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成为一名能开方、治病的中医师,由古至今,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自学,二是课徒,三是教育。自学是以书为师,自学成医;课徒是以师带徒,承师为医;教育是学校培养,科班出身。而中医自古以来,多是自学或课徒出身,如华佗、李时珍等。但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许多中医学基础的爱好者面对着各种中医古籍、教材、讲稿,鱼龙混杂,却不知如何下手。学习中医,我们该如何入门?
多读经典,善于独立思考
“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读书是首要途径,也是师承和实践的基础,学习中医,要从阅读经典开始。中医药的理论全部来源于中医经典文献,其中蕴含的精妙医理与精湛医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医学遗产。如果读不好、读不懂这些经典,则无法掌握中医的精髓,难以提高医术水平。只有“读书百遍”,才能“其义自见”,可以说学习经典是记忆和掌握中医理论与经验的捷径,是后世习医者最直接的门径。
中医学中有“四大经典”和“四小经典”之说。其中“四大经典”一般指的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这四部书,它们是对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实践都有着重大意义的里程碑式著作,是初学中医者诵读和背诵的基本材料。“四小经典” 指的是《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濒湖脉学》这四部著作。它们作为人们初学中医的启蒙读物而著称,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特点。
此外,中医是一门科学,学习它,不动脑子是不行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贵在思考,每学习一点东西,就要从其中悟出道理来。要“师古而不泥古”,读经典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做学问一定是要严谨的,而且要有理有据,不能说谁的名气大我就听谁的,他讲错了也跟着他讲是不行的,在学问上是不能随便讲的,因此要善于独立思考。
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著名老中医彭静山说过,“我作为一个医生,必须每天看病,每天读书。”前辈医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习与临证相结合,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初学中医基础理论者在学习时之所以感到困难, 是因为中医基础理论从宏观上研究问题、看待生理病理现象, 同时, 穿插着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因此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难以理解的现象。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 源于中国古代文化,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 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中国古代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与现代的认识方法存在差异, 造成了学习时理解中医学理论困难,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逐渐发现中医学的理论枯燥而无味, 从而丧失了学习中医学理论的兴趣。
中医学作为一门从实践总结而来的学科,应源于实践,用于实践。中医临床学习应强调“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需要从临床切入,不能脱离实践。学以致用是最终目的,中医本身也是注重临床的,所以要将阅读的经典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临床思维,否则空谈无益。
学会借助网络
在互联网极度发达的今天,学习中医也要学会借助网络,很多知识我们都可以在网上获取。一方面,择适合自己的网络课程,学起来会事半功倍。许多经典的教学视频都是大家在自学道路上的养料,会解读很多在自行阅读中产生的困惑。另一方面,利用查阅工具,随时查阅药物、方剂,多学多用多记,可以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有效率的联想。
中医学习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真正达到效果。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事业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