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朋友很少,也不愿意合群,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浩博随心趣事 2025-01-20 00:09:36

长大后看透人性,减少无用社交,享受独处,内心强大不在意他人看法,敢于不合群做自己,没朋友不合群也没关系,勇敢做自己最可贵。

还记得上学时期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吗?

那时候总担心自己不合群,总是想拥有很多很多朋友,朋友越多,越能证明自己人缘好,内心也就越满足。

可是长大以后,渐渐发现自己身边没有朋友了,似乎也没那么需要朋友了。

不仅没有朋友,还不愿意去合群。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难道真的只是长大了,心态发生了变化吗?其实不是,更关键的原因在于,经历过一些事,渐渐看透了人性,也悟透了人际关系的本质。

所以,相比于让那些复杂又内耗的人际关系,充斥在自己的生活里,影响自己的心情,宁愿一个人高质量独处。

如果一个人朋友很少,也不愿意合群,不是他性格变了,而是他单纯地活明白了。

一:放弃无用社交,减少人际关系带来的内耗

人不是突然一下子变得没有朋友的,而是在前行的道路上慢慢弄丢的。

或许是三观不合了,或许是交集变少了,也或许是经历了一些出卖、背叛或伤害等重大的事件,总之因缘而聚的关系,终究会因缘而散。

年轻时的我们,总担心自己没朋友,担心自己不合群。

可活到一定年纪才发现,敢于不合群才是真的拥有了自由。

山本文绪曾在书中写道:

“平凡的我在人多的地方,总是习惯性小心翼翼,但不知从何起,我不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比起被人觉得是个怪人,我现在更害怕浪费时间。”

人活着活着,就会找准生活的重心,相比于在意别人怎么看你,你更应该在意你如何看自己。

毕竟世界是自己的,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

二:享受独处,开始懂得为自己而活

人活到一定年龄,就会开始喜欢独处,享受独处。以往喜欢热闹,喜欢嘈杂,喜欢有很多人围绕在身边。

可慢慢就会发现,人只有独处的时候,才能听清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如果不独处,就无法认识自己。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

“独处是灵魂沉淀的过程,一个人越是独处,就越能活得清醒。”

所以不要因为喜欢独处而有罪恶感,或因此无端焦虑,有朋友未必过得好,没有朋友也未必过得差。

只要当下的生活是你喜欢的,就是正确的,最好的。

三:内心变得强大,渐渐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

当一个人明知道自己朋友越来越少,甚至已经没有朋友,依旧不愿意去合群,去迎合,去讨好,就说明他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思想已经足够成熟。

这样的人,已经不再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再活在任何人的期待里。

他们已经足够清醒且通透。

他们可以适应任何一种生活,也可以接受任何一种变故,这是岁月赋予的能力,是时间馈赠的人生智慧。

正如《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

“真正的自由,就是有勇气做不讨人喜欢的事。”

当你只在意自己,不在意他人,你就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拥有了敢于做自己的自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和成熟。

写在最后:

朋友是我们为自己选择的亲人,纵然很重要,但也没必要强求。如果真合不来,绝交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没朋友没关系,不合群也没关系,勇敢做自己本身就已经很了不起,而这一点不需要任何人来评判和认同。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