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人跌深谷知冷暖朋友同事成路人(六)

大愚与者 2024-10-06 18:38:38

但有些确实的善举,也往往惹得诸多的麻烦。比如,我曾经调解过的一起民间纠纷:一位老太太被两个骑自行车的年轻女孩撞倒后躺在一个苹果摊上,脚踝处一直在流血,苹果摊贩拦截一辆三轮车,让三轮车司机把老太太送到医院。三轮车司机把老太太送到医院后并垫付了50块钱为老太太进行了伤口包扎。再打电话给老太太的儿子。老太太的儿子到场后,不仅不付50元的医疗费,还要敲诈三轮车司机500块钱。可以断言,该三轮车司机此举实属善行,尽管不是对大众的施舍,也绝无“伪善”之嫌。但他所面对的却偏偏是一对不知好歹的母子。正应了另一句俗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从哲学角度上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经典中倒也蕴含着一定的哲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提出的善恶论,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自己产生的因,将会得到相应的果。

虽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荀子提出的,但荀子本人却是性恶论的支持者,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坏的,需要通过道德和法律来约束,才能变好。我们从社会现实中也能清楚地看到“人性本恶”的事实。至于南宋王应麟在《三字经》里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只是一种虚伪的说教而已。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更多表达的是警诫,不是说谁行善就必定产生好运,而是认为自己做过的事情,都会被上天神明看到,进而产生对应的结果,而不是行为产生过程中的好运。“好报”与“好运”不是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做过的好事,不一定会产生好运,这二者并没有联系。

所谓的善报,指的是你在做善事的过程中,保持了自身的道德底线,始终是一个善良的人,求的是内心的宁静,而不是财物的好运,善良不是加分项,而是人的基本项。换句话说,其实善报一直在,那就是善良让你保持了自己为人的良知。

恶报也不是立刻就能出现什么灾厄。就好比许许多多的贪官污吏,房产遍布世界各地,钞票成垛,黄金成吨,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最终全是担惊受怕、夜不能寐,一听“纪委”“公安”,瞬间魂飞魄散,夜深人静时自己也会受着良知的拷问,久而久之,甚至患上不治之症。这种内心的煎熬,便是他们的恶报。

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说做善事就一定走好运,做坏事就一定走厄运,而是因为善良,内心健康,自在平和;因为恶毒,招致苦楚,心神不宁,一生都会受着痛苦的煎熬。

我们不迷信,也不信教。但总以为还是少做恶事不做恶事为好。诸如刘卫国之流,身为“老板”,你会缺那两千块钱吗?即使人家落难,不求你施舍援助,何忍再去趁火打劫呢!他老婆说他“都是因为做亏心事太多了,才叫他这个样。”不是没有道理。

再如松本乡长,过去关系都是挺好的,后来不敢与人见面,心理承受也是一种煎熬。即使别人主动跟他说话,他也会装着没听见急忙躲开,心理上无异也是一种折磨。前几天刚听人说,松本乡长得了脑梗,也被小姨子轰出了家门,无奈之际又回到大老婆家去住了。

诚然,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自己的生存状态,靠父母,靠朋友,都是偶尔的,临时的,甚至是迫于无奈的。没人可靠的时候,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下去。

生活中,有人给予帮助,那是幸运;没人给予帮助,那是命运。我们要在幸运光顾的时候学会感恩,在命运磨砺的时候学会坚韧。

赋曰:

要靠父母兮,必须近距离。

出门在外兮,朋友能救急。

可共道德兮,胜似亲兄弟。

真诚交往兮,无价之友谊。

乡田同井兮,出入常相依。

守望相助兮,疾病相扶矣。

友也者友其德也,党也者党其利也!

人在做天在看兮,作恶者心必煎矣!

讲到这里,或许读者会有个疑问,你们家人不能提供一些帮助吗?

说来又让读者见笑。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