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我熟悉并帮之诊治疾病的朋友本是来京做年度评估计划、做心脏康复。
远期病情:
患者两年前做过冠状动脉CT,前降支和回旋支中段50%左右狭窄,有胸部不适,与体力活动无关,持续时间长,大多超过一小时,有高血压,LPa高,无糖尿病,不吸烟,长年素食,工作事业压力很大,睡眠不好,不饮酒,体重正常,乘飞机或处于密闭空间容易紧张,表现有胸闷感。
近期病情:
近期工作更为繁忙,睡眠进一步变差,时有胸闷胸痛,与既往症状特点一样,常有胃部胀痛,食欲不好。
突然发病:
乘飞机来京,飞机接近落地时,患者感胸闷胸痛剧烈,濒死感,接机朋友立即将患者送入支架做最多的专科医院。
急诊心电图正常,肌钙蛋白不高,医院立即送患者到导管室做冠状动脉造影,并交待很可能需要支架,造影由助手做,支架专家亲自上,让随行人员放心。造影结果,前降支中度局限狭窄50%,迴旋支中段局限狭窄60%,未放支架。出院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处方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10mg,倍他乐克,依姆多,治疗胃的药。
实际上患者的症状根本不是心绞痛,更谈不上不稳定性心绞痛,而是焦虑导致的驱体化症状,不仅表现为胸部,也同时有腹部不适症状,经改善睡眠抗焦虑治疗,症状明显好转,飞机落地前的症状是急性焦虚发作,即惊恐。不认真问诊及分析病史病情。
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不重视、不学习、不关注、不了解双心医学。有胸痛就想心绞痛,而且都不穏定,为这位患者开了不必要的双抭血小板药物,还有不必要后来证实也无效的针对心绞痛的硝酸酯类药物。
要看好病:
一要问病情;
二要看心情;
三要了解生活工作睡眠情况。
几分钟是看不好病的,而且几分钟的就诊经历,没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会有任何患者会感到温馨满意,谈何医患和谐。前段一位62岁女性因居丧反应表现的胸闷胸痛,也在同一家医院,到诊就做冠状动脉造影,仅在右冠状动脉中段有局限的30%狭窄,也诊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也给患者双抗。
后经双心门诊给抗焦虑治疗,病情完全好转,目前医疗的问题主要根本不是技术水平,这家医院支架全国做的最多,确为熟练工种,严重的问题是临床水平,问诊不认真,单纯生物医学技术崇拜迷恋,不懂精神心理的驱体化表现,浪费大量医疗资源,做许多不必要高成本有创伤检查,开过多不必要可能有危害的药物,不可能让患者感受到解除病痛的疗效,医患关系当然难以和谐。
医学还是要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同时要真正下力气关闭缩简大医院门诊,让医生有足够时间与患者沟通,问清病情,彻㡳改变挂号起五更、排队一条龙、候诊三小时、看病三分钟,这种医患双方都难以承受的荒谬医疗模式。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 迈开腿
零吸烟 多喝水
好心态 莫贪杯
睡眠足 别过累
乐助人 心灵美
家和睦 寿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