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当然不死!赢得满堂彩的《年少日记》,我一定要吹爆它

波波谈影剧 2024-04-24 02:37:07

在追求学历至上的那个年代,许多父母都冀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成绩,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下,那恨铁不成钢的傲骨无形中只是更加害了孩子——没有人会故意不用功读书、也没有人愿意考出烂成绩。

而评断一个人优劣的标准,更绝对不只是考卷上的分数。

在香港电影的《年少日记》中,描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它针砭整个家庭教育和教养上的荒谬,以今昔对照的手法、温暖和冷漠的映照,交织幕后不为人知的真相。

而一封寻求自杀的遗书和一本尘封的日记,更弥漫出无以复加的浪潮和心痛。

再看完之后,顿时会感觉人生教育的闭环,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

看完《年少日记》,你一定会对年仅十岁的黄梓乐的表现格外引人注目。

对于情节,许多观众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冲击;

而流露出来的感觉就像是你置身海边,不断被浪花拍打。

相信《年少日记》不单只是唤起了人们对童年的回忆,还勾勒出小时候或多或少都觉得自己不够聪明,和压抑这无法释放的情感。

一众演员的精彩演绎,使得《年少日记》的情感转折与电影中的钢琴声一样,优雅地在观众心中建构了一座隐形的桥梁。

这部影片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情感的深度探索,为观众提供了内心的旅程。

其实《年少日记》是一部需要小心翻阅的电影,它非常努力地在和每个人心里的孩子说说话,透过一个少年的故事。

想告诉曾经在手腕割下各种小小伤口的你、曾眼睁睁看着心爱的玩偶或漫画书被丢掉的你。

或是自认是家里最没用而时常愧疚的你,此刻你还在这里,真的很不容易。

成绩,永远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全部!

《年少日记》的故事始于中学校园里一封学生写的遗书,郑Sir从那些藏着心碎呢喃的文字里,瞥见了尘封在他心里很久的秘密,关于好多年前,那似曾相识的痛苦。

10岁的男孩有杰,坐在高楼围墙然后消失,但他并没有一跃而下,而是站在天台边缘,对着随时会把人吞噬的城市大喊。

为了成为大家喜欢的理想小孩,他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放弃。

他愿意为了当爸妈眼中的好儿子、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咒骂自己现有的模样。因为相信大人,所以相信大人对他的评价,相信自己不是个称职的小孩。

有杰出生在精英家庭,家里的一切既完美又讲究,尤其是弟弟有俊,对于父母的安排和要求几乎都能如期达成。

于是功课不好的有杰成了“没用的人”。

一个需要被矫正的存在,他那无可取代的古灵精怪、体贴善良,全都淹没在一张张不及格的考卷,和一首弹不流畅的钢琴曲里。

回忆起童年好像都是一瞬间的事,但在观影的当下,觉得有杰的童年,过得好慢好慢。

没有人能分享心情,也没有人告诉他长大是什么,有杰只能看着漫画书《Pirate》想像自己的未来,觉得辛苦就提醒自己作者说的话,试着相信再难熬的时光都会过去,有一天自己可以变成很棒的大人。

但后来漫画作者自杀了,这让有杰困惑又难受。

如果连他崇拜的英雄都没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那未来真的还有希望吗?

会不会其实再怎么努力,也没办法改变自己是别人的麻烦这个事实?

于是有杰在日记的最后写下:我不是什么重要的人。

接着在爸妈和弟弟到国外度假时,独自结束自己短暂的10年生命,这次他再也不用被留下来,而是先走一步了。

透过电影的剪辑,让观众在后来才意识到,那个长大成为老师的人是弟弟有俊,而曾经想当老师的有杰,再也没机会长大,我们所看见的这些后来发生的事,有杰都不在场了。

善解人意又细心的有杰,一定会是很棒的老师吧?

而观众也只能这样想象着永远不会发生的未来。

有些灵魂来不及好好被照顾就离开了,他们一跃而下像殒落的流星,从高空坠落然后扎实地在每个人心里留了一个洞。

随着时间继续前进,有些人心里的洞越破越大,大到再也装不下后来的人生,像是有杰的父亲,像是弟弟有俊。但也因为如此,有俊才开始懂得伸出手,一边尝试接住其他随时可能坠下的灵魂,一边想着如果有人能接住有杰就好了。

《年少日记》聪明地创造两条叙事线,一条是郑Sir追查匿名遗书的线索,另一条则是郑Sir回顾童年日记的记忆。

观众巧妙穿梭在今昔之间,误以为自己透过日记从有杰的视角回望过去。

直到故事后段才知道郑Sir并不是有杰,而是有俊。

重新透过有俊的视角,回想一篇篇日记里的往事,可说是双倍的痛苦——除了有杰的苦,还有有俊的痛。作为一个“自杀者遗族”,有俊除了要面对失去哥哥的伤痛,更多时候他自责、愧疚。他后悔“只想扮乖孩子”没有帮助有杰,也后悔没有让他“抱久一点”。因此有杰跳楼死亡后,有俊人生180度转变。他不再遵照父亲的期望,而是实现了有杰的梦想。视角的转换,除了带观众看见遗族的创伤,也看见高压竞争的环境不只扼杀生命,也扼杀生者灵魂。

如果有人记得,有杰曾经有多努力想好好活着就好了。

抑郁不是一种选择。一封未署名的遗书,驱使郑Sir踏上挽回自杀学生的行动。

重读童年日记,往昔的遗憾与创伤浮上心头,也令他反省一路走至今日的种种,沉静中洋溢童真。

再回头看有杰的遭遇,他生在功利且父权的家庭,父亲将妻儿都视作附属品。

重视名利的他,锋头被抢便殴打妻子,儿子留级就痛打儿子。

可想而知,在这个家庭里的人都自顾不暇,无人敢违背父亲的意愿,无人能成为有杰的避风港。

对有杰来说,如果连画出振奋人心漫画的人都没有活成想成为的人,那他能成为想成为的大人吗?或者说,他想成为的大人父亲认可吗?若父亲不认可,还能成为那样的大人吗?我想答案已经很明显。有杰父亲会拔除所有不认可的事物,像是有杰最爱的漫画及钢琴老师。

有杰的人生没有转折,他始终没机会成为想成为的大人。

而长成后的有俊,成了郑老师。

但全家仍对有杰的死采取逃避的态度,母亲选择离家,父亲则依然故我。内心受伤的孩子,使有俊不敢爱,觉得无法拯救哥哥、无法令他人快乐的自己没有资格,仿佛活成了哥哥的影子。

我念书时每天都很希望:如果老师能发现我不开心便好了,可以找我聊天,问候我一下。但最后这个老师并没有出现,因为那时候的我经常封闭自己,回想起来也觉得自己很愚蠢,其实只要愿意跟别人说,就一定有人关心你。

我喜欢有俊老师偶然发现班长黄家怡的异状,带着她和社工虾姐去吼叫发泄的片段。

因为有俊的“示范”,虾姐与班长接着模仿,在一吐怨气的同时,在彼此之间产生情感的连结,让班长感受到自己有被重视、关怀的价值。

在父亲临死前,有俊给了父亲毕生匮乏的安慰——即使你脆弱无用,我也会一直爱着你。

这些行动带给他更多的勇气,使他终能来到顶楼,面对的是死去的哥哥,也是从那日之后伤痕累累、活在阴影里的自己。

忧郁不是选择,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累积的、精神的结,在《年少日记》里,唯有不再把成功视为一个人唯一的价值,看见并珍惜自己的价值,才能持续面对、打开自己,珍惜他人,进而改变周遭的关系。

电影的最后导演让有俊重返天台和有杰微笑对望。

我总觉得有俊在告诉有杰,他会做一个好老师,继续努力成为身边人的陪伴者、聆听者。

这次,他不会再忽视任何一个像是他一样的人。

相较于精巧的叙事结构,《年少日记》题材不算新鲜,角色也稍微平板,甚至不如湾湾的《阳光普照》。

功利主义、父权主义、校园霸凌及忧郁症在电影中很常见。

即便如此,我仍认为这些议题有反复书写的必要。

只要这社会还存在这些问题,就必须写下去,一直写下去!

或许如此,就能让更多人一起创造天台上多的那块小平地,让人和事永远留有余地。

所以我说《年少日记》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它实在太贴近你我生活,也许你曾经就是一个被嫌弃成绩的当事者、身边有这样案例的受害者。

甚至,自己就是那个用着极端教育方式的家长。

故事从不同的角度都能令人感到醍醐灌顶,对于现在已经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更是感受深刻的震撼。

《年少日记》从一个导师发现一名学生打算自杀的字条,延伸到自己童年时不堪回首的记忆,再透过那本封存已久的日记,挖掘人性底层最难以接受的绝望。

那一环牵着一环的影响让人久久不能自已。

故事中许多颠覆想象的反转和冲击,更是本剧最关键的转折。

导演卓亦谦从自身成长经历,以及身边友人轻生的经验,端出了自己的私密,写下一本献给所有人的温柔的日记。

他坦言,最初要写这个故事的起源,是2009年,有一个朋友轻生,而这个朋友其实和主演《年少日记》的主角卢镇业也是学长学弟的关系。

其实他走的那天,我们前一天还有见面,他甚至还留了一封信给我。从那以后的十几年一直到今天,我都一直在想为什么这件事情会发生,为什么当时的我没有发现。

后来,每一次只要有自杀相关的新闻,他就会非常关注,他发现自杀的问题其实有许多共通点,也许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学业的压力,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

而且《年少日记》的故事,写的就是香港许多有钱人家庭下的教育悲哀,他们赚很多钱,也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跟着很会赚钱。

像是电影中的父亲,就会觉得小孩子不成功,是自己的失败,他只想着赢,在很多家庭里就是这样。

所以这本日记不只是郑有杰的日记,更是导演自己的生命手札,也可能是当代人所遭遇的经验总和。

谈到饰演主角郑Sir的卢镇业,导演表示"不算是那种标准的靓仔,但他有一种魅力,有一种神秘感,我看着这个人,觉得他为何会这么温柔?是不是他内心有一些碎片破裂了?这种感觉就很像我心目中的郑Sir!”

重点是那句“他内心有一些碎片破裂了”,后来的他才得以如此温柔。

郑Sir怀着自己年少的伤痕,成为了一个大人,但这样的大人是不是他曾经想成为的那种?我们无法肯定他是否如愿,但可以看见他努力以自己的温柔善待世界──但温柔以待世界的前提是,他必须先与自己和解。从翻开日记的那刻起,他便开始捡拾过往破碎的自己,将年少男孩四散的灵魂慢慢打捞回来,拼凑过往的同时,终有一天也能完整现在的自己。

当年的那栋大楼仍然屹立,郑Sir顺着曾经走过的楼梯向上爬,一阶一阶踏着,一圈一回、一折一弯,好像人生。郑Sir走上天台,在楼梯间从顶向下望,米黄的楼梯层层叠叠,那是所有年少的过往所堆叠出的现在,楼梯下的,则是当年向上望的男孩。

天台就是生命的出口吗?天台上的郑Sir就是自己曾经想成为的那种大人吗?

这些问题没有解答,只能交给生命持续滚动,持续验证。

天台上的风景依旧,城市依然清淡,当年的男孩与此时的男人共享着同一片天际线。

我们谁不是在破碎中习得温柔,并在成长的伤痛中逐渐与自己和解。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人的成长日记,质地轻巧但情感锐利。

轻轻地提醒着我们:每个少年都曾努力想要长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大人,谁不是每天都在努力在活着;我们只要温柔一点,生命就能有多一点的转折,多一点的机会。

借用此片献给所有勇敢茁壮的生命和敢于同霸凌抗争的人!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