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新闻|花江峡谷话古今:在红色足迹上刷新世界高度

张欣聊社会 2024-12-26 00:18:38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90后”对话“90后”》主题报道,通过贵州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青年和90岁以上的老人的对话,追忆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老人家您好!您多大年纪了?”

“今年94岁。”

90后”花江峡谷大桥建设者张杰(右)与“90后”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退休教师梁祖昌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文昌宫的红军长征陈列馆内,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承建的花江峡谷大桥“90后”建设者张杰与“90后”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退休教师梁祖昌的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追忆红军长征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梁祖昌讲述红军故事

“那时候我才4岁,红军来到我们花江村,还住在我幺叔梁绍福家里,红军对我们老百姓特别好。后来,红军在我们花江铁索桥那打了一天两夜的仗,打了胜仗以后,往兴仁方向走了……”如今94岁高龄的梁祖昌说话迟缓,随着回忆的深入,他的情绪渐渐激动起来,仿佛有种特别的力量让他将模糊的记忆碎片,拼凑成了一整块红色记忆。

花江铁索桥原貌

梁祖昌老人讲述的是,1935年4月,中央红军在贞丰抢渡北盘江,西进云南,为打破关岭一线的敌军通过花江铁索桥侧击红军的企图,红三军团第十一团政委张爱萍率主力进占太平街(今平街乡)、进抵铁索桥,击溃箐门口、七块碑一线之敌后,并在七块碑下蚂蟥井一线以宽大正面的阻击态势与退守铁索桥头的敌军对峙了一个白天两个整夜,确保了渡江后的红军顺利通过贞丰至兴仁一线。

花江村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陈列馆与花江峡谷大桥交相辉映

红军在贞丰县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和军民互助故事。虽然时间已过去了近90年,但岁月的风雨并没有淡化红军长征在贞丰留下的光辉足迹,红色基因深深地根植在贞丰人民心中。

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

“我将把您讲述的红军在花江村留下的红色印记带回我们项目部,激励我们的建设者传承伟大长征精神,在新时代再建新功。”张杰紧紧握住梁祖昌的手激动地说。

张杰为梁祖昌老人介绍花江峡谷大桥建设情况

“这是花江铁索桥原来样子,如今,在它的旁边,我们正在建立一座新的世界第一高桥,桥面到水面的高度是625米!”张杰搀扶着梁祖昌老人,一起重温“兵出铁索桥”红色故事,并详细介绍花江峡谷大桥情况。

俯瞰花江铁索桥

花江铁索桥位于贞丰县北部,离县城40多公里,于1901年4月建成。随着下游的董箐电站下闸蓄水,一江激流变成了万顷碧波,铁索桥在保护古迹的原则上,向上游方向移动并作了高度提升。

如今的花江铁索桥已成为旅游景点

站在铁索桥上抬头仰望,桥桥辉映,刷新世界高度的花江峡谷大桥正在“飞架”,中国的又一基建奇迹正在这里诞生,作为贵州省桥旅融合示范性项目工程,花江峡谷大桥将建设成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新样板。

鸟瞰花江村与花江峡谷大桥

距离铁索桥2公里的花江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曾为滇黔交通要道驿站,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等文旅资源丰富,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入选贵州“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村内建设了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陈列馆,“巧取太平街”“花江铁索桥阻击战”众多红色故事以浮雕、展板形式生动呈现。

花江村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陈列馆

“参观完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陈列馆,我深感震撼,仿佛踏上了一段穿越时空的红色之旅,花江铁索桥见证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也见证了贵州交通发展的历史。”作为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8标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杰特意组织项目部的党员群众来到花江村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陈列馆接受红色洗礼。

张杰在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

张杰作为一名桥梁建设者,深知每一座桥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花江铁索桥不仅是历史的丰碑,更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张杰在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与工友交流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不仅是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也将是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能在红色历史、红色足迹上建造世界第一高桥,既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将汲取红色养分,把红色精神持续融入工作中,如期平安建好世界第一高桥,努力打造桥旅融合新典范,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贡献贵州桥梁力量。”张杰信心满满地说。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红军长征在贞丰这块红色土地上留下的革命精神,依然焕发着时代的光芒,鼓舞着后人踔厉奋发、笃行致远。

来源:天眼新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