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锁:“天下第一懒”是怎样炼成的?

田园泥土香育儿 2024-06-10 22:24:35
杨锁:“天下第一懒”是怎样炼成的?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 朱堂乡保安村,一人懒死了。

这个懒死的人是谁?

这人名叫杨锁,人称“天下第一懒”,是一个23岁,四肢健全,不呆不傻,白白净净、漂漂亮亮,健健康康,身高一米七的小伙子。

在 2009年12月,父母过世5年后,他终于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了。

杨锁究竟得懒到什么程度才会“懒死”呢?

杨锁又是怎样的父母,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把儿子“打造”成“天下第一懒人”的呢?

一句话,杨锁:“天下第一懒”是怎样炼成?

一:“天下第一懒”杨锁:懒之奇葩事:

1懒: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

2懒: 懒得“那么大的人了,你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他的嘴里。”当地一位曾经帮过这个小伙子的村民说。

2懒:懒得村里人把他介绍到县城酒店去当服务员,他去了之后什么都不干,还让别人伺候他,最后被送回来了( 母亲去世后)。

3懒:懒得村里人送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着吃。

4懒:懒得吃到一顿饱饭后,他就一直睡,有时能睡一两天。

5懒:懒得出门捡柴烧火取暖,把家里的桌子、门、窗,甚至连屋顶的椽子,都被他烧了。

6懒:懒得出去上厕所,他就直接在堂屋的地上刨个坑,解完大便后用土一盖了事,屋子里臭气熏天。

7懒:懒得母亲去世没多久,杨锁便卖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最后就到村里各家讨饭吃。“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82岁的高正英老人说。(根据 杨锁 百度百科 整理)

村里人说,杨锁的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为了把儿子永远留住,专门给孩子起名叫杨锁。

二、“天下第一懒”杨锁:懒之家庭教育事

孩子成了老杨夫妇的全部,老杨倾其所有侍奉着孩子,出门起根不让孩子自己走路,或挑着或抱着或自行车推着,只要孩子兴奋。小杨锁要啥给啥,百依百顺,家里啥子事情都不让他做。

下面是“天下第一懒”家庭教育成长轨迹:

1. “杨锁8岁时,父母出门时还把他用担子挑着,不让他走路。”杨德玉说。

2.“杨锁有时也试着干活,他父母看见后就说,你到一边玩儿吧,别累着了。”村里人说。

4.“杨锁其实挺聪明的,可他根本不学,也不做作业。我们只要严厉一点,杨锁就告诉他的父母,他父母第二天就会找到学校。”杨锁上小学时的任课老师说。(根据 杨锁 百度百科 整理)

5.老杨给杨锁起了大名叫杨德稳,杨锁则给自己另起了个名,叫杨德龙,他说他要像龙一样腾飞。杨锁每次上学都抱着大大的书包,鼓囊囊的都是吃的,每天必带的还有两个猪油馍。杨锁以为学习很苦,根本不想学,每次上课也不听讲,也不造作业。教员只要管教峻厉一点,杨锁就很委屈的告诉父母,父母就找教员问罪,教员很是无奈。( 《罪爱》 百度百科)

(杨锁的家)

6.在13岁时,父亲因为肝病去世。母亲仍然宠着孩子,一点农活也不让他干。

7.18岁时,母亲积劳成疾,因病去世。(根据 杨锁 百度百科 整理)

8. 杨锁更多的时候是跟着父母,老杨做生意带着儿子,种田带着儿子,种菜带着儿子,跟儿子寸步不离。可杨锁每次都是看着父母干活,有时也试着想干活,可父母立即就遏止说:"哎呀儿子哎,你别把手弄脏了!""我的乖儿子唉,你可万万别累着了!"杨锁13岁那年,杨锁跟老杨在街上做生意看到有卖鸡的,杨锁吵着闹着要老鹰。老杨马上收摊回家,上老鹰沟给孩子抓老鹰,可怜的老杨摔下了山崖,再也没有回来。( 《罪爱》 百度百科)

三:“天下第一懒”杨锁:父亲的宠惯教育

夫妻俩平时很节俭,但对杨锁则是要啥给啥,百依百顺。

十多年前当地很稀罕的特色小吃猪油馍,在孩子们一年只能吃上几次的年头,杨锁一天就能吃上两个,后来杨锁吃腻了,咬一口就扔掉,同村的小朋友看见馋得直流口水!

1.儿子哭着要吃烤鸡腿,父亲就骑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到乡里去买鸡腿。

有一次,老杨正在陪客人吃饭,杨锁哭着要吃烤鸡腿,老杨竟然抛下客人不顾,骑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到乡里去买鸡腿。

2.为啥背儿子,是因为“孩子学习挺累的,让他留着力气好好学习呢。”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学校就在家门口。在农村,没有家长会接送孩子,杨锁是个例外。老杨推着自行车接送,天气不好时,直接用肩扛着他。“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让他自己下来走吧。”一些村里人现在还记得当时劝老杨的话,可老杨总说,“孩子学习挺累的,让他留着力气好好学习呢。”

3.儿子聪明,逢人就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杨锁小时候很聪明,不仅儿歌一学就会,打陀螺,打纸板这些游戏,也从来不输人,这让老杨很骄傲,逢人就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4.学校有劳动任务,别让我家小锁干了,让他在旁边看着吧

可是从小娇惯的杨锁上学后吃不了一点苦。“杨锁上课根本坐不住,不听讲,稍微管严一点,他就告诉父母,第二天他爸妈就找来了。”

杨锁的小学老师说起来直摇头,“学校组织学生们上劳动课,打猪草、采茶叶,老杨直接给老师打招呼,‘杨锁在家什么都不干,让孩子受这苦干嘛,以后学校有劳动任务,别让我家小锁干了,让他在旁边看着吧。’”

5.儿子在外面与小孩子发生矛盾,“我疼自己的孩子还有错了?你孩子你不疼吗?”

杨锁在外面受了欺负,老杨不问青红皂白,总是对欺负儿子的小伙伴吼上几嗓子。亲戚们劝杨锁爸:“别太惯着孩子了,你年纪大了,以后可咋办啊?”一句话没等说完就被噎了回来,“我疼自己的孩子还有错了?你孩子你不疼吗?”( 真的有人懒死了《 健康时报 》 2010年09月02日 )

6.老杨天天都要给杨锁买两个猪油馍,这在其时的乡下是很奢侈的,可杨锁竟至吃腻了,咬了一口就扔掉,同村的小朋友很是眼馋!

7.小学混到结业,自然考不上低级中学,老杨花钱买了低级中学的指标。杨锁只上了一个学期杨锁死活也不去学校,老杨说他两句,他就满地打滚又哭又闹,老杨拿他没办法也就依了他。

四、“天下第一懒”杨锁:母亲溺爱的教育

1.小锁,帮患病的父亲进货,母亲抱着杨锁哭,就不让儿子去受苦

杨锁13岁的时候,年近60的老杨患了严重的肝病,卧病在床。原本只会玩耍的杨锁,做了一件至今还让村里人啧啧称奇的事情,他独自一人拿着钱,替父亲去了300多公里外的潢川县进货,来回倒了几趟长途车,竟然毫发无损地拎回了一大包货。

这一次的冒险经历让杨锁很是自豪,邻居面前,他常常眉飞色舞地描述那段不寻常的独自旅行。但杨锁妈心疼坏了,抱着杨锁哭了起来,决定再也不让他去受苦了。( 真的有人懒死了《 健康时报 》 2010年09月02日 )

( 以杨锁为原型的《罪爱》百度百科)

2.杨锁13岁那年,父亲因为肝病去世。杨锁的母亲仍然宠着杨锁,一点农活也不让他干。

3.有你几个大哥帮着,家务活你就不要干了,小心磨破了手

重病的父亲最终走了,那年杨锁14岁。

父亲走后,看到孤儿寡母的窘境,杨锁的几个堂哥也经常过来帮忙。

杨锁妈心疼儿子,“小锁,有你几个大哥帮着,家务活你就不要干了,小心磨破了手。”此后他每天游手好闲,很快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 真的有人懒死了《 健康时报 》 2010年09月02日 )

五、“天下第一懒”杨锁:母亲溺爱教育之“恶果”

杨锁,在家庭有困难时候,也愿意帮助父母分担。

帮助,父亲去了300多公里外的潢川县进货,来回倒了几趟长途车,竟然毫发无损地拎回了一大包货。

这正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事实上,杨锁那个时候的惰性还未完全扎根,也曾尝试着帮助家里干活,但马上被父母阻止,让他出去玩,什么活都不用干。

在13岁那年父亲因肝病去世后,母亲依旧宠着他,身体逐渐不好的时候叫杨锁帮忙,结果杨锁果断地拒绝了,甚至在不高兴的时候就打母亲。

杨锁母亲没办法,依然宠着他,惯着他。

这个时候,杨锁的惰性,已经深深地发芽扎根,开花结果了,只是他母亲不知道而已。

等杨锁妈再想让儿子帮帮手时,他可就不干了。母亲多说几句,就顶嘴,给的钱少了,他还动起手来!

天下第一懒”杨锁,母亲溺爱教育之“恶果”如何?

据《罪爱》百度百科介绍——

杨锁“妈妈里里外外承担着一切农活和家务,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还得给自己熬中药,拖着病体给儿子做饭洗衣,…杨锁依然每天玩耍,不帮妈妈干一点活。某日妈妈在门口水塘洗衣服,突然一阵晕眩一头栽进了水塘…那年杨锁18岁。”

母亲去世之后,杨锁就搬到了堂哥杨德玉家中生活,当然堂哥家并不会宠着他。先是把他介绍到镇里建筑队干活,但是杨锁说太热了受不了,说什么也不肯干,就自己跑回家了。

后来村里的人就又把他介绍到县城酒店里去当服务员,结果杨锁不但不做事还让人把他当祖宗一样伺候,最后也被送回来了。

起初,堂哥和亲戚们还经常接济他。看着他这么懒,渐渐地,亲戚们也不管他了。不知从哪天起,杨锁开始像上班一样,每天走4公里路到朱堂乡,开始了乞讨之路。

起初好心人总是会给他点饭吃,谁给就缠着谁,后来谁都不敢可怜他了,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要不到饭的杨锁,仍然什么也不想干,只好以垃圾为食了,谁家倒的剩菜剩饭,扔的烂苹果烂橘子,他就捡来吃。

杨锁就这样,啥子也不想干,也不会干。为了糊口他到处乞讨,讨饭、讨烟、讨钱、讨衣服、讨用品,起头各人都很同情他,可是谁给了他吃的他就准点老来,谁给他钱和烟他就老向谁要。到厥后谁都不敢可怜他了,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渐渐的杨锁就变成了"犀利哥"的模样,头发很长起根不洗,脸上脏兮兮的还能透出白嫩的皮肤,捡来的玄色大衣又破又脏,脖子上挂着领带,腋下老夹着个手提包…他的精神已经起头扭曲,他的行为已经起头***,…

杨锁越来越懒,在衡宇山头外的一个向阳的土坡上,用捡来的垃圾褴褛搭了个棚儿,他常躺在那里晒太阳,只要么到饿急的时候就不出门讨饭。天冬季来了,他就呆在屋里,大便也懒得出门,在堂屋地下刨个坑用土一盖就完事了,屋里只如果能烧的东西他都顺手劈烧了,包括桌子、床、椽子、檩子,最后屋子变成了废墟!屋前堆满了杨锁捡回来的垃圾。

杨锁堂哥的屋子与他的衡宇墙挨墙,因没有办法勉强承受跟他面对干脆搬走了。杨锁就天然地住进了堂哥的屋子。时间久了堂哥的屋子也被杨锁弄得快成废墟了,门和窗都没了,屋里空荡荡的啥子也没有了,杨锁阴天就呆在这个屋里,晴天就出去在他营造的棚儿"山庄"晒太阳。

终于,在母亲病逝第5年,连乞讨都懒得去,剩菜剩饭也懒得捡的时候,这个“天下第一懒”的杨锁,终于懒死在家中。

身体看起来一向都很好的杨锁死了,乡里的人分析,可能是冻死的,可能是饿死的,也可能是吃烂菜烂肉中毒死的。

杨锁白白净净的,个头一米七多,人聪明又俊朗,父母留给他的家私有衡宇、田地、菜园、房前屋后的竹林、树木和水塘。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父母也像杨锁父母一样,都在用无微不至的爱伤害着孩子啊!

就这样,一个23岁神志正常、白白净净、漂漂亮亮,身体健康,一米七几的小伙子,活活饿死在自己家里!被称为“天下第一懒”!

六 、结束语:父母无原则溺爱孩子,不是对孩子的“最爱”,而是“罪爱”。

有一个父亲对我说,他15岁的儿子经常打他、骂他。

问,为什么?

他愁眉苦脸的说,都是他娇惯孩子惹的祸。

问,如何娇惯?

他说,儿子,我看见你在累也不累,因为,爸爸高兴;儿子,我看见你在饿也不饿。

有一天,他与妻子去县城办事,临走时,买了很多好东西让孩子吃。

晚上,他们夫妻回来,他儿子就骂起来,你们咋不死外面?死了多好。

问,为啥骂?

他说,想吃泡方便面,茶壶里没有开水。

我的天,一个15岁的孩子,就因为开水就骂爹娘。

从前,有一个关于懒婆娘与懒孩子的民间传说。

有一个关于懒婆娘的民间传说,相信很多人曾听老辈说起过:

1.关于懒婆娘的民间传说

懒婆娘,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缝裤裆。

懒婆娘,不慌忙,趁热好翻山;趁凉好歇凉。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男人娶了个懒婆娘做老婆,那婆娘懒得什么事情都不做,恰好有段时间丈夫要出远门,于是给她做了一个圆圈式大饼套在脖颈上,觉得这样懒婆娘肯定就不会饿死,饿了低头啃一口就是嘛!多日之后丈夫回来,懒婆娘还是饿死了,因为那个懒婆娘懒得连把脖子上的大饼转一下的事情都不愿意做,她只把嘴巴下面的一处干粮吃了,其他部分的动都没动过!

这样的传说,可能听的人也仅仅觉得就是个“传说”,但是,如今竟然出现了类似的现实版!

现在,有一个懒小伙饿死的真实故事。

2.关于懒孩子的民间传说

这个故事名字叫做懒孩子吃饼,讲的就是有一个十几岁的懒孩子,连吃饭都懒的吃。

有一天他的妈妈要出远门,怕孩子饿着,就烙了一张很大的饼。

当中挖一个窟窿,套在孩子脖子上,让他饿了就低头咬一口饼吃,然后就出门了。

而当大人回到家中的时候,发现孩子已经活活饿死了。

原因很简单,不是饼不够吃,而是他只吃嘴巴能够到的地方,却懒得转一下。

几天后,嘴巴够不到饼就不吃了,所以只好活活饿死了。

孩子有惰性不可怕,可怕的是这惰性被家长惯到了一个极端的程度时,却害死了孩子。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而且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

今天,杨锁之死,追根溯源,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分溺爱,让一个聪明的孩子成了“天下第一懒人”,最终走向了死亡。

可怜的孩子,原来是亲生父母亲手扼杀的…是父母用溺爱毒杀的!

父母无原则溺爱孩子,不是对孩子的“最爱”,而是“罪爱”。

杨锁,这个天下第一懒,就是被父母无原则的娇惯式的“溺爱”炼成。

附录——

真的有人懒死了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 杨绪军 真的有人懒死了《 健康时报 》 2010年09月02日 )

溺爱是慢性毒药

▲ 根据杨锁创作的电影《罪爱》剧照

懒得干活挣钱,穿着西装,别着钢笔,夹着公文包讨饭;懒得出门捡柴,他把门床窗,桌椅凳,都拿来烧火取暖;懒得去上厕所,他在堂屋地上刨个坑,解完大便用土一盖;懒得出去吃饭,他把自己活活饿死在去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当年,稀罕的猪油馍,孩子们一年只能吃上几次,杨锁一天就能吃两个,后来他吃腻了,咬一口就扔掉,同村的小朋友看见馋得直流口水!

学校上劳动课,打猪草、采茶叶,父亲直接给老师打招呼:别让我儿子干了,让他在旁边看着吧。

杨锁13岁那年,独自一人替父亲去了300多公里外进货,来回倒了几趟车,竟然毫发无损地拎回了一大包货。这次“冒险”让杨锁很自豪,但杨锁妈心疼坏了,抱着儿子哭了起来,决定再也不让他离开自己去受苦了。

溺爱是慢性毒药

听说杨锁的故事后,聂荣臻的特型演员陈姗姗整夜没合眼,回家立马筹经费,自己演杨锁父亲,儿子陈汉璋演杨锁,“我要拍一部电影,告诉天下父母,溺爱是一种慢性毒药!”

因《罪爱》剧组在村里搜集素材,杨家人觉得很丢人,记者来采访,杨锁的亲戚都闭口不谈。只有杨锁的故事告诉我们,这里曾住着一对溺爱孩子的夫妻和一个被爱毁掉的孩子。

陈珊珊说,曾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儿子,电影还没拍完,已经主动做家务了。

河南信阳,一人懒死了。

这人名叫杨锁,人称“天下第一懒”,是一个23岁,四肢健全,不呆不傻,身高一米七的小伙子。去年冬天,在父母过世5年后,他终于把自己给活活饿死了。

究竟得懒到什么程度才会“懒死”呢?又是怎样的父母,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把儿子“打造”成“天下第一懒人”的呢?

以杨锁为原型的电影《罪爱》正在拍摄中,健康时报记者近日也来到河南信阳罗山县朱堂乡,给大家讲讲这个“天下第一懒”的“懒人奇事”。

越来越懒,直到懒死

杨锁,懒死的。这个名声让杨家人丢尽颜面。

堂哥杨德玉现在已经不想再提杨锁的事,跟记者聊了几句,情绪变得有些激动,“杨锁的事要拍成电影,族里的人都说把杨家人的脸都丢尽了,还冤枉说我们收了钱,实在是不能再说了。”

去年12月的第一场大雪过后,已三天没见到杨锁的杨德玉觉得有些不对劲,就去他家看看,结果发现,杨锁蜷缩在墙角,身体已经没了温度。

杨德玉介绍,在杨锁死之前,他已懒得不成样子:懒得出门捡柴烧火取暖,把家里的桌子、门、窗,甚至连屋顶的椽子,都被他烧了。懒得出去上厕所,他就直接在堂屋的地上刨个坑,解完大便后用土一盖了事,屋子里臭气熏天。

甚至连饭都懒得出去吃,“有时我们隔着田埂喊对面的杨锁过来吃饭”,他却说,“不想动,懒得吃”。杨德玉不住地叹息,“实在拿他没办法,怎么会懒成这样。”

杨锁其实挺要面子的

杨锁是信阳罗山县朱堂乡的“名人”,尽管他死了大半年,但记者在集市上随便问了个路边卖水果的大妈,她立马就能说出杨锁一箩筐的“懒人奇事”,几年来,杨锁就在这个集市以乞讨为生。

“杨锁其实长得很漂亮”,见过他的人都这么说,一米七几的个子,方脸、宽额头,长得白白净净,这是他偶尔洗干净脸之后人们能看到的样子。

“他挺爱打扮的”,他总是一身西服,扎着领带,过肩的长发,几支笔一字排开插在西服的上衣口袋里,腋下还夹着一个公文包。到了饭点,他会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只掉了瓷的黄色搪瓷碗,对着吃饭的人,露出招牌式的憨笑,“给点饭吃吧。”

三年前搬到朱堂乡的李大娘,第一次遇到杨锁在门外伸着碗讨饭,看他可怜,就把家里的饭菜,拨了一些给他。邻居连忙提醒她,“你可不要管他了,他就是个懒虫。你给他一次,他就老来。”

果然,一到饭点,杨锁准时来“报到”。

尽管如此,街上的人觉得,“杨锁挺要面子的”,不给他绝不会像别的要饭的那样纠缠不清,吼他一句,骂他几声,他会记着,以后再也不找你要了。他也从来不偷不抢,“品行还不错”,可就是懒,尽想吃现成的。

经常有人问他,“年轻轻的,这么大个子,就知道讨,干点什么不好啊,提灰桶(建筑活)一天还能挣几十呢。”他会低下头不吭声,偶尔也会嘟囔一句:“这么累,我干不了。”

小时候被溺爱得没边

杨锁之所以这么懒,还得从他家里说起。

杨锁的父亲叫杨继春,46岁才有了这个宝贝儿子。“老杨说,他要把儿子永远留住,所以给儿子起名叫杨锁。”村里邻居说。

“老杨中等个,是个利索人,杨锁妈个不高,平时话不多,手脚勤快,家里家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乡亲们以前还很羡慕他们一家。

夫妻俩农活不忙时,去集市上摆地摊卖些小杂货,不算富裕,但也有滋有味。邻居陈大娘记得,“小时候的杨锁,会跟着老杨夫妻俩一起出摊。圆圆的脸蛋,白白胖胖的,剃了个光头,后面留着一个长辫子,很可爱。”

夫妻俩平时很节俭,但对杨锁则是要啥给啥,百依百顺。

十多年前当地很稀罕的特色小吃猪油馍,在孩子们一年只能吃上几次的年头,杨锁一天就能吃上两个,后来杨锁吃腻了,咬一口就扔掉,同村的小朋友看见馋得直流口水!

还有一次,老杨正在陪客人吃饭,杨锁哭着要吃烤鸡腿,老杨竟然抛下客人不顾,骑自行车来回一个多小时到乡里去买鸡腿。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学校就在家门口。在农村,没有家长会接送孩子,杨锁是个例外。老杨推着自行车接送,天气不好时,直接用肩扛着他。“都这么大的孩子了,让他自己下来走吧。”一些村里人现在还记得当时劝老杨的话,可老杨总说,“孩子学习挺累的,让他留着力气好好学习呢。”

杨锁小时候很聪明,不仅儿歌一学就会,打陀螺,打纸板这些游戏,也从来不输人,这让老杨很骄傲,逢人就说,“这孩子长大一定有出息。”

可是从小娇惯的杨锁上学后吃不了一点苦。“杨锁上课根本坐不住,不听讲,稍微管严一点,他就告诉父母,第二天他爸妈就找来了。”杨锁的小学老师说起来直摇头,“学校组织学生们上劳动课,打猪草、采茶叶,老杨直接给老师打招呼,‘杨锁在家什么都不干,让孩子受这苦干嘛,以后学校有劳动任务,别让我家小锁干了,让他在旁边看着吧。’”

杨锁在外面受了欺负,老杨不问青红皂白,总是对欺负儿子的小伙伴吼上几嗓子。亲戚们劝杨锁爸:“别太惯着孩子了,你年纪大了,以后可咋办啊?”一句话没等说完就被噎了回来,“我疼自己的孩子还有错了?你孩子你不疼吗?”

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一,杨锁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学校了。

父母死后,杨锁啥也不会干

亲戚们的担心终于来了。

杨锁13岁的时候,年近60的老杨患了严重的肝病,卧病在床。原本只会玩耍的杨锁,做了一件至今还让村里人啧啧称奇的事情,他独自一人拿着钱,替父亲去了300多公里外的潢川县进货,来回倒了几趟长途车,竟然毫发无损地拎回了一大包货。

这一次的冒险经历让杨锁很是自豪,邻居面前,他常常眉飞色舞地描述那段不寻常的独自旅行。但杨锁妈心疼坏了,抱着杨锁哭了起来,决定再也不让他去受苦了。

重病的父亲最终走了,那年杨锁14岁。

父亲走后,看到孤儿寡母的窘境,杨锁的几个堂哥也经常过来帮忙。杨锁妈心疼儿子,“小锁,有你几个大哥帮着,家务活你就不要干了,小心磨破了手。”此后他每天游手好闲,很快学会了抽烟、喝酒、打牌。

等杨锁妈再想让儿子帮帮手时,他可就不干了。妈妈多说几句,就顶嘴,给的钱少了,他还动起手来!

过于劳累的妈妈病倒了,可还要强撑着给自己熬中药,给儿子做饭洗衣……最终,妈妈带着满腹担心走了,那年杨锁18岁。

父母给他留下房屋、田地和菜园,还有房前屋后的竹林、树木和水塘。可这时的杨锁什么都不想干,什么也不会干。

起初,堂哥和亲戚们还经常接济他。看着他这么懒,渐渐地,亲戚们也不管他了。不知从哪天起,杨锁开始像上班一样,每天走4公里路到朱堂乡,开始了乞讨之路。

起初好心人总是会给他点饭吃,谁给就缠着谁,后来谁都不敢可怜他了,见了他就躲得远远的。要不到饭的杨锁,仍然什么也不想干,只好以垃圾为食了,谁家倒的剩菜剩饭,扔的烂苹果烂橘子,他就捡来吃。

终于,在母亲病逝第5年,连乞讨都懒得去,剩菜剩饭也懒得捡的时候,这个“天下第一懒”的杨锁,终于懒死在家中。 身体看起来一向都很好的杨锁死了,乡里的人分析,可能是冻死的,可能是饿死的,也可能是吃烂菜烂肉中毒死的。

但几乎所有人都说,杨锁是懒死的,更是被父母溺爱死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