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已经踏入校园,不少家长便开始发愁,孩子生活费给多少合适呢?
网上经常有家长讨论,各种说法都有,1000 到 3000 的范围居多。
但我今天得跟大家说,咱能少给就少给!
为啥呢?听我慢慢道来。
咱都知道,孩子上大学了,家长们最关心的事儿之一就是生活费给多少。给多了吧,怕孩子乱花,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给少了吧,又怕孩子受苦。
但咱得明白一个道理,比起读书,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会 “独立”,“生存力” 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课题。
咱先说说专业的事儿。
大家都觉得选个热门专业就万事大吉了,可以躺平了。
可我得告诉大家,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根本就不存在一劳永逸的专业选择。
90 年末的国企下岗潮才过去 20 年,谁能保证未来 30 年不会再来一次呢?公务员稳定吧?今年也有地方公务员发不出工资了。银行曾经多吃香啊,现在卷得要死。房地产销售以前年入百万,现在满大街找工作。阿里工程师够牛吧?如今也可能待业在家。学医好吧?医生也得终生学习,医学技术进步太快了……
咱老百姓啊,折腾到老才能歇口气。
所以说,啥能保护咱孩子一生呢?就是生存能力!
生存力是什么?沟通能力、洞察力、自制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赚钱” 的能力。
大学生活就是培养孩子生存力的最好机会。
不管家里有钱没钱,都得让孩子在大学学会赚钱。
咱可别给太多生活费,什么恋爱费、约会费、水果费、零食费,那都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和快乐的源泉。
大学学会赚钱,好处可多了去了。
第一,能极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会赚钱的人,不管男女,那都自信满满。不是富二代没关系,自己会赚钱才更有底气和吸引力。
第二,能学会洞察人性和人心。以后不管进啥行业,理解人心都是走长远的基石。20 来岁的孩子,可不能太幼稚了。
第三,这还是认识自己的好机会。赚钱的过程中,孩子能知道自己适合啥,不适合啥。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有的家长可能担心孩子大学去赚钱会耽误学习。
其实只要规划好,完全不用担心。
大学里挣钱的方法太多了。
学习好的,可以年年拿奖学金;可以去食堂勤工俭学;给培训机构、驾校招生打临工;做家教;建社群卖货、接广告。
我当年读本科的时候,主要就是拿奖学金和当家教。读研的时候,学院搞研讨会有吃的就去蹭,还参加学校课题当志愿者,也能有点报酬。
咱得让孩子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总能找到合适的路子。
咱公司有个 27 岁的小伙子,已经是销售总监了。他读的是万人嫌的工商管理,可人家大学就开始创业,没花过家里一分钱。虽然大学创业没大成,但生存力满满。
家长们可别觉得孩子上大学除了读书就啥事儿都没时间干。
很多孩子的时间都浪费在打游戏和看无聊的短视频上。
就算不打工赚钱,也没见个个学出个啥名堂。
很多同学考进双一流大学,专业也不错,可毕业的时候除了考研就不会别的了,研究生毕业还是傻乎乎的,年复一年考公考编,根本就没想过怎么生活。
最后附上孩子大学“费用”统计,家长们可以做参考。
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可大致分为饮食、生活和社交三部分。
首先来看饮食支出,早餐大约需花费3至5元,中餐约为6至15元不等,晚餐与中餐相似。每日水果及饮料的开支约为10至20元。因此,每月饮食方面的开销约为600至900元。
其次是生活费用,包括卫生纸、洗衣液、洗漱用品、网络费、电话费、电费以及出行费用等。其中,卫生纸一提约为10至20元;洗衣液约为20元;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面奶、牙膏等约为300元;网络费约为30元;电话费加月租约为80元;电费由宿舍成员均摊,约为5至10元;出行费用则视出行频率和方式而定,以公交车为主的话,每月约为16元。开学初期的生活费用会略高,每月可能需要500至800元,其余月份则约为300至600元。
最后是社交费用,主要包括购买生日礼物、外出用餐、社团活动、班级聚餐以及逛街观影等。这些费用因人而异,平均而言,每月社交费用约为500元。
以上花销只是一名大学生正常情况下的必要支出并不包括休闲娱乐费用(聚餐、旅游等)、服装费用、美妆费用。
大概看的话,一个月1500-2000左右就差不多了呢?
所以啊,家长们该放手就得放手,别给那么多生活费。
省下的钱自己享受也好,存着等孩子真需要资金的时候支持他们也好。
无论贫穷富贵,都别浪费钱,折福。
咱得让孩子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锻炼自己,培养生存力。这样他们走出校园,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