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有部新剧叫《小巷人家》挺火的,说是讲七八十年代的故事。
我寻思着这不就是我爸妈那辈人的青春吗?
抱着好奇心看了几集,还真有点意思。
不过这剧到底是在煽情怀还是真实还原呢?
我觉得有点说不准。
时代变迁中的烟火人间这部剧把七八十年代的社会氛围拍得挺到位的。
那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面貌日新月异。
剧中有个情节是邻居家的孩子拿到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开始做小生意。
这个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当时个体经济开始兴起,人们思想也逐渐开放了。
还有一幕是家属院里的阿姨们接到了织毛衣的订单,大家伙儿聚在一起织毛衣赚外快。
这种场景我小时候还真见过,我奶奶就经常和邻居阿姨们一块儿织毛衣。
那会儿大家伙儿收入普遍不高,能有个副业挣点钱都挺高兴的。
剧中还提到了分房这个话题。
那时候住房都是单位分配的,谁家分到几平方米那可是大事。
我记得我爸就说过,他们单位分房的时候,同事们为了多分几平方可是使出浑身解数。
这种细节在剧中也有体现,感觉挺真实的。
演员表现褒贬不一说到演员表现,那可就见仁见智了。
范丞丞演的角色就挺让人无语的,演技实在是太青涩了,完全没有那个年代人的感觉。
我看弹幕里有人说他像是在演现代偶像剧,确实有点那味儿。
不过李倩演的后妈角色倒是挺有意思的。
她把那种面甜心苦的劲儿演得挺到位,让人又同情又讨厌。
李光洁演的角色就更讨喜了,一个顾家的好男人形象,看得我都想给他点赞。
闫妮演的黄玲是全剧的灵魂人物了。
她把一个在家庭和事业中挣扎的女性演绎得入木三分,特别是那些情感爆发的戏份,看得我都红了眼眶。
蒋欣演的泼辣邻居也很有看点,那股子市井气息拿捏得死死的。
最让我惊艳的是郭晓东的表演。
他把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夸张。
这种角色其实最难演,稍不注意就会变成脸谱化的反派,但郭晓东把握得很好。
情怀营销还是真实还原?看完这部剧,我心里其实有点矛盾。
一方面,它确实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很多回忆。
虽然我是个90后,但是通过父母的讲述,我对那个年代还是有些印象的。
剧中的很多细节,比如自行车、缝纫机这些"三大件",还有那些老式家具,都让我觉得很亲切。
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这部剧多少有点过度美化那个年代的嫌疑。
比如剧中邻里关系处理得太过和谐了,虽说那时候邻里关系确实比现在亲密,但也不至于像剧中那样事事都往一块儿凑吧?
再说那些困难和矛盾,在剧中也显得不够尖锐,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错觉。
社会话题引发思考不过,抛开这些争议不谈,《小巷人家》确实引发了不少社会话题的讨论。
比如剧中提到的"知青返城"问题,就让我想起了我一个远房亲戚的经历。
他当年也是知青,回城后为了生计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这个问题在当时可是个大难题,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
还有就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剧中有个角色因为超生被罚款,这在当时确实是常见的情况。
我记得我妈就说过,她们单位有个同事就因为这事没少受罪。
这种政策对家庭结构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还能感受到。
从过去看现在回头看看,《小巷人家》虽然有不少争议,但它确实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那个年代。
那时候物质条件虽然艰苦,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更纯粹一些。
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了,但邻里关系却越来越淡漠了。
这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反思一下?
再说经济发展吧,剧中那些个体户的故事,不就是现在互联网创业的前身吗?
从小商小贩到现在的电商直播,中国经济的活力可见一斑。
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过度加班、内卷等问题,毕竟幸福感才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的来说,《小巷人家》虽然不是完美的作品,但它确实勾起了我们对过去的回忆,也让我们对现在和未来有了新的思考。
你们觉得呢?这部剧到底是在卖情怀,还是在还原历史?
原生家庭中的遗传学。
庄老师他爸演的最自然😏是相声演员刘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