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在辽沈淮海两大战役中重用的“三才将”:庸才是杜聿明,蠢材和奴才是谁?他们做了什么?

半壶老酒半支烟 2025-01-09 20:47:55

蒋军一败辽沈,再败淮海,一百多万大军灰飞烟灭,以七十三军军长韩浚为历史原型的叶立三在《特赦1959》中对着王耀武悲叹:“老头子在军事上重用了奴才、庸才、蠢材,华东战场交由您(王耀武)指挥,至于现在一败涂地吗?我觉得就像做了一场梦啊,梦醒之前,咱们还有数百万大军,这一梦醒来,什么都没了,干干净净的……”

叶立三欲哭无泪,王耀武只能顾左右言他,读者诸君听了叶立三的话,也会对这样一个问题产生兴趣:叶立三说的庸才,是不是指曾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长官兼前进指挥部主任的杜聿明?杜聿明两战皆败,为何老蒋对他“情有独钟”?如果杜聿明是庸才,那蠢材和奴才又是谁?

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生,在黄埔一期生中,他的晋升速度可能仅次于胡宗南:他1924年考入黄埔,1928年晋升中校,1930年晋升上校,1932年晋升少将,不到四十岁就成了管辖五个军的第五集团军中将总司令,同时还兼任昆明防守司令。杜聿明参与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在这两次大战役中,他的位置都十分重要。

黄埔四期生、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官兼六十二军中将军长林伟俦在《塔山战役纪要》中回忆:“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一日,蒋又派杜聿明任第四任指挥。杜到达葫芦岛后,立即召集国民党军各师长以上开会,查询了各方面情况。杜聿明决定对锦西城东的塔山方面采取守势,对锦西城西地区进行‘扫荡’。”

杜聿明在东北有很大的指挥权,他最先“修理”的就是曾泽生的第六十军,他先是以“加强整训”为名,往第六十军派了一个“军风纪视察组”,然后又在曾泽生几名安插了几个“联络参谋”和“高参”, 第六十军副官长张维鹏看出杜聿明那一套,还是老蒋消除杂牌和异己的翻版:“杜聿明把第六十军调到吉长(永吉—长春)吉梅(永吉—梅河口)两条铁路狭长的地域,置于首尾不能兼顾的境地。”

杜聿明一通操作猛如虎,不但没有挽救蒋军在东北的危局,反而让卫立煌有了撂挑子的机会,也让下面的兵团司令、军长师长无所适从。

比较之下,卫立煌的格局就比杜聿明大得多,东北“剿总”中将副参谋长兼第一兵团副司令官、葫芦岛指挥所副主任(主任是杜聿明)兼参谋长彭杰如回忆:“卫立煌处理各方面人事关系,一变陈诚排除异己的作风和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骄横态度,锐意拉拢,极力利用。他对总部内人事很少变更调动。杜聿明和陈诚在东北的原班底,他都一律留用。”

彭杰如说的杜聿明班底,指的是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时的部下,卫立煌绝不看人下菜碟,杜聿明却总想着“大换血”,弄得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在指挥逃跑的时候也是一团糟:“当时葫芦岛国民党军已成为惊弓之鸟,都在非常焦急地等候轮船逃命。那时,如果解放军有一小股部队施行进攻,葫芦岛国民党军必将全部就擒。直到十一月一日,杜聿明才开始安排分批落船。各部队落船时还不知逃到何地,等到在开船前几分钟才由杜聿明亲自分别下达开船命令和登陆地点。”

杜聿明在东北就逃得乱七八糟,到了徐州还是依样画葫芦,徐州“剿总”前进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代参谋长文强在《徐州“剿总”指挥部的混乱》中嘲讽:“杜聿明自吹是以神速的行动来去南京,而决定了撤退的大计,连书面的撤逃命令也来不及下,还采取了几件十分矛盾的措施……”

杜聿明因为怀疑郭汝瑰是地下党,所以对撤退计划“严格保密”,连“国防部”也不掌握实情,事实上当时根本就没有秘密可保:下面的兵团司令、军长师长被蒙在鼓里,但是徐州附近的达官显贵和富商大贾却早早接到了通知,他们运输家当的大车小辆,把蒋军的退路堵得水泄不通。

文强记录了当时杜聿明举止失措造成的混乱:“男女老幼,形形色色,纷乱一团,由徐州至萧县不到五十华里,自晨至夕,可望而不可即,连杜聿明的坐车也无法开得动,他只好下车跛着腿,在警卫搀扶之下徒步绕道而行。撤逃中还发生过几桩国民党军打国民党军的笑话,李弥兵团第八军军长周开成指挥下的两个团,于撤退途中的第二天黑夜,在萧县、孟集之间,疑神疑鬼地打了一夜,双方都有严重伤亡,直到天明,才从服装上辨别出来。”

杜聿明指挥打仗赢不了,逃跑也是毫无章法可循,文强在被俘前还在痛骂:“1月9日晚上午夜,我们在密集的炮火中赶到第五军军部时,杜聿明也没有见到,邱清泉也没有见到,那个掩蔽体里连灯火都没有了,我喊杜老爷,喊邱清泉,没有回声。特务营营长杜宝惠在寨子外面喊了一阵,也找不到他们的踪影。原来,杜聿明挂上电话后,就和邱清泉一道自己突围了。我说:‘杜聿明,杜聿明,你就顾你自己了,连最后跟你说句话都不行!’”

在辽沈和淮海两战中,杜聿明的指挥都乏善可陈,连多年的老部下、副手邱清泉后来也不听他的了,杜聿明对邱清泉的骄横,也只能听之任之,所以黄百韬和黄维被全歼,杜聿明都派不出得力的援兵。

杜聿明直接或间接断送了一百多万蒋军,后来还能开玩笑说都送给了陈毅元帅,这话落到范汉杰、廖耀湘、文强、林伟俦等人耳朵里,鼻子都要气歪了——文强和林伟俦在黄埔四期住过同一间宿舍,后来又在战犯管理所做了同学,而他们另一位同宿舍的林同学是谁,熟悉那段历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杜聿明这个黄埔一期生,连四期生也打不过,不是庸才是什么?

杜聿明是不是庸才可能有争议,但他的上司刘峙是蠢材,却是当年蒋军中高级将领公认的:“刘峙是败军之将,但蒋介石、何应钦取其忠实可靠,还迷信他是福将。蒋介石、陈诚、顾祝同等不放心白崇禧,所以另设徐州‘剿总’,任刘峙为总司令,以分白之兵权。当时国民党内部议论纷纷地说:‘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看门,今派一只猪,眼看大门会守不住。’”

老蒋以蠢材刘峙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又把兵权交给在东北输得干干净的杜聿明,难怪邱清泉李弥等人悲观丧气,一心只想保存实力逃出淮海。

我们看淮海战役被俘将领的回忆录,既有“刘峙惊慌失措的紧急措施”,也有“刘峙指挥无能”、“刘峙大吹大擂”、“刘峙惊惶万状”,反正他们提起刘峙的时候,前面总是要加上几个形容词。

刘峙之无能有目共睹,要是把他的蠢事都列出来,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咱们剩下的时间,还是来看看为什么参加过辽沈战役和中原之战的蒋军将领都说陈诚是奴才、为什么在军事会议上哄堂大叫“杀陈诚以谢天下”。

奴才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对主子恭顺,对地位比他低的嚣张,陈诚恰好具备这个特性,他对老蒋的百依百顺,已经不需要多说,他对“部下”的整治,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就连杜聿明也在他手底下吃过亏,所以杜聿明回忆起来,也对陈诚十分不满:“陈诚接替了熊的东北行辕主任,并将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取消,独揽东北党军政大权”

陈诚的前任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告诉杜聿明:“陈诚这个家伙现在窘极无聊,出坏主意。他在关内指挥作战都失败了,想来东北出出风头,挽回他的面子,现在正想打我的主意。我走了你也难顶他,我们两人要想法子对付这个小鬼。我历来认为蒋是一个权谋家,但未料到会这样整我,以后谁再为他卖命?陈诚是想在东北出风头打几个胜仗,以挽回他在蒋介石面前失掉的信任。陈一到东北就撤换四平街守将陈明仁,这使东北将领都很寒心,你等着瞧陈诚的好戏吧!”

陈诚撤掉陈明仁,不但寒了东北将领的心,也间接导致了陈明仁在湖南起义,“杀陈诚以谢天下”,那句话杜聿明也跟着喊了。

杜聿明在《我在辽沈战役中所见之国民党高层百态》中回忆:“有一次大会上白崇禧作军事报告,全体代表(我也在内)不约而同地大喊:‘杀陈诚以谢国人!’‘不让陈诚逃往美国!’‘到上海把陈诚扣留起来解京法办!’”

老蒋当然舍不得杀陈诚,这就像乾隆舍不得杀和珅一样,但是刘峙可就没有陈诚那么受宠了,淮海战役后,徐州“剿总”被撤销,刘峙调任“战略委员”,后来写了一本《我的回忆》居然没钱出版,只好油印出来几策送给同僚,后来才有个出版商答应刊印,但是摆在书架上也卖不出去。

刘峙是蠢材,陈诚是奴才,这两人在蒋家王朝的口碑都很差,但是偏偏这样的人很受老蒋喜欢,我们细看相关人士的回忆录,就会发现老蒋确实宁肯用忠诚的庸才奴才,也不肯用比较有能力的白崇禧,其实也是有原因的:老蒋要保住的只是自己的位置,只有奴才、庸才、蠢材,在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辽沈淮海两战打完,老蒋就已经输得没有什么本钱了,而导致老蒋一败再败的原因,可能就是他喜欢重用奴才、庸才、蠢材,看了上述蒋军将领的回忆,读者诸君对刘峙、陈诚和杜聿明会作何评价?如果评选老蒋手下的庸才、奴才、蠢材,您认为还有哪些人比这三人更适合获此“雅号”?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