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教授:营养、睡眠与心血管代谢疾病

星弘康康 2024-08-13 16:48:38

编者按

7月26~28日,复旦大学内分泌与肝病代谢论坛暨糖尿病肥胖新技术与治疗学习班在上海成功召开,论坛设置了糖尿病、肥胖等多个热点问题板块,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兼顾实用性与学术性的视听盛宴。大会期间,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高翔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关于营养、睡眠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等之间关系的多项研究成果,揭秘了营养饮食、睡眠对人们健康的不同影响。

营养和疾病的关系探索

营养对疾病的影响因素广泛且复杂,比如涉及营养素和膳食成分、食物/食物类别、膳食模式或其他(时序/粮食安全/饥荒/味觉功能)等,对此高翔教授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

1、营养素/饮食模式与高尿酸血症、痛风

通过研究发现:(1)维生素C摄入与高尿酸血症呈负相关[1]。(2)高维生素C摄取量与痛风的低危险性独立相关,补充维生素C可能有利于预防痛风[2]。

另一项研究证实食品添加糖或含糖饮料(果糖主要来源)与男性血清尿酸浓度存在相关性[3]。

团队于2004年首次提出水果蔬菜摄入和慢性炎症有关,并提出其潜在的抗炎效果[4]。2003年,高翔教授团队和中国CDC营养所合作,首次使用膳食模式(Dietary pattern)的方法研究中国人膳食,并发现相较于水果和牛奶、红肉高摄入量饮食模式,以精制谷物为主食的膳食模式可能增加B族维生素缺乏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图1)的风险[5]。

图1. 过多摄入精制谷物升高维生素B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2、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脑卒中

欧美各学术团体推荐LDL浓度应低于70mg/dl,甚或更低。但是真的越低越好吗?带着这一疑问展开的一项基于8万中国人群的随访数据显示:对于老年人来说,血脂水平并非越低越好!LDL过低会显著增加颅内出血、脑卒中风险[6]。

3、饮食习惯与肥胖、动脉硬化

对不吃早餐、习惯性吃夜宵与慢性炎症、动脉硬化和体重增加速度的关系进行探索后发现:(1)习惯性夜间饮食与成人动脉硬化进展呈正相关[7]。(2)中国成年人不吃早餐和吃夜宵与4年体重和腰围变化存在纵向关联,同时有吃夜宵和不吃早餐这两种不健康饮食行为的人,与无以上行为的参与者相比,每年体重约增长0.53kg(95%CI:0.43~0.63 kg),每年腰围约增长0.41cm(95%CI:0.27~0.55 cm),结果强调了不健康饮食习惯对肥胖的影响并提示了改善饮食习惯在预防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中的潜在作用[8]。

4、嗅觉/味觉和血压、脑卒中、失眠

高教授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嗅觉/味觉与高血压、脑卒中有关[9,10]。味觉功能障碍与发生卒中的两倍风险相关(调整后HR=2.03,95%CI:1.36~3.04;P<0.001)。

利用中国开滦研究开展相关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低与主观味觉障碍相关[11]。总体睡眠质量差与较高的味觉功能障碍风险相关(OR=2.03,95%CI:1.42~2.91),具体而言,失眠、白天嗜睡和睡眠时间短与味觉功能障碍显著相关。

睡眠与疾病的关系探索

高翔教授团队还对不同睡眠障碍类型(包括“不宁腿”、失眠、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和梦游)与肥胖、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索。

1、不宁腿综合征(RLS)

(1)RLS与帕金森病(PD)

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RLS和PD,RLS被认为可能是PD的前驱表现。对此开展的全球首个RLS和PD的前瞻研究(n=22 999)发现:严重RLS人群的PD风险明显高于非RLS人群[12]。

图2. RLS与患PD风险

(2)RLS与肥胖

通过研究得出:肥胖是RLS的危险因素。该横断面研究纳入了65 554名女性和23 119名男性,结果有6.4%女性和4.1%男性被认为患有RLS。调整变量后,BMI>30kg/m2的参与者相比BMI<23kg/m2者患RLS的OR为1.42(95%CI:1.3~1.6;P<0.0001);腰围最高五分位数相比最低五分位数的参与者患RLS的OR为1.60(95%CI:1.5~1.8;P<0.0001);成年早期(18~21岁)较高的BMI和体重增加也与RLS患病率升高相关(P<0.01)。由此得出:全身和腹部肥胖都与RLS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13]。

高翔教授团队开展的大型前瞻性研究和来自其他团队的Meta分析也同样支持肥胖是RLS的危险因素。孕妇人群中,肥胖也是RLS的危险因素[14]。

(3)RLS与高血压

基于8万人的队列研究显示,RLS还和高血压有关。RLS病程长者,未来冠心病(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致死性冠心病)发病率增加[15]。RLS患者未来心血管死亡率也较高。

团队还通过研究证实:治疗RLS或能降低患者未来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24 199名RLS患者中,16 694人接受RLS治疗,7505人未接受治疗,结果显示使用经过验证的药物治疗RLS与RLS患者未来心血管风险降低显著相关[16]。

2、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特点是难以入睡、保持睡眠困难、早醒等。失眠者死亡率高,其高死亡率主要和心血管有关[17]。睡眠时间短还可能导致体内缺水[18]。

基于9万人的开滦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短和打鼾者,未来心衰可能性增加[19]。且睡眠质量越差,慢性肾病患病率越高[20]。

图3. 短睡眠和打鼾显著增加心衰风险

3、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梦游与心脑血管疾病

RBD以做梦症状为特征,临床通常借助多导睡眠图诊断,表现出在快速眼动期(REM)睡眠期间失去抑制肌肉张力的能力。

RBD危险因素:(1)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能增加RBD发生风险。高教授团队通过收集12 990名中国成年人的RBD症状信息,发现RBD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状况、头部损伤、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以及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21]。(2)通过研究得出:酒精与RBD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22]。

此外,团队基于开滦研究,首次提出RBD可能是卒中一个新的危险因素[23]。

高翔教授团队牵头的世界首个关于梦游的大型横断面研究显示:梦游者患PD的几率更高[24]。该团队开展的第一个前瞻性研究(含25 093男性)也提示:梦游者死亡率升高,尤其是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死亡风险升高4倍[25]。

其他关于疾病影响因素的探索

高翔教授团队还开展了睡眠、运动等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包括:

1、失眠对综合膳食质量的影响:失眠男性2年后的膳食质量更低,能量摄入更高;失眠男性的部分替代健康饮食指数(AHEI)评分项目得分更低[26]。

2、种花种菜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和睡眠健康:65岁以上老人中(n=146 047),从事园艺活动与更好的心血管健康状态相关,包括更低的糖尿病风险;且与更好的睡眠状态相关,包括睡眠共病和单个睡眠障碍[27]。

专家简介

高翔 教授

流行病学者,研究营养、睡眠、神经性疾病、和衰老。复旦大学二级教授、复旦大学营养研究院院长。

曾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营养系终身正教授,营养流行病室主任、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

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Nutrition Journal主编(Q1)、The Innovation学术编辑(Q1)。曾兼任美国科学院医学部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营养学会营养流行病分会主委、美国帕金森学会环境遗传分会主委等。

在美获奖十余次,如美国神经学医师学会年度睡眠研究人员奖(年度1人)、美国营养学会Femon青年医师奖(年度1人)和塔夫茨大学校友杰出成就奖(大学历史共40人,第一个华裔获奖者) 。

已发表了300余篇英文科研论文(中科院1区~100篇;总影响因子~2000)。研究成果数千次被世界各大媒体报道。

受教育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本科)、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学院(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Gao X, et al. J Rheumatol. 2008;35(9):1853-1858.

2.Choi HK, Gao X, Curhan G. Arch Intern Med. 2009;169(5):502-507.

3.Gao X, et al. Hypertension. 2007;50(2):306-312.

4.Gao X, Bermudez OI, Tucker KL. J Nutr. 2004;134(4):913-918.

5.Gao X, et al. J Nutr. 2003;133(11):3636-3642.

6.Ma C, Z, et al. Neurology. 2019;93(5):e445-e457.

7.Zhang X,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20;9(19):e016455.

8.Jigeer G, et al. Am J Clin Nutr. 2024 Aug;120(2):442-448.

9.Liu YH, et al. 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 2018;28(9):877-883.

10.Zou J, et al. JACC Asia. 2024;4(6):483-492.

11.Gao Y, et al. J Acad Nutr Diet. 2021;121(3):435-445.

12.Wong JC, et al. Sleep. 2014;37(2):369-372.

13.Gao X, et al. Neurology. 2009;72(14):1255-1261.

14.Na M, et al. Neurology. 2020;95(24):e3438-e3447.

15.Li Y, et al. Circulation. 2012;126(14):1689-1694.

16.Gao X, et al. J Am Heart Assoc. 2021;10(4):e018674.

17.Li Y, et al. Circulation. 2014;129(7):737-746.

18.Rosinger AY, et al. Sleep. 2019;42(2):10.1093/sleep/zsy210.

20.Li J, et 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7;12(6):885-892.

21.Wong JC, et al. Neurology. 2016;86(14):1306-1312.

22.Ma C, et al. Ann Clin Transl Neurol. 2018;5(10):1176-1183.

23.Ma C, et al. Neurology. 2017;88(19):1849-1855.

24.Zhang X, et al. JAMA Netw Open. 2021;4(4):e215713.

25.Zhang X, et al. Mayo Clin Proc. 2023 Oct;98(10):1449-1457.

26.Cheng FW, et al. Am J Clin Nutr. 2016;104(2):462-469.

27.Veldheer S, et al. J Acad Nutr Diet. 2023 May;123(5):761-769.e3.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