

第三个阶段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浦口大学城、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以及后来的溧水、高淳、桥林等基本都属于这个第三代。校园往往较大,且四至都有路,与周边城市区域的路网有着相对和谐的配合。

但功能上依旧比较单一,重点还是“学”,在“研”和“产”的配合上比较一般。而且校园本质上还是封闭式的大院形态,内部路网和城市路网丝毫没有关联,有的甚至连山都包进去了。街区尺度也往往过大,使得这些区域极度依赖小汽车,这也是当年这些大学城,各大院校门口长期存在很多黑车的原因之一。

那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当然有,这一点我必须佩服六合决策层的眼光和专业性。目前在六合推进中的各大高校,显然吸取了前面三代很多经验教训,并进行了彻底的大幅度的改良和优化,妥妥的第四代大学城,让人眼前一亮。

03 第四代大学城

六合的第四代大学城几乎解决了前面三代大学城中存在的所有槽点。比如南航国际创新港和南京师范大学灵岩产教融合研创区,这两大校区在设计层面就运用了非常先进的理念,首次引入了多地块组合模式,与周边其他城市元素完美融合,路网的通达性明显更好。

而且去围墙化、去大院化,将小地块和开放式街区相组合。在功能层面上,不单单只是“学”,而更加重点突出“学”和“研”的组合,甚至建校之初就把产业孵化、技术研发等和“研”相关的功能打包在了一起。

在建中的南航国际创新港,科技研发组团体量更是十分惊人,另外我注意到不管是南师还是南航其高等教育那个部分,都很注重对于空间的高效利用,整体给人很集约化的感觉,地块大小合适,且五脏俱全,非常符合人的体感尺度,“学”与“研”的配合相当不错。

上图:南航国际创新港一期平面图

不像很多第三代大学城就喜欢做的很花哨,内部又是湖又是山的,往往尺度上还搞得特别大,校园内部走起来也很累,很多园林装饰性的元素充斥其中。六合的高校相关项目显然更看重功能的实用性,对于土地的运用也非常高效。更为关键的是多地块与开放式街区的组合,这就很有国际感。老实说六合虽然在高等教育上晚走了一步,但后发优势却十分突出,明显走出了自己的精神气,也展现出了具备国际视野的不俗眼光。

上图:南航国际创新港一期效果图

前段时间我路过南航国际创新港一期,进度还是很不错的,4号地块和3号地块进度显然已经接近尾声。

上图:南航国际创新港一期实拍图

而这只是南航国际创新港的一小部分,在建中的一期为418亩,而南航的全部占地实际高达1200亩,可见这次六合可不是小打小闹,关于高教资源六合有着相当长远的考虑和布局。

上图:南师和南航在六合新城中的位置

当然除了南航国际创新港和南师大灵岩产教融合研创区,六合还有郑州大学校友孵化产业园、南工职大产教融合园、中矿大校友经济产业园等,或多或少都运用了最新的设计思路,帮助南京更帮助六合完成“学研产”的串联和实践,进而带动整个南京在产业层面找到突破的途径。

04 学科转化

学科转化也好,学研产也好,说起来很轻松,但实际实施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方向很重要。在高端人才和高端资源都十分稀缺的时代,广撒网可不是一个好的策略,聚焦和垂直化才是最佳的突破点。

而六合同样关注到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推进中的学研产主打领域也很专一,通过与南航的深度合作与绑定,实现相互赋能,共同成长。以我个人的理解,前期的主要重点方向一方面是航空所需的相关装备制造,另一方面是高尖端技术的技术下放,即民用化、商业化运用。

以其为开端构建第四代大学城,实现“学”和“研”的布局。同时通过构建新一代产业创新载体,完成“产”的布局。以此实现学-研-产的学科转化全链路设计。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成功转化和产业化等各个环节充分打通。

我个人认为,六合的这波操作思路相当清晰,考虑也十分周全,完全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而是从一开始就有了全盘的规划。前段时间举办的2024第二届航空航天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中就充分展现出了六合全盘规划的能力,而且在发展初期就已经拿到了很多实打实的稀缺科教,甚至是实验室资源,开了一个好头。

而这些项目并不是空中楼阁,更没有停留在PPT阶段,而是真的已经在一步步落实。相关创新载体已经落地并投入使用,比如已经投入使用的航空航天产业园一期。

目前,南航国际创新港已引入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集聚各类高端人才150余名,引进培育73个人才和产业化项目,一批航空航天产业关联项目正加快落地,不断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这里我之前去参观过,里面有很多服务于不可描述领域的尖端技术,还有一些中试平台,基本上都与航空、卫星、新材料等相关,尖端程度让人叹为观止。细节没法给大家展示,给大家看看园区的导览指示牌,每一个都是国之重器,看得出六合在研产层面拥有很高的规格和定位。

而六合并不止步于此,航空航天产业园二期也来了,内部规划了500米长、宽24米的飞机跑道,甚至还有夜航指示系统。在屋顶更是配备了70处停机坪,约5万平米屋面测试场所。可见园区功能对于航空产业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指向性,而构建中的类似的高标准产业园区还有不少。

从目前我了解到的情况来说,六合在“学研产”上下链条的构建中,有着极为深度的研究和探索,未来的发展动能不容小觑。关键是全链条的布局,从人才的培养、到技术的积累再到产业的变现,每个环节都做了很充分设计。

高教资源与研发和产业的配合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此全盘化的考虑在南京并不多见,妥妥的集大成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六合显然正在一步步蜕变,给她一点时间,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