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指出了《朱德的扁担》一文中的两处失实

看历史信息小俊 2024-08-24 01:00:36

到井冈山的茨坪,你会发现,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建在红军南路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早在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国家文物局出资建了一个博物馆并对外开放。因馆容不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前来旅游、学习人数的增多,旧馆满足不了参观人数的需要。于是在2O05年开始修建新馆,2O07年在井冈山根据地创建80周年时对外开放。

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外观

新建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气势恢宏,建筑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展厅面积达八千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八个展厅。

这是博物馆一楼大厅建的油灯雕塑,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背景为井冈山风貌。

展厅中有一部分实物,但不多。大量的是一些文献资料、历史图片、人物和场景雕塑,还有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展示的一些战斗等场景。

馆内建的井冈山人民分田地时立田界的雕塑

馆内展示的图片

在实物中,有一组玻璃柜子展示了当年贫苦农民分的地主的浮财。在衣物中有两件东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一件黑布面的棉袄,经过80多年岁月的浸蚀,袄面的布己粉了,棉花从破洞里露出来,斑斑点点。另一样是一双粉黄缎面的小脚妇女穿的鞋,这双鞋似乎原来的主人没穿过,分给穷人后,穷人也没舍得穿。80多年了,鞋面不但非常干净,而且还保留缎布原有的鲜艳的光泽,说明缎布的耐蚀性真好。

展品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朱德的扁担”了。因为开国上将朱良才写的一篇回忆录《朱德的扁担》一文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选入小学课本,到现在已达60多年了,有数亿人读过。我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小学读这篇课文时,文中说朱德的扁担上写着"朱德记”三个字,而展柜中的扁担上写的是"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朱良才的文章发表后,当时就有见过这根扁担的老同志提出,扁担上好像写的不是这几个字。但到底是什么字,因年代久远,都记不清了,只好不了了之。

到198O年前后,范树德(当时任红四军军需处长)看到这篇文章后,发现文中有两处与实际不符,并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写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文史通讯》1982年三、四期的合刊上。

范树德晚年的照片

第一个与实不符是扁担上的字,他说这条扁担就是我做的,当时朱德的扁担不见了之后,他叫我再做一根,我带了一个勤务兵找到一个姓张的老板娘(当地对中年妇女的称呼),用一个铜板买了一根毛竹,劈开做了两根扁担,一根我自用,一根给了朱德。因朱德的扁担丢失过,我在扁担上写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送给朱德时,他高兴地说:“好,明天就用上了!”

第二个与实不符是挑的粮食的份量。他说朱良才的文章说"挑了满满一担粮食",一担粮食是一百斤,因为路远又爬大山,我当时只能挑三十多斤,一般的人都是挑三、四十斤。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朱德挑粮也不是用的箩筐,他是一头用的三个干粮袋,另一头是用粗布制的北方人称着"捎码子"的口袋("捎码子”从字面上看,大约是说一个人在背或挑正常份量的东西后,再加这一小口袋东西也能把捎带走的意思)。粮食大约有四十斤,扁担上还挑着他用的一把德国造的手枪和一个装有百余发子弹的子弹带,加起来有四十六、七斤,这对要爬山的人来说己是很重了。

他还回忆说,当时红军运粮的方式也是多样,有挑的,有背的,还有把裤腿口扎住,把粮食装在裤子里,放在脖子上驮回来的。

江西省相关部门看到这篇文章,认可了范的说法,于是派人拿根扁担到桂林请范树德写字,回来后换掉了展厅里原来的那根。展出一些时间后,有个心细的参观者发现扁担上的"不准乱拿"的"乱”字是个解放后才公布的简化字,说当时的"乱"字应是繁体字。

于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又派人带着扁担到桂林去请范重写,谁知此时范己去世。所以现在展出的扁担上仍是一个简化的"乱"字。《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在后来也改为了这八个字。

馆内现存的范树德写的带简化"乱"字的那根扁担

范树德的文章发表后,朱良才看后与別人交谈时,也认为范说的是对的。同时他也向別人透露了一个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那个藏朱德扁担的战士就是他。他去世后,有关人员把他口述的内容写成了一篇文章,以《常想起藏朱德扁担的日子》为题发表在2OO1年6月4日的《解放军报》上。文中说:“战友们怕朱德下山挑粮累坏了身体,就把他的扁担藏起来,这个藏朱德扁担的人就是我。……我是他的通信员(不少老同志的回忆录都说朱良才当时是朱德的秘书,他自己谦虚地说是通信员——笔者注),担心他累坏身体,就和其他战友劝阻他,但谁也劝不住。我出了个‘鬼点子′,干脆把朱总司令用的扁担藏了起来。可他仍不罢休,找到军需处长范树德,让他花一个铜板买了一根毛竹,为自己做了一根扁担,还特地写上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

朱军长和毛委员挑粮上山的画作,作者把正值盛年的朱、毛画得非常传神。

对于范树德说的粮食重量问题,朱良才作为挑粮大军的一员,他何偿不知道。但作者没有改,实际也不能改。范这位行伍大半辈子的人也许不知道,革命回忆录并不是调查报告,只要大的情节不失实,至于对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和大致数量等一些细节的描写,可以作适当地加工。试想,就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你不挑东西,空手去爬黄洋界这样上下十好几里陡峭的大山,也是上气不接下气。当时朱德年龄已比较大了,如果作者据实地写成"朱军长挑着两小半筐粮食,气喘嘘嘘地在山上走着。”这叫什么话!

这个范树德,要说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与林彪和肖克同期毕业。原在叶挺独立团任辎重队会计,队副。国民革命军二方面军警卫团成立时,他编入该团仍从事后勤工作。秋收起义时任辎重队长,朱、毛红军会师建立红四军后,他任红四军军需处长。(作为红四军的部门首长,他的职务要比时任营长的林彪和肖克要高)到瑞金后,他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成为当时红军后勤工作的最高领导。

1934年1O月中央红军长征时,他因眼疾留在中央苏区,任湘粤赣游击支队参谋长等职,后因受伤被捕叛变。到1946年他任郑州绥靖公署少将副处长,1948年弃职,后辗转到桂林做小生意。1954年被桂林公安局查获,因其是少将,作为战犯被逮捕。1975年3月在西安战犯管理所被特赦后,安排到桂林政协工作,后选为政协委员。他于1986年去世。

世事难料,如果当时他不是因为眼疾留下来,随主力红军长征,他就是另一种命运了!

下图是朱军长、毛委员和红军战士挑粮上山时经常在此休息的大荷树。此树位于离黄洋山哨口不远的半山腰。我们坐车下山时,导游指着一棵被繁茂树丛掩映的枯树说,这就是当年朱德和战士们挑粮时休息的大荷树。当时感到山陡林密。而这张由当地人于1959年拍的照片,只有孤零零的一棵树,而且周围刨得坑坑洼洼,弄得像是在平地。不知是否是因当年大办钢铁,把周围的树砍了去炼钢铁造成的结果。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