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收藏两位伟人文物:未发表周恩来合影、毛泽东手迹,意义深远

五彩的记忆 2024-02-20 14:25:48

阅读本文前,您可以点击【关注】成为铁粉,这样才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最新的文章推送,免费了解党史热点、领袖过往等相关内容,不忘历史,永记先辈!

在台湾,罕见地收藏了关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文物,而这两件珍贵的文物也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傅斯年。

在民国教授群里,人数众多,傅斯年又算是其中翘楚。那么,他和这两件文物有什么关系呢?这两件文物是怎么到台湾的呢?

英雄傅斯年

傅斯年,字孟真,山东聊城人。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傅斯年生性豪爽直率、嫉恶如仇。读书时曾是北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五四游行的总指挥。后来当了学者之后,喜欢干预政治,对政治人物多次点评,被称之为“傅大炮”。

他是胡适的学生,却只有他敢骂胡适。对于傅斯年,胡适在书中对傅斯年的才能和人格多加赞赏。

胡适和傅斯年是师生关系,又是多年的朋友,他对傅斯年了解也非常深。

傅斯年外号“傅大炮”,也就意味着他说话对人直接,猛烈。虽然他疾恶如仇,刚烈果敢。

却也正如胡适所说,他又有细致严谨的一面,他坚持原则不妥协,也有一丝不苟的精神,他的仗义执言有一种正义感。

正是因为这样的刚强,说一不二,直来直去,所以总会得罪人。他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也不会说那种阿谀奉承的话。

蔡元培和胡适都是他的前辈,但在纪念北大52周年的会上,他曾公开批评蔡元培和胡适:“这两位先生的办事,真不敢恭维。”

他认为自己的学问虽然比不上胡先生,但办事却比胡先生高明。不过,这两位前辈也非常认可他的话,胡适也说只有傅斯年才敢骂他,而傅斯年死后,就听不到了。

除此之外,他还赶在蒋介石面前抗言直辩,接连让两任行政院长宋子文和孔祥熙下台。

傅斯年在五四学潮中,勇敢担当,冲在最前面。但他作为一名学者,对政治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所以他一生都在这两端游走,不一定下来。

傅斯年其实本应该做一名与世无争的学者,可那样的话,虽置身事外,缺少了对民众的关怀。

傅斯年每当在政治局发生大事的时候,都会站出来,发表时评,表明立场。日本侵华、西安事变时,他都会站出来表明他的想法。

虽说在西安事变中,他大骂张学良,但从事情的本质上来说,他满腔热血发表言论,其实却是为民。

在上世纪40年代初,蒋介石多次邀请傅斯年来国民政府担任职务。

而傅斯年却以“书生报国,如此而已”,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却又拒绝得不干脆,最终担任了一个立法委员。在位期间,他恪尽职守,认真工作。

1944年,孔祥熙贪污,大家都心照不宣,因为他和蒋介石是连襟,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傅斯年却不考虑这些,直接站出来向孔祥熙发难。

蒋介石也是懂得拿捏人情的,他亲自邀请傅斯年下馆子,为孔祥熙说情。问他:“你信任我吗?”傅斯年说道:“我绝对信任。”

蒋介石觉得有戏,紧接着就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

傅斯年却说道:“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紧接着,他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拥护政府,不是拥护这班人的既得利益,所以我誓死要和这些败类搏斗,才能真正帮助政府。”

在这之后,傅斯年也和周恩来、毛泽东有了交往。

傅斯年和毛泽东、周恩来的交往

1945年6月,抗战胜利的曙光出现,此时,中日战争即将结束,接下来需要应对的就是国内的矛盾。

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一文,提出要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傅斯年的响应。

在此之前,傅斯年也曾为国共两党的和谈积极奔走。于是他找来众人商议,要为国共和谈做一些推动工作。

于是他们决定访问延安,为国共和谈寻找道路。

1945年6月2日,参政员傅斯年、黄炎培等七人,联名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希望能去延安商谈。毛主席和周恩来很快复电阐明了中共的立场和态度。

1945年7月1日上午9时35分,参政员除了一人因病未能成行之外,其余的六人在王若飞的陪同下,在下午1时抵达延安。在机场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欢迎。

在5天的考察中,傅斯年等人同中共中央领导人就有关时局交换了看法,还与傅斯年做了长时间的交谈。

其实,毛泽东和傅斯年很早之前就相识了。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时,傅斯年身为北大学生,经常去图书馆看书,一来二去两人就相识了。

后来,毛泽东回到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与傅斯年创办的《新潮》杂志,遥相呼应,互相声援。

在此之前,虽然两人并没有见过面,但这次相见却有了一种见故知的感觉。

两人谈了整整一个晚上,在单独谈话的时候,毛泽东谈到了傅斯年在五四运动时期的活动,称赞他在反封建主义方面做出的贡献。

两人天南海北,无拘无束,谈了许多,谈话结束的时候,傅斯年提出想要一幅毛泽东的亲笔题字,留作纪念,毛泽东欣然应允。

在延安结束访问之后,他们在返回重庆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前往机场送行,毛泽东将他亲笔题词送给了傅斯年。

上飞机后,傅斯年展开题字,上面写着北宋诗人钱惟演的两句诗作:“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傅斯年这才想起来,在谈话中他把自己比作陈胜、吴广,将毛泽东比作项羽刘邦。当时的毛泽东并未回答。而这句话却算是给了正式的答复。

随后,毛主席还写了一封亲笔信。

而傅斯年和周恩来的交往也很深。

周恩来作为中共的代表,长期活跃在重庆,在国民党中有着很多朋友。在之后的一次见面中,傅斯年穿着中山装和周恩来第一次见面,两人相见恨晚,紧紧地握着手互相问候,进行了愉快地交谈。

周恩来向他阐明了共产党的立场,表明了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意愿。在周恩来侃侃而谈时,傅斯年静静地听着,他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周恩来平易近人,虚怀若谷的胸襟,深深地打动了他。

之后,傅斯年向周恩来介绍了政治解决国内团结问题的情况,表达了他们作为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人士的愿望。

周恩来点了点头,对他们的贡献表示了赞许。在两人交谈时,摄影师被他们和谐愉悦的气氛所打动,拍下了这一刻。而这张照片也成为了他们两人唯一的一次合影。

傅斯年离开延安之后,会见了蒋介石,汇报了延安商谈的结果,并把谈话记录交给了国民党方面。

傅斯年表示,毛泽东给他的条幅、亲笔信、信封和宴请时的请柬、以及周恩来和他的合影,等珍贵的文件带回了重庆。之后又带回了南京,1948年又带回了台湾。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傅斯年为什么会跟着蒋介石去到台湾呢?

其实在国民党退居台湾,蒋介石拟定了许多知识分子名单,傅斯年在名单里比较靠前。对于去留,傅斯年把自己关了三天三夜,最终决定跟着蒋介石离开。

当他来到台湾之后,被蒋介石安排做台湾大学的校长,继续做他喜欢的教育事业。可他仍然保持了北大学术自由的传统,对学生非常爱护。允许大家谈论政治。

在台湾大学里有许多共产党员,还有许多亲共的人,蒋介石经常来校抓人,这让傅斯年非常不满。他直接向蒋介石发脾气:“这里是我的辖区,你要抓人,最少也要写先通知我啊。”

在此之后,蒋介石抓人都会告知傅斯年。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出席台湾省议会厅,教育厅长连连向傅斯年发难。傅斯年再三解释,结果因为高血压突然发作,倒在了台上。尽管蒋介石指示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傅斯年还是在当天晚上11点去世了。

傅斯年去世后,他所收藏的毛泽东手迹和周恩来的合影,也被留下来,收藏在台湾。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也才有了公之于众的机会。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8 阅读: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