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在4位候选大将的名字上打叉,后来他们获授什么军衔

花开半夏千古 2024-08-03 01:08:22

在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除了万众瞩目的十大元帅评选,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大将的评选。

作为仅次于元帅的军衔,在评选时既要严格考察战功,同时也要看职务、资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十大大将”的最终结果之外,当初在遴选大将的时候组织上曾经提出过“十五人版”和“二十二人版”。

只不过最后为了提高大将军衔的含金量确定只选十个人,这也让很多人才被挪出了大名单。

1955年1月,彭德怀、罗荣桓向中央军委提交了拟定授衔的大名单。

而毛主席在审阅后,用铅笔对于其中四位上将候选人打了叉,毛主席的言外之意可想而知。

而这四位被打“叉”的将军又分别是谁?他们最后又获授什么军衔?

这四位被打“叉”的将军分别是徐海东、宋任穷、周纯全、王震。在拿到彭、罗拟定的名单之后,毛主席思忖再三,最终在他们的名字上用铅笔打下了叉号。

而从流传出来的照片中可见,毛主席此事无异内心是十分纠结的,可身为领袖这又在所难免。

不过后来最终的名单中徐海东依旧入选大将之列,甚至在十大大将中也只是次于粟裕,位列第二。至于宋任穷、王震、周纯全三位则都获授上将军衔。

而至于为何,则又各有缘由。

先说徐海东大将,生于湖北省大梧县的他25岁(1925年)入党,参加了黄麻起义,红军时期便已经担任了红25军军长、红十五军团长等高级职务。

除了赫赫战功之外,这一时期他最为人熟知的是在中央红军捉襟见肘的时刻,毫不犹豫的接济了中央红军。

抗日战争期间,他曾一度担任115师辖下344旅旅长,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等职务,参加了平型关战斗等战役。

只不过这一期间他多次病倒,以致于逐渐远离前线,解放战争时期又错过了。

而在建国后,他担任了军委委员等职务,但仍长期疗养。对于徐海东,毛主席是非常赞赏的,曾多次公开赞扬。但在涉及到授衔时,毛主席考虑到人员以及徐海东的现状还是选择了打“叉”,不过最后经过综合考虑(特别是红25军应该有一位代表人物)他还是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再说宋任穷上将,1926年宋任穷加入共产党,之后参加了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

虽然与毛主席相熟(可以说是直系部下),但显然毛主席并不护犊子。

而作为一名政工干部(宋任穷长期担任各级作战单位的政委等职务),宋任穷无疑是出类拔萃的。但是问题是在提交的名单中已经有谭政、罗瑞卿两位政工干部,这也导致再来一位政工大将的话会挤压军事主官的名额,相较之下宋任穷的资历又低,于是毛主席打上了“叉”最终宋任穷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第三位是周纯全上将。周纯全将军1926年入党,参加了黄麻起义,作为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他无论是资历、战功都是出类拔萃的。

红军时期,他甚至还一度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只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一期间也犯过失误。

之后长期脱离军事前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才算是被重用,因此毛主席在他的名字前打了叉。

第四位是王震上将。王震将军1927年入党,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红军时期便已经出任了红六军团政委。

抗战期间,他担任了359 旅旅长、政委等职务,南泥湾的故事主力部队便是该旅。

解放战争中,他又先后担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晋绥二纵司令员政委、第一兵团司令兼政委等职务。

毫无疑问从战功上看,王震将军完全是有实力获授大将的。只不过就现实而看,当时同样二方面军出身的许光达将军就更胜一筹了(必须要提及的是建国后许光达还担任了装甲兵司令员职务)。如是之下,王震将军也只能被授予上将军衔了。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