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总参谋部在改制为军委联合参谋部之前,有15个二级部,包括负责作战方案拟定的总参作战部、负责情报搜集的总参情报部、负责国防动员的总参动员部、负责全军军事训练的总参军训部等等。
要说其中最特殊的二级部,便是总参警卫局,该部门跟军事作战没有关系,仅仅是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的部门,其特殊之处在于,警卫局有多个头衔,或者多个名称。
首先,警卫局编制列在公安部序列,号称“公安部九局”;其次,警卫局又是总参谋部的二级部,全称为“总参谋部警卫局”;最后,警卫局又是中央办公厅的下属单位,被称为“中央办公厅警卫局”。
总参警卫局在它撤销改制为军委联合参谋部警卫局之前,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比新中国的成立时间还早。
时间回到解放战争末期,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开始前往北平。尽管北平彼时已经获得和平解放,但毕竟受到国民党的长期统治,市内肯定暗藏有特务等破坏分子,如何确保高层机关和开国元勋们的安全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于1949年4月成立了一个警卫机关——警卫处,由毛主席的贴身警卫汪东兴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的首任处长,统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成立以后,在接下来的30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5次改革,多次更改名称。
第一次是在195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处扩编改制成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纳入公安部序列,称为公安部八局,由华东野战军26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伟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首任局长,也是公安部八局首任局长,汪东兴则担任公安部八局副局长。
第二次是在1953年3月,从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内部抽出一部分警卫力量,参照苏联克格勃九局的职能,成立中央办公厅中南海警卫局,纳入公安部序列,称呼为公安部九局,由公安部八局副局长汪东兴转任九局首任局长,即中央办公厅中南海警卫局首任局长,全力负责中南海的警卫任务。
第三次是在1958年6月,公安部副部长兼中央办公厅中南海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外放到江西担任副省长兼江西省农垦厅厅长,由从事财务工作的国务院专家工作管理局局长赖祖烈转任中央办公厅中南海警卫局第二任局长,并把中南海警卫局改为中南海管理局,与此同时公安部内部机构改组,中南海警卫局在公安部保留九局的番号,但建制交给了中央办公厅。
第四次是在中南海警卫局成立的10年后,即1964年4月,公安部八局和九局合并组成新的公安部九局,继续改制为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继续兼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局长。
第五次是在1969年10月,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和总参麾下的正师级单位——中央警卫团,合并成立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列入部队建制,升格为军级单位,汪东兴继续担任中央办公厅警卫处首任处长。
第六次是在1977年,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又改回了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其在公安部的九局番号不变,但公安部没有警卫局的管理权和指挥权,建制实际上列在总参,同时也属于中央办公厅。
至此,中央办公厅警卫局的番号和建制基本没有变过,一直持续到“16军改”。
鉴于总参旗下的二级部都是正军级单位,总参警卫局也不例外,也是正军级,只是由于警卫局的特殊地位,局长往往是高配中将,成为总参众多二级部中唯一一个军事主官高配中将的单位。
比如曹清、王少军都是副大军区级中将任职的总参警卫局局长,除此之外,还有3位局长比较特殊。
先是警卫局首任局长王东兴,他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衔,任警卫局局长期间,军衔制已经取消了,没法晋升中将或上将,但他还获得了政治局常委的头衔,成为总参警卫局唯一一位正国级局长。
其次是警卫局第二任局长杨德中,他是1978年12月接替王东兴担任的总参警卫局局长,长达16年时间,期间赶上了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被授予了中将;等他在1994年卸任警卫局局长时,竟然又被授予上将,级别定为大军区级,成为总参警卫局唯一一位卸任后升上将的局长。
最后是警卫局第三任局长由喜贵,他在1994年8月接替杨德中担任总参警卫局局长,长达13年,被明确为大军区级,于2004年6晋升上将,成为总参警卫局唯一一位在任期间授上将的局长。
我们从总参警卫局局长的军衔级别可以看出,总参警卫局的地位确实非常高,得位列总参二级部之首。
这什么水平,汪东兴汪首长,写成王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