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献给建国十周年的十大礼物之一,人民大会堂被定为“十大建筑”的位置,这就决定了这个项目一点都马虎不得。
1958年,在从众多的设计方案当中,最后挑选出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设计。
其他那些被淘汰的设计,大多都是因为这么两个原因:
1:参照故宫或者其他古代宫殿的设计;
2:参照苏联的设计。
北京就已经有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了,也就是故宫,因此,当年在考虑人民大会堂设计的时候,就没想着往这个方向走。如果在搞出一个古代皇宫的建筑群,那和故宫就重复了。
至于为何不选择苏联的建筑风格呢?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那时候咱们和苏联人的关系已经有些恶化了。
大会堂会以怎样的面貌呈现出来呢?
这是当时大家伙最为关注的一个重点,因为这个建筑不是单独的个体存在,是和天安门广场、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群落。因此,在考虑大会堂设计的时候,给出了一个整体上的指导方向:
1:在继承中国古建筑传统面貌的同时,还要发展古建筑的风格;
2:必须要和天安门、正阳门等建筑相统一;
3:还要吸收国外建筑设计里面好的风格。
总之,一句话就是:不管是从整体上还是局部,都要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还要让人们喜闻乐见。
周总理,对人民大会堂这个项目十分的上心,他给出了一个硬性要求:大会堂的使用寿命要不能少于350年。
这就需要再工程质量上要有严格的要求,不管是用到什么建筑材料,不能将就,只要质量不过关,就坚决不能用。建好之后的人民大会堂,牢固的程度要和故宫相媲美,除了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之外,软装方面还要做到30年不落后。项目
在有的文章或者书里面,会把“人民大会堂”称之为“万人大礼堂”项目,这是写错了吗?
还真不是!
我简单和大家聊聊这“人民大会堂”的前世今生。
建国后,北京被定为首都之后,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摆在了面前,那就是缺少一个可容纳很多人的大礼堂。
在没有人民大会堂之前,如果是遇到了上万人参加的活动,那就只能是在室外进行了,通常是在天安门广场。比如建国初期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会,是在1953年的3月9号,这一天,超过上万人在天安门广场悼念斯大林元帅。
如果是规模小一些的话,一般是在北京的中山公园里进行,通常是以游园的方式。
客观上,这就迫切需要修建一个大礼堂了。
在这种客观条件下,“万人大礼堂”项目就摆上了桌面。只是当时刚建国,百废俱兴,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这“万人大礼堂”项目一直拖到1958年才重新提上了桌面讨论。
又恰逢次年是建国十周年之际,索性就把这“万人大礼堂”项目定为十大建筑之首。
这也就意味着,不再是单纯的修建一个“万人大礼堂”建筑了,而是要修建一个功能很多的建筑,也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人民大会堂”。
大会堂的规模有多大呢?
超过了故宫的总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大。整个建筑,中间最高的地方达到了46米,两翼的高度从31米到37米不等,南北长约337米,东西的宽度大概有207米。
外墙是浅黄色的剁斧假石墙身,最下面的浅红色花岗岩基座有5米高。
在内部的设计上,设置了各种现代化的设备,能调节厅室里面的温度,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除此之外,还有高压蒸汽和煤气这样在当时超前的设计。同时,因为这里会举行重要的外事活动,因此,在扩音、广播、电讯这些设备上,能同时翻译12种语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整个人民大会堂的组成部分,由这么三个部分组成:
1:一个能容纳上万人的“万人大礼堂”;
2:一个能容纳5000人的大宴会厅;
3:办公楼和各地方的省厅。
这么宏伟的一个建筑,具体是哪个单位完成的呢?
修建大会堂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市建筑工程局,在接到任务之后,该局立马就成了专项的工程总指挥部,由副局长挂帅,组织下属的一建、三建、机械公司、设备安装公司等单位负责。
当然,人民大会堂最终能修建完成,还和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各地方的兄弟单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时,挖掘土方的时候,连挖掘机都没有,纯纯就是靠人工一点一点的挖出来的。每天,都有上万人在工地上忙活着,据不完全统计,前后总计有超过30万人参与了大会堂的修建过程。
各个厅室的那些窗帘、地毯等等,都是从各地方精挑细选采购的。尤其是一些地毯,那都是很多人一起,一针一线织出来的。
这人民大会堂,是咱们中国人自己修建的,不管是从设计,还是到建筑材料的使用方面,都是由咱们自己完成的。
大会堂的使用寿命别说360年,我看能有500年也是绰绰有余的。
关于大会堂的其他文章,可以点击我的这篇文章《》
在没有重型机械的情况下历时九个月建成
3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