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输出与汉字的传播
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作为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宗主国,中国通过文字和典籍的传播,对邻近国家的思想、学术和宗教产生了深远影响。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逐渐被传播到周边地区,并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越南,汉字的引入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中国的统治力量延伸至越南北部,随之而来的是中国的行政体系、文化制度以及汉字。汉字逐渐成为当地的书面文字,用于官府文书、典籍记录以及宗教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南本土的知识分子逐渐掌握了汉字的书写和使用,并在文学、历史等领域留下了不少汉字书写的著作。
到了12世纪,越南的文化逐渐发展出本土特色,出现了一套本地化的书写体系——喃字。喃字在汉字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用来表示越南语的发音。这一时期,越南的书面语言出现了“汉喃并行”的局面。官方文书和学术著作通常使用汉字,而喃字则更贴近民间语言,成为越南人民表达本土文化的工具。
进入17世纪,欧洲传教士开始进入越南。法国传教士亚历山大·德·罗德为更好地传教,基于拉丁字母设计出了一套书写越南语的系统,后来被称为“国语字”。这一新系统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结合越南语的发音规则,简化了文字学习和传播的过程。相比汉字和喃字,国语字的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更容易普及。因此,国语字逐渐在越南社会中得到推广。
到了19世纪中后期,法国殖民者加大了对越南的控制力度,进一步推行国语字的使用。在法国殖民政府的推动下,国语字逐渐取代汉字和喃字,成为学校教育和官方文书的主要书写工具。
进入20世纪初,随着越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国语字正式成为越南的官方文字。汉字和喃字最终被废除,不再作为日常书写工具。
汉字在朝鲜半岛和日本的影响
汉字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的确切时间已无法考证,但历史上汉字对这两个地区文化的发展留下了深远影响。
在朝鲜半岛,汉字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4至7世纪),当时中国文化通过外交往来、佛教传播和学术交流逐渐传入半岛。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统治者为了管理国家和与中国保持密切联系,纷纷采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记录法令、史书和各种文书。尤其在新罗统一三国后,汉字在朝鲜半岛更加普及,形成了以汉字为基础的书面文化。
直到15世纪,朝鲜王朝国王李祹(世宗大王)意识到汉字对于普通民众学习的困难,便下令创制了一套更加适合朝鲜语发音的新文字,这就是“训民正音”,也就是今天的韩文。这套文字简明易学,推广以后,大大提高了平民的识字率。不过,在这一时期,汉字依然在官方文书、学术研究以及高级文学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韩文更多被用在民间或个人交流中,汉字与韩文共存的状态持续了数百年。
到了20世纪,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朝鲜半岛逐渐废除了汉字的使用。在韩国,汉字逐步退出教育体系,仅在某些特殊场合和古籍研究中得以保留。而朝鲜(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则更早全面推行韩文,完全取代了汉字。尽管如此,许多汉字词汇仍深深嵌入了韩语之中。
日本的情况有所不同。汉字大约在公元4至5世纪通过遣唐使、佛教僧侣以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尚未有成熟的文字系统,为了记录语言和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和技术,统治阶层积极学习和使用汉字。日本学者逐渐掌握了汉字的使用规则,并以汉字书写律令、史书和诗文,推动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发展。
到了7世纪,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设计出了“假名”文字系统,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形式。平假名简化了汉字的笔画,更接近手写书写,主要用于文学创作和女性书信。片假名则多用于记录外来词汇和强调语句。在这个时期,日本文化逐渐形成了汉字与假名并用的独特文字体系。
随着日本文化的不断发展,汉字逐渐与日语融为一体,成为现代日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育体系中,日本学生需要学习大量汉字,以掌握阅读和书写能力。即使在今天,日本依然保留了“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三者共存的文字结构。
东亚国家的慕华心理及其转变
尽管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这些地区在思想、学术和宗教上有着浓厚的“慕华”心理,但到了现代,东亚国家的态度却发生了显著变化。今天的日本和韩国很少积极提及与中国文化的联系,甚至在公共场合避而不谈彼此的文化渊源。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逐渐摆脱了过去以中国为文化中心的传统。现代日本人更倾向于强调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像武士道精神、茶道、花道等文化符号虽然在历史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但被赋予了本土特色后,便被视为日本独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此外,受到20世纪以来历史矛盾的影响,日本社会在教育和媒体宣传上,更强调与中国的区隔,淡化汉字和儒学等文化联系。
韩国的情况也类似。朝鲜半岛长期以来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但自从韩文取代汉字后,汉字逐渐退出主流视野。进入现代以来,韩国强调民族文化独立性,努力推动韩流文化的全球传播,将韩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娱乐产业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符号。与此同时,韩国对历史问题的敏感态度也影响了民众对中韩文化渊源的认知,官方和民间往往选择性忽略文化上的相似之处,更倾向于强化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主性。
在东南亚地区,越南现代社会更倾向于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教育、科技到生活方式,法国殖民时期留下的痕迹依然明显。在官方和民间叙事中,越南强调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却很少专门提及与中国文化的深层联系。
泰国从19世纪开始全面西化,尤其是在教育体系和政治制度上引入了大量西方模式。在现代泰国,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更接近欧美风格。尽管泰国的华裔群体对当地经济和社会有重要影响,但泰国政府长期以来致力于“本土化”政策,使得华人文化的影响逐渐被弱化。
在英国殖民时期,新加坡逐渐引入了西方制度和语言,英语成为官方语言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和商业领域。在社会管理上,新加坡采取了西方制度与东方价值观相结合的模式,更加强调国家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影响亲华态度的现代因素
影响周边国家亲华或反华态度的因素涉及多个层面。在古代,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力、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制度,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曾向中国学习,主动与中国建立紧密的附属关系。
进入近代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和全球战略的重塑,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政策逐渐偏向西方,尤其是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全球建立起广泛的影响力。美国的全球战略布局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做出选择,向西方靠拢。
与之相比,现代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输出和软实力还未达到主导地位。这使得许多国家在面对中美两国时,倾向于与美国保持更为密切的关系。
此外,西方国家在殖民时期刻意制造的历史争议和领土问题。以日韩之间的独岛(竹岛)争端为例,这一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西方列强的介入和领土划分并未解决历史遗留的争端,反而使问题复杂化。东南亚地区的南海问题同样如此,西方国家在撤出殖民地后留下的边界模糊问题,成为今天区域国家间冲突的导火索。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不断渲染和夸大“中国威胁论”,使部分国家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对自身的安全和发展构成威胁。这种舆论宣传通过媒体和智库传播,对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政策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南海争端中,部分国家选择依赖美国的支持,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与中国博弈。而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时,也常常将中国描述为一个试图扩张影响力的“竞争者”,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中国的误解。
参考资料:[1]王富.共有系统论下的中华文化圈翻译[J].社科纵横,2014,29(1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