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三个方法,为期末、中考高效复习“加把火”

识课程 2024-06-21 16:31:18

本文共3042字,仔细阅读10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高效是复习阶段的关键词,想要让学生复习得“又快又好”,我们势必要采取一些方法上的转变。本文总结了三个在复习阶段值得教师尝试的高效方法,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与中考赋能。

方法一:建构复习共同体

复习需要高效的学习环境支持,因此建构复习共同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共同体的形式,学生们能够相互分享知识、交流经验,从而在合作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复习共同体的总目标是“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进步和喜悦”。围绕这个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小组自治的能力,共商共建,形成一起遵守的原则。

如,A组把复习共同体的建设糅合进了一本笔记本中。

A组复习共同体

组名:“一米阳光”

扉页:每一个组员的座右铭和签名,如让汗水与梦想齐飞。

第一页:每一位组员的期末兑换心愿,如和老师、同学用一元钱挑战城市生活。

第二页:每一位组员的期末计划和目标,如每门功课达到优秀。

第三页:小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平等对话,降低声音,放缓语调说话;

2.相互倾听,认真听完后再说想法;

3.相互尊重,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

4.相互鼓励,看到同学的优点要表达赞美;

5.相互分享,好的方法和诀窍要分享。

第四页:每周小结。

……

最后一页:我们的庆祝。

共同体承载着美好的愿景,共同的约定,相互的鼓励,双向的评价,无论是两人互学、四人研讨,还是公共发表,都本着共同进步的五项原则。复习共同体可使学生在期末成为彼此的学习合伙人,让学生重新进入学习状态,更加自主地、持久地学习。

方法二:“因地制宜”地开展总结与反思

学习需要在真实情境中,在学生积极的思维下,对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建构,总结和反思是建构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总结反思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阶段复习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系统总结,形成某一阶段学科的能力结构。对于学科的能力结构可以用下图进行表示,这张图由品质、方法、知识三个维度构成。

知识间的联系构成学科结构,涵盖知识与方法。学科结构内化于大脑形成认知结构,与品质结合构成能力结构。思维品质涵盖深刻、灵活、批判、敏捷、独创性,适用于各种能力如观察、实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体现这些品质,即构成能力。因此,教师阶段总结应聚焦于学科结构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阶段复习包括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学年复习等,主要有两个任务:

第一,系统总结本阶段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合理的阶段性的认知结构(学科结构)。

在形成学科结构的时候,除了知识本身,教师还要渗透一些思想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想方法。比如:

数学学科中有转化、类比、归纳、分类、方程、统计、集合、函数、优化、模型、实验猜测等方法;

语文学科中有比喻、拟人、排比、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记叙文、议论文、散文、诗歌、神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学叙事等)等方法;

科学学科中有观察、实验、思维(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归纳、演绎、臻美、模型、理想化等)等方法。

第二,系统概括本阶段所解决问题的类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按照类型和方法对习题进行分类。我们最好从知识的本质对习题进行分类。

当然,在分类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所形成的解题思维定势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教给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阶段复习的核心是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反思,总结反思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概括式总结

即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讨论概括总结所学内容,教师引导总结。可以让学生应用叙述式、列表式、概念图、思维导图等方法进行系统概括。

例如在复习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二战的主要事件、参与国家、战争起因、重要战役和结果等核心内容,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总结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比如:

列表式:清晰列出二战的主要事件和时间线;

概念图:将二战的参战国家、重要战役和结果等用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加直观易懂;

思维导图:从战争起因、经过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最后,要求每个小组都上台展示总结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这样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系统概括,能够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2.比较式总结

即通过比较两个知识和方法的异同来进行的总结。

一般来说,我们在总结单元知识时,最好借助学生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单元内部的知识、不同单元之间的知识也需要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它们的异同点,再进一步深化,就对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也才能真正明确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这一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

例如,在数学复习中,为了帮助学生总结“二次函数”单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先前学过的“一次函数”进行比较,特别是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应用。

通过这样的比较式总结,学生对二次函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了它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同时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二次函数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位置和应用价值。

3.解释规律式总结

通过对定理、公式、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系统的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比如复习某一学过的规律,这一规律可以解决哪几类问题,总结出来后,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就可以把规律和问题连接起来,很快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了牛顿第二定律(F=ma)后,教师详细解释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并说明了它在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中的应用。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该规律可以解决哪几类问题,如求解物体的加速度、力或质量,以及分析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等。

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遇到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的问题时,能够迅速将这一规律与问题连接起来,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运用公式进行求解,从而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延伸式总结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课堂总结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例如,在复习化学反应时,教师首先回顾了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然后提出了一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将一个化学反应的温度提高一倍,反应速率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开始讨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碰撞理论和活化能来解释这一现象。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还将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探讨了如何在实际实验中控制反应速率,以及这对化工生产的重要性。

方法三:利用项目化学习重构复习生态

为了打破传统复习的局限,我们可以利用项目化学习来重构复习生态。项目化学习策略下的复习备考强调知识统整,重视对比勾连,强化深度探究。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复习过程,就能够实现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此时,复习就不仅仅是复习,而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建构。

1.基于学情,解决问题

项目化学习策略下的复习应基于学情,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学生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炼复习大概念,设计若干复习项目,引导学生在项目式研讨探究中获得结构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如教师组织作文复习,首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反思和筛选,查找自身问题,列出作文写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分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后,我们确定了以下三大问题:

如何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让作文选材更新颖?

如何借助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如何快速构思,让作文行文更有波澜?

接着,针对这三大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化研讨,引导学生研读课本中的名家名篇、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从中提取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最后,学生展示经过修改提升后的习作,在全班交流写作体验,重点介绍自己是如何解决并突破习作难题的、自己的习作又有了哪些进步、今后的努力方向,等等。

2.基于体系,构建知识

学科知识体系,是学生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思维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石。项目化学习策略下的复习,重在从整体上对学科知识进行统整和建构。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知识研讨,绘制本学科的知识树或是思维导图。

如语文学科的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名著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或是人物关系图,或是情节发展图,或是主旨拓展图;

数学学科的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数学知识思维导图,构建初中所学知识的整体框架;

物理学科的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力学、电学的知识结构图,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

历史学科复习,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历史发展路线图,将重大历史事件在图中标注,形成整体知识架构等。

3.基于整合,训练思维

项目化学习策略下的复习应基于“大概念”“大任务”,借助对比关联、资料收集、知识分享、整合探究等,对所选复习专题进行合作研讨,追求深度复习。

如某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古诗文阅读复习时,采用了项目式复习的方法。学生经过激烈讨论后,各个复习小组确定了自己的复习专项:有人聚焦羁旅乡愁,有人关注忧国情怀,有人追踪送别友情等,还有人研讨“洒脱旷达的苏轼”或是“辛弃疾的精神追求”,有人研讨古诗文的命题方式……

在成果展示时,各复习小组将自己的研讨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既有诗人形象的辩证性评价,也有诗歌写法的系统性归纳,还有诗歌鉴赏题答题技巧的条目式总结等。

来源 |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星教师、中国教师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