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翰林,为何明代的含金量远不如清代的?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2-26 14:32:51

明清时期,翰林作为科举的最高功名,是读书人毕生奋斗的终极目标,只要拿下翰林头衔,就有很大概率成为朝廷大员,甚至是入阁拜相。

明清两朝翰林的仕途较为通畅,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要是仔细对比起来,明代翰林的含金量,似乎并没有清代那么高。

明代及清初的翰林是选出来的

明代时殿试之后,内阁及礼部会在新科进士当中选出一部分才华出众的入馆,即选为庶吉士,虽然也有考试,但只是走走过场。起初的时候,铨选庶吉士基本上还能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到了明中期以后,制度就变形了,所选之庶吉士多为朝廷重臣之门生弟子,请托之风由此大开。

嘉靖十一年,内阁首辅夏言鉴于庶吉士铨选的弊端,就曾说“其法本良,但近年行之者或有弊,盖人自弊也,岂法之罪哉?”意思是说,制度本是好的,问题还是出在人的身上。

严嵩当权时,非贿赂者难以入选。曾任巡抚的何东序于嘉靖三十二年中第八名进士,并被挑选为庶吉士,他年轻气盛,说了几句严嵩的坏话,结果失去了入馆的机会。

晚明时期,情况更加糟糕,凡新科进士入馆皆以金钱开路,时人称:“进士选馆,百计钻营,正卷、副卷以银数之多寡为低昂,遂至互相刷揭。”就连崇祯皇帝也感慨道:“新进士选馆,将城内金子换尽矣。”

清入后沿袭明制,殿试后即选庶吉士,从新科进士中选出年龄相貌出众的参加考试。顺治九年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按各省大小来分配庶吉士的名额,具体为:直隶、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山西、陕西各二人,广东一人,汉军四人,另授满洲四人、蒙古二人。

以省来定庶吉士名额显然也缺乏公正性,因为很多省份的新科进士数量有限,且整体水平不及江南等省,选出来的庶吉士质量不尽如人意。

康熙亲政后,废除了分省制度,令礼部选新进士六十人进行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最后由皇帝亲自考核,决定庶吉人的具体人选。

顺治、康熙两朝虽然出台了很多办法,但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庶吉士都是先经挑选,然后再经考试,说到底与明代的情况没有太大的区别。

雍正制定的朝考制度

雍正即位后,意识到铨选庶吉士制度存在诸多不合理性。雍正元年即颁旨要改变原先选拔庶吉士的办法,明确指出要亲加考试,引见拣选,并由此开创了朝考制度。

此前,庶吉士都是先选后试,或是只选不试,而选拔的标准又千变万化。事实上,能否入馆最主要的还是全凭大员们的个人意愿和好恶。

退一步说,就算选拔的过程是公正的,但是庶吉士的数量毕竟有限,不太可能从三甲进士中拣选。如此便会有很多因殿试发挥不理想而本身却有才华的新科进士,失去了入馆的机会。

雍正皇帝慧眼独具看到了这一弊端,说“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醇粹,始为无忝厥职……朕深知向有拟送策联,钻营甲第等弊,殊可痛恨。”

从雍正元年开始,新科进士不分二三甲,皆可参加朝廷统一组织的考试,即朝考。新科进士们再也不必四处钻营,只要通过考试就可以入馆。

朝考制度的出现客观地说是积极进步的,尽管考试也不一定就完全公平,但比起原先的先选后考或只选不考要好很多,同时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翰林的整体质量。

雍正皇帝事必躬亲,他连续两科亲自出题考试新进士,并选拔庶吉士。这表明了皇帝对馆选的重视,也使得天下读书人感到了国家栋梁之材的选拔是极为隆重而严肃的,无形也抬高了庶吉士的地位。

雍正初年只是出台了朝考办法,但还没有在法律层面形成制度,雍正五年,朝考作为一项制度被确定下来,而朝考之名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出现的。

自从朝考成为定制后,考试成绩第一名的者就称为“朝元”。这样清代科举制度在以前的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朝元。

雍正解决了庶吉士选拔的弊端,但却没有在教学质量上进行大的调整。乾隆即位之后命;礼部侍郎徐元梦、礼部尚书杨名时教习庶吉士。此后以博学大儒担任教习成为常态,也表现出朝廷对庶吉士的重视,加重了翰林的地位和分量。

乾隆中期以后,随着朝考制度深入人心以及庶常馆的高质量的教习,读书人对翰林身份已然十分认可,称“新进士殿甲后,朝考最重,盖庶常之得否,只争朝考入选与否耳。”

明代和清初的庶吉士因为是选出来的,且选的过程中夹杂着诸多不光彩的一面,故而在士人和读书人看来,颇有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这也到导致庶吉士的含金量严重不足,这也是人们普遍认为,明代和清初的翰林质量远不如雍正以后的。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