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国家的发达水平,压根不看经济?国际关系专家一针见血

杰皓聊量子 2024-11-05 02:11:54

可以将不同的货币比喻为投入水中的球体,某些国家的货币,如铁或铜制成的球,沉降速度较快;而某些如石头或木制的球体,沉降速度稍慢。而某些国家的货币则如空心塑料球,无论如何按压都不会下沉,松手后又会迅速浮起,典型例子便是日元。

一个国家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越大,其汇率在长期内往往会越显坚挺。过去,自由主义经济学通常将政府视为一种必要的“恶”,意指其虽为所需,但仍然被视为负面因素。

经济增长所必需的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协作,这涉及到公共部门的能力与效率高低问题。发达国家的特征在于,国家能够有效地对其国民实施各项监管和动员。而发展中国家则往往面临中央政府在首都之外缺乏有效管理与响应的问题,导致税收收入匮乏,从而无法进行有效支出,影响其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如果政府无法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如社会治安、商业秩序、统一的国内市场、国际贸易协议以及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服务,那么私人部门将难以实现繁荣。各种创业的成功与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不仅仅依赖于企业家的努力,更与政府所提供的多样化公共产品密不可分。可以说,公共产品如同空气对于渔,水对于鱼,在正常情况下往往不被察觉,离开后方才感受到其重要性。

因此,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家能力与政府能力越强,政府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高,其汇率在长期内反而会越强势,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将得到相应提升。

那还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开放度,是指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越积极融入的经济体,其出口占比越高,相应的其汇率总体也相对较强。与此相关的是,出口的商品种类相比于出口量本身更为重要。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探讨了逆周期与顺周期货币的形成机制。

该报告发现,如果一个国家在其经济结构中,主要依赖于出口能源、原材料以及各类大宗商品,诸如珍贵的矿石等,那么该国经济表现出的特征便具有极为显著的顺周期特性。

以一些典型的能源出口国家为例,如中东地区的某些国家,它们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这意味着,当全球经济步入萧条时期,该国出口的商品价值会不可避免地大幅贬值。就如同在历史上多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期间,那些以能源和大宗商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其商品价格急剧下跌,导致贸易收入锐减,从而极大地加剧了经济下行的沉重压力。

这是由于在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市场需求萎靡,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价格往往会呈现断崖式下跌。以石油为例,经济衰退时,工业生产减缓,对石油的需求骤降,价格也随之下滑。而该国的汇率也会因这种经济形势受到进一步贬值的冲击。因为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经济前景看淡,纷纷撤资,导致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供大于求,汇率贬值。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

所以,该国的经济波动幅度将会显得格外突出。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外部需求旺盛,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飙升,投资和消费迅速扩张,容易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而一旦经济萧条来临,外部需求锐减,商品价格暴跌,投资和消费急剧萎缩,该国经济则会如同坠落的流星般迅速下滑,陷入困境。这种经济的大起大落,不仅给该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对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以制造业制成品为主,则其顺周期特征会比较明显。由于该国的汇率从长期来看较为强势,不易贬值。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如果该国货币受到抛售,汇率略有下跌,则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将获得价格优势,因为本币贬值使得产品变得便宜,进而促进了出口。商品一旦拥有价格优势,销售量增加而进口减少,从而导致贸易顺差扩大,汇率将获得上涨动能。因此,当该国的汇率轻微贬值时,促进了出口,导致贸易顺差增长,进而使汇率升值。

可以将不同的货币比喻为投入水中的球体,某些国家的货币,如铁或铜制成的球,沉降速度较快;而某些如石头或木制的球体,沉降速度稍慢。而某些国家的货币则如空心塑料球,无论如何按压都不会下沉,松手后又会迅速浮起,典型例子便是日元。

在华尔街,有数位从事对冲基金的精英看到日本国债规模如此巨大,占GDP的比例如此之高,所以他们总觉得日本经济非常容易出问题。因此,他们曾设想对日本经济进行攻击,试图通过做空日元来寻求利润,并观察市场参与者是否会因恐慌而纷纷退出,导致市场崩溃。然而,他们发现,任何尝试做空日元的基金经理往往面临不利的结局。这并非因为日本政府采取报复性的措施,而是因为日本政府实际上欢迎对其货币进行做空的行为。日本政府希望通过日元贬值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出口的提升。然而,尽管有此期望,日元的贬值并未能如预期般顺利进行。

货币的强弱与供需关系密切相关。如果一个经济体主要依赖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等进行发展,那么其货币的汇率将如同沉入水中的铁球,永远无法浮出水面。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体的制造业占比越高,且其中研发投入的比例也相应提高,那么其货币汇率就会如同皮球一般,始终浮于水面。因此,货币的核心价值与人的因素密不可分。

其中“民”这一概念并非仅指国家的统治者,而是反映出国民整体的平均素质及其核心竞争力。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越多地运用脑力,其货币的强势程度也将相应提升。若一个国家的民众主要依靠体力劳动维生,其货币汇率可能会处于弱势状态。而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根本不需付出劳动,大多依赖自然资源,那其汇率则势必会显得十分脆弱。这一观点已通过数据得到验证,我们发现生产要素的性质——无论是物质还是人力,脑力还是体力对于汇率的解释都十分有利。

内容来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