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判断血糖值?一招教会你!

俊恩谈健康 2023-10-09 06:35:01

王叔叔是一家私企的项目经理,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熬出了头。眼看着没几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转至幕后工作,王叔叔也逐渐无心留恋于工作。

尽管工作上的压力小了,但是王叔叔仍旧觉得力不从心。可能是岁数大了,不如年轻时那么有精力了。而且王叔叔身边的同龄人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慢性病,开始一把一把的吃药。

就在前几天,还有个比王叔叔年龄更小的同事,在体检时发现血糖高,去医院当即确诊了糖尿病,医生建议他直接开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这让王叔叔也不禁焦虑起来。都说肥胖或是喜高糖饮食的人更容易患糖尿病,而王叔叔也是典型的啤酒肚身材。尽管王叔叔体检时检查的空腹血糖还算正常,但是王叔叔也极其担心自己可能哪天会像同事一样。

于是王叔叔开始尝试改变以前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告诉自己要管好嘴迈开腿;同时每天晨起测一次空腹血糖来监测血糖,监测了一段时间之后,王叔叔发现自己的空腹血糖并没有什么异常。

就在王叔叔刚刚有些放心下来的时候,偶然有一天听邻居糖友说,只测血糖也不一定准确,每次去医院复查时,医生都会让他查一个叫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对糖尿病来说很重要的指标。

王叔叔听到之后顿时倍感意外,测血糖不应该是最直接且客观的方法来以反映血糖水平的高低吗?这串长长的名字王叔叔平时都没有关注过,也不知道自己以前做没做过这项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真的这么重要吗?怎么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看血糖的高低呢?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揭开糖化血红蛋白的庐山真面目。

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一种与机体胰岛素分泌异常有关而导致的糖代谢失常,随着疾病进展,还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肾病等其他一系列并发疾病,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威胁。

临床上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血糖值的检测是最基础的检测项目,最常用的就是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 血糖值,其可以对受检者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反映短期内受检者的糖代谢情况。

之所以常用,是因为空腹血糖值能对2 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胰岛β 细胞的功能状态进行反映,而餐后2h 血糖值则可以对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等进行分析。

但是光靠测血糖还是不足够的。因为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血糖检测会受到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较大的波动,因而需要与其他指标联合进行判断分析。

这时就需要糖化血红蛋白出马了。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一、 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血糖监测无非是为了描绘血糖的长期波动,而这就是糖化血红蛋白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管理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

糖化血红蛋白能够反映受检者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具有生成慢,但是一旦生成很难分解的特点。因而能够反映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波动情况。

因此,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像单一血糖测量值一样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短期内的血糖变化并不会影响该指标的检测值。因而国际糖尿病协会将其作为糖尿病监测及患者预后判断的金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不仅能够反映患者的糖代谢情况,还与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是因为糖化血红蛋白可以改变细胞对氧气亲和性的改变,诱发组织细胞缺氧,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

单纯的血糖监测并不能够反映真实的血糖控制情况,但是糖化血红蛋白则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对于合理制定控糖方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血糖波动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病程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病程长的患者,更需要做好血糖的控制工作,保持血糖水平持久平稳。

正常人的血糖波动往往局限于一个相对狭窄的水平,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可以大起大落,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甚至可以一落千丈。目前研究已经证实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大是糖代谢紊乱加重的征象之一。

血糖波动带来的危害可能与其造成的内皮功能损害相关。有研究者认为,进食后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血糖波动更能触发氧化应激,而这个过程又构成了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始动因素,从而增加患者出现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1】。

更有研究者指出,血糖不稳定甚至比定时血糖升高还要危险,更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进展,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2】。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那么如何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来判断血糖呢?

二、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

正常健康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一般多集中在5% 上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4%-6%之间说明血糖控制正常;6%-7%这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而临床上一般将糖化血红蛋白值<7%作为控制的目标。而当糖化血红蛋白值>8% ,则说明并发症发生风险升高,需要积极干预【3】。(具体的信源资料截图,附在这句话下面)

有研究通过对比2 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之间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之间的区别,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

而且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水平高的受检者,其测得的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值也明显更高。这说明糖化血红蛋白值越高时,点血糖的测得值也处于升高状态。这说明通过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变化能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充分反映。

不仅如此,另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越高,血糖越高,而胰岛素敏感性越低,胰岛细胞分泌能力越弱的情况【4】。

近年研究表明,血糖浓度与特定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间存在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在不同浓度范围内可对应一定的血糖浓度。

有研究确定了与特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关的空腹、餐后、睡前血糖的平均浓度,使患者能通过自我监测血糖对空腹血糖、餐后、睡前等血糖值进行监测与控制,从而使得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理想水平。

一项调查研究利用数学方程检验了随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获得了与特定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相关的血糖浓度。

尽管如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哪一时段血糖浓度或哪些糖尿病患者的随机血糖值的关系更为密切的问题始终存在争议。

有研究认为,在血糖波动控制较好的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的预测意义相对偏小。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或小于6.5%时,其对患者血糖值的指示意义较小。

但随着两者水平的逐渐升高,即对于血糖水平控制不佳的患者来说,两者的关系变得愈发密切起来,随机血糖的波动对于造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的贡献变得更为主要【5】。

这可能与更高的血糖水平可以导致红细胞内环境发生变化,使得血红蛋白发生糖基化的数量或速率发生变化相关,从而进一步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相关性。

遗憾的是,目前仍没有一个单一的血糖测量值可准确预测糖化血红蛋白,反之亦然。这表明每天测量一次或有限次数的血糖不能准确反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背后的原因可能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自仅能够反映葡萄糖代谢某一方面情况相关。

因此,评估血糖波动或是血糖控制情况,不能光看单一血糖值或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应该将特定的定时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综合起来分析,才有利于临床诊断及个性化的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小结

长期以来,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一直是一个困难问题,对病情波动较大及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尤其如此。

一次定时血糖的测定,只能反应患者即刻的血糖水平,并且血糖随进食和糖代谢的变化也会有所改变,不能说明前一段较长时间病情的全貌。

而糖化血红蛋白随血糖的变化而变化,能够反映病人在抽血化验前的8-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随机血糖水平,有利于糖尿病的筛查和初诊初治。

因此推荐患者在监测血糖时定期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将控制血糖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 Monnier L。Mas’E,Ginet C。et a1.Acute glucosefluctuatins and chronic sustained hyperglycemia as risk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patients'with type 2 diabetes[J].JAMA,2006,295(14):1681—1687.

[2] 张前,陈晨,陈世碧.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波动的关系[J]. 贵州医药,2013,37(1):68-70. DOI:10.3969/j.ISSN.1000-744X.2013.01.029.

[3] 马海芳. 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监测的关系[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2):126-127. DOI:10.3969/j.issn.1001-8174.2010.02.030.

[4] 练卫星,张义军,刘忆玲.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关系[J]. 养生大世界,2021(3):28-29.

[5] Van't Riet E,Alssema M,Rijkelijkhuizen JM,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1C and glucose levels in the general Dutch population:the new hoorn study〔J〕. Diabets Care,2010;33(1):61-6.

2 阅读: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