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干政,传承400余年的刘家江山开始走向没落,在天灾的影响下,一时间群雄并起,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农民起义频繁发生,此时的朝廷居然拿不出军队镇压叛乱,天下大乱之际,一众枭雄并起,拥有皇室血脉的刘备决定闯出一番事业。
原本在军师诸葛亮的帮助之下,刘备先占领荆州,后又拿下西川这片优渥的土地,按照诸葛亮隆中队的计划,只要静心训练军队,就可以联合孙权东吴政权,谋划中原大计,但人算不如天算,关羽的意外身亡,让刘备将矛头指向了东吴。
这是一场没有必要但又不得不进行的战争,刘备率领倾国之兵,连营八百里进攻东吴,但最终却因为用兵不当而走向失败,最终不但大仇未报,连自己也因病去世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备征讨东吴本来是必胜之局,是因为一位大将的缺席,毁了刘备的大计。
伐吴的必要性
刘备集团最初与东吴属于盟友关系,因为刘备先遭遇当阳之败,后又弃新野,走樊城,几乎没有容身之所,只能到江夏暂避,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发现曹操训练水军,有南侵之意,所以才会到江东舌战群儒,最终促进了两家的联盟。
而赤壁之战后,曹操大败而回,驻守北方不敢再轻易南下,荆州在此时则为刘备暂居,东吴虽然多次讨要,但是终没有结果,按照诸葛亮的缓兵之计,荆州是“取了西川”便还,但也只是说说而已,刘备并没有规划的意思,按照归属算,此地原来属于刘表。
所以刘备在入川途中,也没有归还荆州的打算,并在军师诸葛亮随军进入西川之后,派遣关羽前来驻守荆州,按照当时的约定,无论刘备归还与否,东吴都应该在对方夺取西川之后再采取行动,但此时的孙权却下了狠手。
他们趁刘备入川,无空闲兵马之际,派遣吕蒙装扮为客商,趁关羽出兵攻打襄樊之时,白衣渡江,生擒烽火台士兵,不会一兵一卒就夺取荆州,这种行为本就十分可耻,但他还做了一件更加离谱的事情,就是杀了关羽。
这一系列事件是刘备决定发兵东吴的重要原因,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孙权此举实在太过阴险,甚至为天下之人所不齿,首先从盟友角度来讲,双方既定取了西川就归还荆州,即使盟约破裂,也应该光明正大,通过战斗去攻城略地,而并非靠偷袭。
从当时的局面来看,东吴与刘备即使没有荆州之约定,双方也是没有关系,就算存在许多摩擦与不满,但依然是合作关系,在这样约束的条件下,攻占友军的城池还杀死友军的重要将领,就注定会留下千古之骂名,刘备的怒火也在情理之中。
从亲属关系角度来讲,虽然孙权是用美人计让妹妹嫁给了刘备,但按照古人的血脉观念,姻缘既然已经缔结,双方就拥有亲属关系,孙尚香嫁给刘备之后,孙权和刘备算是秦晋之好,而关羽又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也和东吴存在亲戚关系。
但即使如此,孙权依然选择偷袭荆州而且毫不留情面杀死关羽,这也只能增加刘备对他的憎恨,对于刘备来说,关羽是他基业创立的最初支持者,也是自己的异姓兄弟,如果当下不为关羽报仇,那么自己很难服众,对自己“重情重意”的人设也是一种削弱。
从当时的整体局面来看,即使守城之人不是关羽,刘备也有充分的理由对东吴进行讨伐,因为当时荆州并非一人所居,刘备只是占有其中的一部分,孙权和曹操分别占有一定的城池,此处乃是三家共同而治,孙权却选择了恃强凌弱,畏惧曹操而攻打刘备。
在多种要素的加持之下,刘备完全有正当的理由东行攻打东吴,况且现在的蜀汉已经是国富兵强,所以从很多方面来分析,这场战争对于刘备而言都是必胜之局,但最终却因为一场大火而走向了失败。
夷陵惨败的刘备
刘备对东吴的这场战争以报仇雪恨为口号,带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虽然分水旱两路共同进发,但自己的左膀右臂,关羽和张飞已经先后死亡,身为先锋的乃是二人的后代,关兴和张苞,这两位小将虽然继承了父辈的意志,但个人能力十分有限。
他们在前期虽然冲锋陷阵,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只可惜始终是比不上自己的父亲,而就在这时,孙权也迅速做出转变,派遣陆逊为三军大都督,指挥所有兵马对抗刘备军队。
此时的刘备虽然称帝,但昔日的接连胜利已经让他放松了警惕,况且此时没有军师诸葛亮在一旁指导,所以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他虽然自诩熟读兵书,但却比不上陆逊,最终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双方只能进入相持状态。
刘备是蜀地远赴江东作战,所以贵在神速,而陆逊更是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采用了龟缩和拖延战术,他力排众议挂起了免战牌,无论对方如何叫骂,如何挑衅视而不见,尽管手下士兵情绪激动力主一战,全都被陆逊以“时机未到”拒绝。
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蜀军一方逐渐开始不适,后来甚至连取水都成了巨大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决定拔寨后撤,到丛林茂密之处依山傍水安营扎寨,殊不知这是兵家大忌,虽然大军绵延八百里,但这也是失败的信号。
随着陆逊一声令下,东吴军队入夜偷袭,各自携带火种,火起则全军出击,因为夏季树木干燥,蜀汉军队瞬间陷入火海之中,刘备一方尚未察觉,敌军就已经冲到身前,诸位将领拼死保护刘备撤退,但他引以为傲的八十万军队却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双方鏖战至黎明,刘备一方仅存的部分兵马也疲惫不堪,看着被烧毁的断壁残垣和士兵的尸体,刘备伤心欲绝,他知道这次的兴兵雪耻宣告失败,二位兄弟的在天之灵也无法得到安慰,虽然自己带着手下树人成功脱身,但多年的累积毁于一旦。
想到这里,撤退到白帝城中的刘备心力交瘁,重病突发,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在招来群臣安排完托孤事宜之后,刘备就撒手人寰,刘备在这场具有绝对优势的复仇之战中,最终走向了溃败,除了东吴的一把大火之外,还因为一个武将的缺席。
张飞的遗憾
说起在夷陵之战中,缺席的武将,很多人认为是赵云,事实并非如此,此人虽然是长坂坡之下的英雄,但实际上并不怎么受刘备的重用,从册封来看,刘备当年进位汉中王时,封给赵云的也只是一个类似保镖的职位,甚至比不上后来的黄忠。
而在伐吴战争爆发之前,赵云和诸葛亮都是持反对态度的,他们只注重当下的局势,而忽略了刘备和兄弟之间的感情,赵云和诸葛亮一致认为,国贼乃是曹操,而并非孙权,所以东行并不是正确的决定,而对于刘备来说,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兄弟之情同样重要。
他曾将赵云视作手足兄弟,但如今关羽身亡,他却极力阻止报仇,所以刘备在征讨东吴之战的全部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赵云,也没有让他参加战斗的打算,所以留在了成都,对于刘备而言,真正应该参战,但却未能参战的人就是张飞。
作为刘备的三弟,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十分出色,当阳桥下一声吼,让曹操部将夏侯杰吓破了胆,后续更是巧夺阆中,义释严颜,为刘备入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和关羽之间的感情同样深厚,如果张飞没有被害而随刘备一同伐吴,完全有机会取得战争胜利。
因为张飞向来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也不能用寻常的战争态势去揣测这个人,两军对阵之时,最害怕的就是张飞这类将领,他粗中有细,虽然勇猛,但也擅长使用计谋,早年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吕布,张飞会避其锋芒,采用偷袭和抢马等战术气得对方直跳脚。
后来巴郡之战,面对和陆逊采取同一种坚守不出战术的严颜,张飞能够逆向思维,不仅欺骗了对方的细作传去了假情报,还利用砍柴作为幌子找到了一条通往城池的小路,最终还利用障眼法诱惑严颜出城,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
如果张飞有机会去讨伐东吴,那么面对陆逊同样坚守不住的态势,一定会想出解决办法,或许是寻找小路,或许是采取其他的应对之策,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必胜的战争。
只可惜张飞败给了自己的性格,因为对关羽的思念和报仇心切,在急功近利之下鞭打士卒,最终引起了对方的不满而遭到暗害,死在了出征之前,实在太过可惜。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刘备伐吴另有隐情[J].中学语文,2020,(03):45-46.
[2]王大健.诸葛亮未谏阻刘备伐吴原因新探[J].许昌师专学报,1995,(03):26-28.
[3]颜勇.试论《隆中对》方略的矛盾──兼评《诸葛亮不谏刘备伐吴的究竟》一文[J].贵州文史丛刊,1994,(06):1-4.DOI:10.14040/j.cnki.52-1004/k.1994.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