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亲如兄弟,为何南斯拉夫和苏联反目成仇?都怪苏联太咄咄逼人

梨评历史 2024-08-21 15:31:32

1948年6月19日,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员正在罗马尼亚首都加勒斯特召开一场会议。

只是会议从一开始,就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因为这场会议的主题是批斗南斯拉夫。

从第一天开始,整个会议的内容,都是批评南斯拉夫是如何偏离共产主义,如何制定对苏联等国不友好的政策等等,认为其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线,甚至指责南斯拉夫领导铁托在给民众灌输资产阶级思想。

而会议也在6月23日达到了高潮:会议决定将南斯拉夫共产党开除情报局,断绝一切联系。

除此之外,还暗示南斯拉夫民众有必要选举新的领导人,并且要求在南斯拉夫的苏联顾问全部撤走。

随着消息被报道出来,彻底震惊了一帮东欧国家和苏联民众,包括南斯拉夫自己。

1946年的南斯拉夫街头

毕竟在他们眼里,南斯拉夫可是苏联最为亲密的战友之一,怎么今天,就成为敌人了呢?

至于南斯拉夫内部,也是群情激愤,希望南斯拉夫可以和苏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巩固双方的联盟。

但不管苏联内部震惊还是南斯拉夫内部的诉求,南斯拉夫注定要和苏联分道扬镳,双方关系开始从亲密到冷淡,再转变为水火,最终反目成仇。

按理说,南斯拉夫的胜利和崛起,必然会为社会主义阵营增添力量,对苏联也是一个很大的助力,但偏偏会从兄弟关系变得反目成仇呢?这就得从二战时期说起了。

实际上,从二战时期,铁托和斯大林就矛盾重重,而随着局势的变化,双方的矛盾不仅未能化解,反而越积越深,最终分道扬镳。

说实话,一开始铁托还是对苏联很有好感的,此前在一战被俘的铁托被沙俄送到了昆古尔的战俘营,在这里,他认识了很多布尔什维克人,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阅读了列宁的著作,更参加了十月革命,算是俄国革命的见证者。

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铁托回到了家乡,并且加入南斯拉夫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

1928年的铁托

二战爆发后,德国入侵了巴尔干半岛,南斯拉夫王国亡国了,王室被迫流亡到伦敦,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铁托带领南共开展抗德工作。

不过除了铁托,南斯拉夫境内还有一股力量,这就是原王国上校米海依洛维奇带领的一支政府军残军。

不过米海依洛维奇早就被德国打趴了,直接跑到深山搞起了不抵抗政策,可以说当时抗德力量的核心就是铁托游击队。

二战时期的铁托

然而英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将南斯拉夫境内的抵抗成绩都安在了米海依洛维奇头上,甚至要求苏联施压,让铁托服从于米海依洛维奇的领导。

至于苏联,本来就和南斯拉夫王国有官方的外交关系,而且需要西方的支持和援助,始终谨慎的对待铁托的游击队,也不怎么提铁托游击队的功劳,一度让铁托很有意见。

除此之外,铁托还打算向共产国际申请军事援助,打算将自己游击队打造出正规军。

可惜此时的苏联怕得罪英国,认为铁托没必要搞什么正规军,甚至告诉铁托,你们现在是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而不是进行内部革命,一旦帮助铁托,万一英国猜忌起来,说要将南斯拉夫苏维埃化怎么办?

所以,苏联基本没怎么支持铁托,也让铁托怀疑,共产国际是否真的愿意帮助自己。

不过毕竟是向别人求援助,既然得不到也就算了,那苏联什么时候援助的呢?是看英国开始援助铁托游击队后,才开始军事援助的。

但后来的事情让铁托打心眼里开始不满苏联了。

1942年底,铁托在其解放区选举产生了人民解放委员会,开始为未来建立统一的政权做准备了。

1943年,铁托和高级将领

既然要建立苏维埃政权,自然要和共产国际打报告。

没想到共产国际表示了反对,认为现在南斯拉夫政府是流亡在英国的王室政府,铁托这么搞,是破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让西方盟友怎么看?

一番话说得铁托气愤不已,苏联为了保持和英美同盟,支持王室流亡政府算了,居然阻挠自己建立临时政府,这算什么?既然共产国际不支持,那么自己单独搞。

经过一番准备,1943年底,铁托公开宣布成立南斯拉夫临时政府,并剥夺流亡的王室政府归国的权利。

可以说南斯拉夫从一开始,就是靠南斯拉夫共产党自己解放和建立起来的,属于完全独立自主的革命,自然也没必要看苏联的脸色。

1944年7月的铁托

1945年,战争胜利了,本该好好发展了,但苏联立马又来添堵了,这次是苏联借花献佛,打算利用南斯拉夫的土地来换取美国的援助。

战后南斯拉夫在西部有两块争议的领土,一块是和奥地利接界的卡林西亚,另一个则是和意大利接壤的里雅斯特。

一战时期,里雅斯特属于奥匈帝国,当初意大利反水的一个条件就是,要得到的里雅斯特在内的亚得里亚海港湾,对于这个要求,英法满口答应。

可惜意大利有野心却没实力,奥匈帝国没了,但以塞尔维亚为主体的南斯拉夫建立了,直接将版图扩大到亚得里亚海港湾,意味着的里雅斯特也在南斯拉夫手里,气的意大利直接出兵占领了的里雅斯特。

当时南斯拉夫弱小,根本挡不住,只能忍气吞声。

到了二战前,意大利人占据了的里雅斯特的市区和滨海地区,北边市郊是斯洛文尼亚人居住,南边是克罗地亚人居住,倒也相安无事。

但南斯拉夫一直不甘心,一直想要收复这里,而此时,英美也看上这里。

毕竟的里雅斯特是诸多多瑙河国家通向亚得里亚海的交通要道,占据这里,将卡住诸多多瑙河国家。

1945年2月,丘吉尔亲自写信给杜鲁门,告知的里雅斯特占领的意义,并且安排英军前去占领。

铁托和英军

可惜来晚一步,南斯拉夫已经提前两天占领这里,气的英美立即施压铁托,逼南斯拉夫撤军,甚至派遣军队前去威慑。

先到先得,南斯拉夫自然不服,杜鲁门动了歪脑筋,直接找斯大林,要斯大林对铁托施压。

此时的斯大林为了能够战后得到美国的援助,想方设法和美国搞好关系,甚至允许多瑙河国际化自由航,只是的里雅斯特位置重要,铁托也不想让铁托撤退,但不撤又和英美发生冲突,就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即将的里雅斯特一分为二,其中里雅斯特市中心在内的地区为A区,交给英美,其他则为B区,交给南斯拉夫。

的里雅斯特一分为二

而这一切,都没和铁托商量,相当于撇开铁托,直接割让南斯拉夫土地,出卖了南斯拉夫利益。

这个行为引起铁托的不满,自己一直视苏联为老大哥,老大哥却为了利益把自己当砝码。

尽管铁托抗议,指责这是大国不尊重小国,但没办法,南斯拉夫如何撼动英美苏?只能被迫同意。

至于另一个争议地卡林西亚呢?既然能卖南斯拉夫一次,也能卖第二次,顺手也卖了。

苏联打算将卡林西亚送给奥地利,来换取奥地利境内的德国资产,反对南斯拉夫对卡林西亚的领土要求,支持奥地利对卡林西亚的占据。

卖了两次南斯拉夫,双方的矛盾彻底加剧。

铁托对斯大林早已不满

但没办法,战后的南斯拉夫需要重建,重建需要资金和设备,眼下只能依靠苏联,只能继续忍气吞声。

只是没想到忍气吞声换来的是苏联的变本加厉。

在战后南斯拉夫经济重建问题上,苏联表示要在南斯拉夫原料生产中取得垄断权,至于南斯拉夫要建设工业化?苏联表示,苏联有重工业,南斯拉夫要的,苏联都有,干嘛要建?只要当原材料产地就行了。

更惨的是对于石油问题的处理,南斯拉夫有油田,苏联表示,可以组建南斯拉夫苏联联合石油企业,只是南斯拉夫油田的价值不能算作股份,甚至要求南斯拉夫出口的石油全部运输到苏联,并要求南斯拉夫前五年内免除一切税和出口税。

那五年后呢?除所得税外,无权征收其他税种,包括关税。

而生产出来的石油产品,优先以最优惠的价格满足苏联要求,而在南斯拉夫国内销售,价格要包括生产费用和利润,以保证公司可以盈利。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苏联还要求南斯拉夫所有的油田勘探和开采权,都给联合公司,至于石油的分配也交给联合公司。

这条件,比帝国主义还苛刻

前面说了南斯拉夫油田的价值不能算作股份,意味着技术和人员、设备占大头的苏联,将占据石油公司主导地位。

然后再看看苏联提的要求,南斯拉夫除了提供廉价石油外,啥也没得到。

更离谱的是在后面,苏联还打算在南斯拉夫成立一家银行,经营南斯拉夫境内所有的联合公司的信贷、结算和现款业务,包括和苏联的一切贸易往来。

而这个企业独属于苏联,不属于联合企业。

此举就是通过这家银行,全面控制南斯拉夫的经济命脉,包括外汇,这要说答应,南斯拉夫怕是彻底绑在苏联身上了,说什么也不能答应。

毕竟这个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比帝国主义殖民还苛刻。

为啥苏联想要从经济上控制南斯拉夫呢?因为南斯拉夫在军事角度上意义重大。可以防止欧美从意大利方向入侵,又可以利用南斯拉夫利空援助中东,关键南斯拉夫还有地中海的港口,有利于苏联向地中海派遣海军。

南斯拉夫位置

只是完全不把南斯拉夫当主权国家看待,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就在南斯拉夫和苏联矛盾越来越深的时候,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杜鲁门宣布要填补英国失去对希腊土耳其控制的真空,意味着看冷战的开始,随后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

在当时,马歇尔计划是包括除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西欧自不必说,至于援助东欧,目的就是分化东欧,并且邀请他们参加巴黎会议。

此时东欧国家正在进行第三条道路的实验,即和资产阶级组建联合政府。

然而东欧一帮国家如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和罗马尼亚,先后都发生了资产阶级和封建残余夺权事件,虽然这些颠覆活动全部都粉碎,但也宣告了第三条道路实验的失败。

不过他们颠覆的失败,却给苏联势力占据了主动机会,趁着镇压,直接将东欧各国的封建残余和资产阶级势力驱逐出去,也让马歇尔分化东欧的计划失败。

马歇尔计划

但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为了反击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并压制东欧一帮墙头草,苏联打算从经济和军事上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即莫洛托夫计划,支持东欧经济的复兴。

此前共产国际已经解散,现在有必要成立一个新的国际联系,而这个提议是铁托提议的。

不过斯大林认为重建共产国际没啥必要,但的确需要一个大家经常开会的机构,协调大家,就这样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得以成立,也得到了铁托的支持。

只是这个机构嘛,初衷是不错,只是后面也就那样。

尽管铁托支持成立情报局,但不代表和苏联矛盾没了,甚至成立后更加激化了。

这次激化的是铁托。

此前铁托认为,南斯拉夫之所以处处忍让,就是国弱民疲,要是和一帮斯拉夫兄弟组成联合国家,话语权自然提高,也就能在桌子上说话,而不是当做一盘餐任人宰割。

早在1944年,铁托和保加利亚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商量成立一个斯拉夫人的大巴尔干联邦,而战后,他们想的更大,要将巴尔干所有斯拉夫民族联合起来,组成大联邦,甚至还想把希腊拉过来。

这样,就能解决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的问题,甚至可以实现巴尔干半岛各族的和谐共处了。

然而一个统一的巴尔干联邦,不符合苏联的利益,更不满铁托招呼不打,就搞个大事,因而坚决反对,甚至阻止铁托援助希腊共产党夺权,最终在1948年搅黄了这个计划。

现实里失败,但可以在游戏里实现

当然,不仅搅黄了这个计划,还强迫铁托签订了一份协定。

要求南斯拉夫在外交问题上必须和苏联磋商,相当于干涉了南斯拉夫的外交权。

铁托的不服从命令,早已引起斯大林不满,进而进一步对南斯拉夫施压。

1948年2月,驱逐南斯拉夫在莫斯科的外贸代表团,至此,双方矛盾彻底公开化,而后又撤出在南斯拉夫的军事顾问和教官以及全部技术专家。

而得到通知后的铁托,和苏联进行了信件交流,结果越吵越厉害,升级为全方位的骂战,最终吵崩了。

斯大林是在烦透了铁托,打算除掉他。

1948年6月23日,将南斯拉夫开除情报局,断了一切经济、军事上的联系,表面上苏联和南斯拉夫彻底决裂,但暗地里,斯大林却使绊子。

开除南斯拉夫,意图以压促变,让南斯拉夫内部的亲苏力量除掉铁托。

但铁托也不坐以待毙,直接清洗了内部亲苏分子,保证了自己的地位。

既然苏联靠不住,那么就寻求西方国家的援助,而美国也乐意在巴尔干半岛上制衡苏联,立马答应。

当然美国也不是这么好心,目的就是靠经济渗透南斯拉夫。

而和西方接触的后果,就是和苏联渐行渐远,但南斯拉夫没导向西方,而是始终保持独立自主。

1953年,铁托出访英国

到了赫鲁晓夫时期,赫鲁晓夫打算缓和两国的关系,但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让南斯拉夫为苏联战略提供服务,只是这次铁托吸取了此前的教训,一直保持谨慎。

双方就这么不咸不淡的维持表面兄弟关系,直到苏联出兵捷克,让双方矛盾再度激化起来,双方又吵了一波,只是和斯大林时期相比,吵归吵,闹归闹,互相访问还是要保持的。

只是两个老哥吵到最后,居然都吵解体了,这是斯大林和铁托都没能预料到的。

所以南斯拉夫和苏联为何分道扬镳呢?本质上还是国家利益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斯大林,毕竟斯大林从来就不是什么国际主义者,只是借着国际主义名义为苏联谋取利益,本质上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站前战后,为了苏联自身利益,做了不少错事,又想干涉其他国家。

铁托

而南斯拉夫又没有依靠苏联,是独立完成革命的,自然不服苏联的强势领导,吵崩是迟早的事情。

4 阅读:288
评论列表
  • 2024-09-12 18:38

    何止是南斯拉夫,还有那么多的苏联的兄弟、手足都纷纷的离它而去了。这也算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