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缅甸只骗中国人?为什么不直接荡平缅甸园区?

文叔故事汇 2025-01-13 20:21:10

最近王星事件引爆了关于电诈的相关话题,讨论的人也很多,有朋友问我为何缅北电诈团伙只骗中国人,美国人咋不骗呢,还有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出兵直接荡平缅甸园区?

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分开来谈。

首先,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下,电信诈骗这颗毒瘤在世界的阴暗角落肆意生长,严重威胁着各国人民的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

美国人不是没人骗,而是由印度那边包圆了。

据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统计,2022年美国公民因网络电信诈骗遭受的损失超过100亿美元(约合7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近4成。

而这些诈骗案件的幕后黑手,大多来自印度的呼叫中心。

时间回溯到2020年,疫情肆虐,美国人居家时间大幅增加,这本应是人们彼此隔离、减少接触的时期,却没想到为印度诈骗行业创造了“业绩飞升”的机会。

当年,印度诈骗分子从美国骗取的金额至少达到200亿美元,从加拿大骗取约80亿。

近五年,美国公民因网络电信诈骗损失的金额已超过276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高达1970亿元。

这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据,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知。

为何印度人在诈骗美国人时如此“得心应手”?首要原因便是语言相通。

印度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使得印度诈骗分子能够毫无障碍地与美国民众进行沟通。

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各种表达方式,模仿美国官方机构、企业的口吻,让美国民众在电话沟通中难以察觉异样。

再者,美国各大公司、政府部门的接线业务大量外包给印度。

当美国民众接到带有印度口音的“官方通知”时,由于长期对接线业务外包的习惯,他们往往会在第一时间放下戒备,本能地相信对方所说的内容。

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让美国民众在面对印度诈骗分子时,极易上当受骗。

反观缅甸电诈集团,其主要目标为中国人。

缅甸与中国接壤,距离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语言相通。

缅甸电诈集团从中层管理者、策划、运营到财务、市场,全链条大多是中国人或华人,这使得他们在诈骗中国人时具备天然优势。

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在面对语言不通、文化差异较大的美国民众时,诈骗难度大幅增加。

再来说说,我们为何不直接出兵直接荡平缅甸的那些电诈园区?

电信诈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末的台湾,随着电话的普及,台湾地区各种骗局层出不穷。

“中奖需缴纳税费”这类骗局,相信许多人都曾经历过。

进入2000年后,电视购物诈骗和冒充公安机关诈骗开始盛行,台湾诈骗集团的目标也逐渐从本地转向经济逐渐富裕的大陆民众,“诈骗之岛”的恶名也由此而来。

2002年前后,中国大陆的电信诈骗团伙也开始崭露头角,福建安溪、广东深圳、湖南娄底等地,逐渐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然而,随着大陆官方对电信诈骗行为的持续严厉打击,以及2009年《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署,电信诈骗分子在台湾和大陆都难以立足。

于是,他们纷纷逃往缅甸、柬埔寨等国家,与当地的诈骗势力勾结,逐渐形成了如今的缅甸电诈集团。

早期的缅北诈骗,在2016 - 2017年已颇具规模。

那时,电信诈骗处于“黄金时代”,许多人甚至是主动前往缅甸从事诈骗活动,他们不仅不会被拘禁、殴打,干得不好还会被直接开除。

这些人挣到钱后,回国在农村盖起三层小楼、购买豪车,在利益的驱使下,福建、湖南、广东等地自愿前往东南亚从事电诈的人越来越多。

但到了2019年左右,形势急转直下。

一方面,国内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诈骗分子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另一方面,军阀收取的保护费越来越高,许多诈骗集团甚至连保护费都交不上。

为了维持运营,他们开始疯狂压榨员工,手段也愈发变态。

与此同时,国内对缅北诈骗的关注度持续升高,人员偷渡难度加大,诈骗集团为了获取利益,开始从单纯的电信诈骗向绑架、人口贩卖转变,将中国人当作“猪仔”贩卖,甚至传出“嘎腰子”的恐怖行径,王星等人的失联事件便是这一黑暗时期的典型案例。

网络上曾流传一些不实消息,如“印度出兵缅甸救出多名被困民众”“美国呼吁将缅北诈骗团伙定性为国际犯罪集团,如有必要,将出兵剿灭诈骗团伙”。

这些假新闻让不少观众信以为真,甚至有人借此指责中国没有“出兵剿贼”,让全世界看笑话。

但实际上,这些新闻毫无事实依据。

前一则新闻在中文互联网和英文互联网上都搜不到任何相关报道,后一则新闻中,美国近期与缅北相关的行动,也只是拜登要求对缅甸国防部、银行实施制裁。

编造这些假新闻的人,居心叵测,无非是想煽动国人的愤怒情绪。

那么,中国为何不直接出兵荡平缅北呢?

首先,缅北局势极为复杂,连缅甸政府都难以有效解决,更何况是外部力量。

例如,妙瓦底地区由克伦军阀控制,与泰国关系错综复杂,泰国都无法进行有效执法。

中国一直秉持尊重国际法的原则,不会在未经他国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跨境执法。

一旦中国直接出兵,西方媒体必然会借机大肆炒作,抹黑中国“军事干涉他国内政”,中国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和平外交”形象将毁于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会趁机制造更多麻烦。

其次,诈骗集团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转移能力。

即便通过一次大规模行动打掉部分园区,诈骗集团的高层仍可能在海外遥控指挥,他们会迅速将据点转移到其他地区,如缅甸南部、墨西哥、非洲或印度等,如此一来,行动只能治标,无法治本。

再者,在营救被困人员时,人员甄别面临巨大困难。

仅果敢地区就有6万中国籍人员,其中大约4 - 5万从事电诈相关活动,整个东南亚可能有几十万中国人参与电信诈骗。

这些人中,有自愿前往的,也有被绑架、被骗去的。

在实施营救时,如何准确判断每个人的情况,成为一大难题。国家在采取行动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行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月11日,央视新闻罕见地以“园区到处是喷溅血迹,中国人被反复买卖……缅北电诈更多犯罪细节曝光”为题,报道了缅北地区针对中国人的恐怖主义行为。

官媒的报道往往是行动的前哨,这或许预示着国家即将采取行动,我们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让所有电诈分子得到应有的惩处,让受害者能够重获新生。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