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之间激烈的隔空过招,能看出其中奥妙的人,必定智商不低

谋略与兵法看职场 2024-04-01 02:00:50

古人讲:“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在现实之中存在着大量的竞争和博弈,愚者总是堕入他人的术中而不自知,只有聪明人才能够及早看破那些套路和花招,并将其化解于无形之中。那么聪明人之间是怎么隔空过招的呢?咱们细读下面的案例,就能一窥究竟。

【案例原文】夏州旱,饥,李德明上表求粟百万,朝议不知所出,王旦请敕三司,在京积粟百万,诏其来取。德明得诏,望阙再拜,曰:“朝廷有人!”遂止。

【案例剖析】李德明是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自其父辈以来就与北宋朝廷多番斗争,并常常在较量之中占据主动地位。本案例中,李德明所领导的西夏政权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在国内饥荒严重的情况下,他又心怀不轨想通过战争手段来掠夺北宋边疆地区的物资,以将灾祸转嫁于人。而在这种图谋萌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知彼知己”,通过一些战略侦察手段,来测试北宋君臣的谋略水平。那么西夏与北宋双方领导者是怎么过招的呢?笔者反复研读,认为其较量经历以下三个回合:

1. 道德制高点的争夺

古人讲:“名其为贼,贼乃可伐。”本案例中,李德明为了发动掠夺战争,首先要争取出师有名。那么他是怎么设想的呢?首先,他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向北宋朝廷“狮子大开口”索要巨额物资,声称用于赈灾,从而把西夏的难题转嫁给北宋。这样做的妙处在哪里呢?一是,如果北宋严词拒绝救济,他就能够将灾民的仇恨和怒火引向北宋,从而名正言顺地鼓动西夏军民开展对宋的掠夺战争;二是,如果北宋答应出资赈灾,那么既能够“削弱对手,壮大自己”,又能够测量出来北宋君臣的懦弱程度,以后就可以“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2. 组织实力的展示

面对西夏李德明的难题,北宋朝中一位叫王旦的谋略家站了出来,他提出了详细的解题思路。他认为,首先道德制高点绝不能够丢失。虽然西夏地方政权已经事实上割据独立,但名义上依然归属中原王朝,其百姓名义上依然是大宋百姓,不能够在道义上对其置之不理。因此他建议皇上下令让有关部门开展筹集赈灾物资的行动,而这种行动也可以向对方展示组织的强大执行力和战争动员能力,从而震慑对方的野心。

3. 经济利益的捍卫

那么筹集到的巨额物资是否就拱手送人呢?根据王旦的策略,显然不是的。王旦提出,要将筹集的全部物资囤积于京城,并提出要求,即需要李德明亲自到京城来领取。这样做的高明之处在哪里呢?一是,如果李德明利欲熏心进京,势必会被扣押,从而西夏地方政权群龙无首,加之灾荒,必定发生内乱;二是,如果李德明拒绝进京,那么耽误救灾的罪名势必扣在李德明个人头上,从而加剧西夏内部矛盾;三是,如果李德明敢于发动边境战争,那么已经筹集的物资,可以迅速转变为军粮,支援前线宋军的战斗。正是因为这一举三得,李德明不得不承认北宋朝廷中有“高人”,从而停止不轨举动。

总而言之,明争暗斗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西方人给这些行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博弈”。而要提升我们的博弈水平,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多学一点兵法谋略理论;二是,多剖析和复盘一些别人的博弈案例。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 信 公 众 号 “谋略与兵法”,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