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勇闯美利坚,上周悄悄干了两桩大事……

赶碳号 2024-02-28 23:35:22

对光伏企业来说,全球化在今年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经常有人担心中国制造出海,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这其实大可不必。从日韩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我们会发现,进一步“在地化”是必经之路。因为我们永远无法避免光伏产业链的全球重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积极地参与重构,并在其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上周,隆基绿能围绕美国市场,悄悄地干了两桩大事:一是期待已久的美国组件工厂——Illuminate USA终于正式投产,虽然比公司对外披露的投产时间晚了一个月;二是与工业硅企业Ferroglobe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硅料与石英砂供货协议,从而彻底扫清了进军美国市场的“溯源”障碍。

有些让人意外的是,隆基绿能的美国合资组件工厂,首批下线的竟然是采用TOPCon技术路线的组件,而不是HPBC。

Illuminate USA开业现场的工人

01隆基美国合资组件工厂,光速投产!

1月26日,隆基绿能发布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公告,对2024年1月2日至1月26日期间公司参加券商策略会、接受现场调研及线上会议等投资者活动进行披露。

有投资者提问:请问公司美国组件工厂的进度以及公司2024年美国市场的组件出货计划?

隆基绿能回答:公司美国组件工厂已于2024年1月开始投产。随着公司海外本土化供应能力的提升,预计2024年公司对美国的组件出货量将继续增长。

隆基的这个问答发生在春节以前。当时,TOP5中的两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赶碳号表示,据他们了解隆基绿能美国组件工厂今年1月份并未投产。

美国当地时间2月20日,Illuminate USA通过官方新闻稿揭晓了答案:“占地110万平方英尺、拥有1,000名员工的新工厂,本周(2月份第四周)开始将美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下线。”

看来,Illuminate USA正式投产比隆基绿能对投资者披露的时间晚了一个月。客观说,即使晚了个把月,这个速度也算得上“兵贵神速”了。

2023年2月,隆基去美国建厂还只是一则市场传闻——说隆基将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建设一座2000到3000人的合资工厂,当时正在招聘HR。

Illuminate USA开业现场;来自公司官网

02投资成本,为何比同行贵一倍多?

Illuminate USA组件工厂,由美国最大的私营可再生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和隆基绿能合资兴建,总投资6亿美元,年产能5GW。

中资光伏企业不远万里到美国建厂,成本真的不低。在我国,单GW组件产能的投建成本不过5000万-6000万人民币,折合美元还不到1000万美元。但在美国,要翻上数倍了。

来源:各公司公告及其它公开信息

根据公开信息,赶碳号简单计算了下各家企业在美国的建厂成本:

晶澳科技每GW投资成本约为3300万美元;

昊能光电的投入和晶澳类似,也是3300万美元/GW;

晶科能源扩建1GW组件新产能花了8100万美元,但还包括将原来的400MW升级改造为1GW的费用;

阿特斯单GW组件产能投资5000万美元;

天合光能单GW组件产能投资4000万美元;

隆基绿能合资工厂,单GW组件产能投资1.2亿美元。

由于各家中资光伏企业赴美建厂的软硬条件各不相同,土地价格、设备价格、税费等等都不一样,成本肯定也不尽相同。但除隆基以外,其它几家企业平均下来每GW投资3300万-5000万美元。

不知为何,lluminate USA的单GW投资成本高达1.2亿美元。当然,受IRA影响,造价高也未必完全是一件坏事,也许由此享受的税收抵免也会更高。

03不远万里,去美国干TOPCon?

赶碳号注意到一张luminate USA投产仪式现场的照片。从产品细节,可以透露出隆基绿能对美国的市场策略。

在lluminate USA下线的首批组件产品上,一位员工签名留念

赶碳号仅凭肉眼判断,就知道这肯定不是主打分布式的Hi-MO X6组件(HPBC电池技术路线)。当然,也不太可能是PERC——花6亿美元,建设一个5GW的PERC组件工厂,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另外,该组件的栅线数量也与隆基的Hi-MO5不同。

和隆基绿能现有产品对比下来,根据栅线数量、电池片排布以及边框特征,这极有可能就是隆基的Hi-MO7组件。

来自隆基绿能官网

众所周知,Hi-MO7采用的HPDC电池技术,其实就是n型TOPCon技术。该款产品定位于“面向集中式电站”。

如果的确如此,那只能证明一点,隆基绿能力推的HPBC——“适用于分布式电站”的“划时代”产品,并没有把美国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虽然,这款产品的外观无可挑剔,不夸张地说是赶碳号看过的所有组件产品中颜值数一数二的一款。

当然,如果隆基绿能准备主打美国公共事业光伏市场(集中式地面电站)的话,从逻辑上也完全说得通。毕竟,最近一年多来美国户用光伏市场一直不太景气。

还有就是,合资工厂的产品定位,或许也与合作伙伴Invenergy有一定关系——这个伙伴大概率会成为lluminate USA的第一大客户。

Invenergy代表项目:美国萨姆森光伏电站

Invenergy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发电开发和运营公司。该公司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开发、建设、拥有和运营发电和储能项目,包括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发电和储能设施。它是北美最大的私营可再生能源发电公司。

据Invenergy官网介绍,该公司已开发190个项目,总容量达30GW。其中包括超过110个项目的17.6GW的风电、超过49个项目的6GW的光伏电站以及超过13个项目的近6GW的天然气发电,还有900MWh的储能设施。赶碳号注意到,Invenergy在光伏领域主要聚焦于公用事业规模光伏电站,而非分布式。

当然,上述只是推测。也许这座工厂能够同时兼容Hi-MO X6和Hi-MO7两款产品的生产。

04牵手海外工业硅企业

来自Ferroglobe官网

隆基绿能干的另外一件大事,很少有人注意,但也值得说一下。

2月20日,金属硅与铁合金企业——Ferroglobe通过官方新闻稿宣布, 该公司已与隆基乐叶签订为期三年的长期供应协议:Ferroglobe将向隆基供应高质量石英和硅,以支持其从西方国家采购硅材料的业务战略。该协议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据了解,Ferroglobe是一家金属硅及其合金生产商,为许多工业和消费品提供关键材料,从有机硅到太阳能电池,从钢到铝再到铸造部件。

Ferroglobe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7亿美元,下滑36%,其中来自金属硅的营收为16.77亿美元。既然Ferroglobe并不生产多晶硅,只生产金属硅。那么,隆基需要的多晶硅又会从何而来呢?

赶碳号查询到,2022年6月,Ferroglobe与REC Silicon(该公司正是与隆基同在陕西省的颗粒硅地方国企——天宏瑞科的外方合作伙伴,即“瑞科”)签订协议,双方拟联手开发一条从原料硅到多晶硅,以及最终完整组件的端到端美国太阳能供应链。

REC Silicon的大股东不是别人,正是和隆基打过四年专利官司的韩华及其子公司Qcells。REC Silicon在美国有两座硅料工厂,第一家工厂位于华盛顿州摩西湖,主要生产太阳能级颗粒硅,年产能18,000吨;第二家位于蒙大拿州巴特,主要生产电子级多晶硅和硅烷气,产能2,000吨。

其中,华盛顿州工厂此前因经营不善此前已停产五年。2023年9月, 韩华QCells与其签署为期10年的颗粒硅货协议,该厂才得以在2023年11月恢复生产。但是,位于蒙大拿州的电子级多晶硅工厂则没有这么幸运。今年2月8日,该公司宣布,由于“区域电力供需结构性失衡”——主要就是电价高到难以覆盖成本,这座工厂将被迫关闭。

隆基绿能向Ferroglobe采购的“硅”产品,是金属硅(工业硅)还是多晶硅呢?与昔日对头韩华的子公司REC Silicon有关系吗?

不管交易细节如何,隆基绿能此举相当于锁定了一部分海外硅料,如果再考虑在马来西亚(硅片电池组件)以及美国本土(组件)的光伏制造产能,这些要素组合在一起,就有望直接荡平美国市场现存的障碍。

2023年,隆基绿能在美国市场跌了大跟头,交了几十个亿的学费。

去年隆基绿能一批光伏组件因为所谓“溯源”问题,被美国海关“暂扣”。去年组件价格一路下行,加上仓储以及远洋往返运输费用,直接导致大额货值折损。

隆基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资产减值计提的近20亿中,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为17.5亿。在去年第三季度末,总裁李振国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说,公司前三季度30亿元的减值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美国产品回运后的减值。

现在,隆基绿能的这个问题有望得到解决。隆基正尝试解决的所谓“溯源”问题,硅料企业们其实也已经在尝试。去年,协鑫科技透露,将在沙特建设颗粒硅项目。大全能源前董事张龙根现在也正低调攒局,在阿曼建设一个10万吨的硅料大项目。

后 记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来源:世界银行、FT

中国的制造业产能,从来就不只是为中国市场准备的。我们过去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未来仍将如此。同样,中国的优势产能一定会“外溢”,这是产业发展规律使然,比如光伏、锂电、新能源车这“新三样”。对此,我们要抱以平常心、同理心,不宜用有色眼镜加以审视。

逆全球化浪潮不止,但全球化分工与合作永远是主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中国光伏的出海,一定是供应链的出海。相信在2024年,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精彩的出海故事。

END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