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三夜,我除了睡觉、吃饭、上厕所以及跑了个马拉松之外,其余时间都是跟阿维塔12在一起,具体行程是这样的:
第一个晚上,驾驶阿维塔12穿行在广州的白云区、海珠区、黄埔区和番禺区,去感受这台车在一线城市市区的表现;
第二天上午,充电,然后静态体验这台车的基础功能,下午,从广州出发驱车近400KM到茂名,全程开启高速NCA;
第三天上午,跑了茂名马拉松,下午,从茂名返回广州,这段路,我全程坐在后排,一是感受后排的乘坐体验,二是,让我另外两个一起跑马拉松的小伙伴(一男一女),去感受高速NCA,他俩都是油车用户,从来没用过自动驾驶,看他俩体验如何。
然后说下这台车的基础信息,它是700KM的后驱版本,但是除了空悬,其它全选满了,包括电子外后视镜、电动门、Halo屏、21寸轮毂等。
接下来,我会就如下13项,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项目,逐个去说下我的真实体验,左侧列这3项就我称之为车外,中间称之为车内,右侧称之为动态。
1、外观。我不会从造型专业角度去评价它,我只说它从心理上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会让我有面子。这个面子不是奔驰那个大logo带来的那种单纯的有钱的面子,而是它会给我贴上一个“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年轻人”的这么一个标签,而我又很喜欢这个标签。
这台车落地不到38万(官降之前),相同价格只能买到低配的奥迪A6L,如果开A6L我的标签就是一个收入尚可的普通中年人,平常开车我都会关闭车窗大隐隐于市。
但开阿维塔12,我感觉我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把车窗打开,音乐声放大,主动的享受别人投来的眼光,你可以叫这是虚荣,但我就是享受这种虚荣。
开它在路上,或者停下来充电,上下车,周边总会有人好奇,这是什么车,还有人拿手机拍照的,这在以前只有那种几百万的超跑或者上千万的劳斯莱斯才能享受的待遇,现在30多万就享受到了。
所以说这个外观,对于想要给自己贴上“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年轻人”这个标签的人来说,很受用,单说这个外观的目标用户,除了本身就是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年轻人之外,我觉得更多能吸引到的,是那些高收入的想贴上这个标签的中年人。
2、充电。这两天三夜共充了5次电,花费180元,按行驶900公里来算,每公里只有2毛钱,这还是全是在外面快充的前提下,有1.4元每度电的,有1.7元的,最贵的还有1.9元的,相当于燃油车的每公里2个多油,要是有家充的话,每度电波谷不到5毛,那每公里,可能只需要6分钱,出行成本接近于零。
然后说下充电功率和充电时间,12这台车的理论最大充电功率是240kW,毕竟是800V平台嘛,但只有在阿维塔超充桩等特定充电桩才能达到,我去的这5个都远远达不到。
充电功率基本都是在75-79kW之间,只有一次,在晚上十点以后,达到了100kW多一点,但只持续了几分钟,按75-79kW来算,如果电量剩下20%,那充到90%大概需要40分钟,这个时间我是能够接受的。
但是,在返回广州的高速上,我们碰到了充电排队的情况,那个服务区一共就3个桩6把枪,还坏了2个,排了20多分钟才排到我们,加上充电前的操作,那次充电花了约一个半小时,这就给我带来阴影了,当时就感觉好烦,周末都这样,那节假日特别是春节,怎么办。
3、续航。市区续航我没测,只测了高速的。
客观环境是,坐标广东,天气晴朗,温度在25度左右,坐满了5个人,每个人体重都很标准,毕竟跑马拉松的嘛,然后都有一些简单行李,胎压是3.0。
广州到茂名的高速大部分都是限速120km/h,我设置的速度是125km/h,当车流量比较大的时候,其实是跑不到125km/h的,大部分时间都在110-120km/h之间,偶尔超车才会到125km/h,这时候的能耗是18多一些,大概打7.1折,当车流量很小能一直跑满125的时候,能耗在20左右,大概打6.8折。
这个表现放在广东来说,我觉得可以应对绝大多数情况了,作为家庭主力车是无问题的。
但是,如果放在东北的冬天,零下二三十度的时候,12可能就不到6折,满电也就是420KM,何况不可能满电,也不可能跑空,实际可用里程也就330KM,这还是800V 700KM续航前提下,所以在北方如果有长途需求,尤其是东北、新疆、内蒙等地,纯电车还是不行,不过在南方,非节假日出行,12已经可以了。
4、电子外后视镜。阿维塔12是国内首款正式应用电子外后视镜的量产车,所以关于这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用,能不能适应,成了很多人包括很多想跟进的主机厂的共同疑惑。
我刚拿到这车的时候,是在一个很小的停车场里面,我要把车挪出来,实话实说,在刚开始真的不适应,因为看了十几年的外后视镜,已经形成惯性了,第一个肌肉动作肯定是要去看外后视镜的,所以当时费了很大功夫,让朋友在车外帮忙看着才把车开出来。
之后,我就去研究这个电子外后视镜能调角度吗,尝试了下发现能,而且它还有3个视角,调到我最适合的视角后,确实有改善,但第一时间依旧还是会去看外后视镜。
然后说一下,我在开了3天之后的体验。
首先是在高速路段,我基本适应了,因为路况没那么复杂。
但是在市区拥堵路段,我还是没有完全适应,个人感觉,这个适应时间是跟你用物理外后视镜开车的时间成正比的,就是我用了10年的物理外后视镜,那我可能需要10天去适应电子外后视镜。
5、屏幕。首先这一大堆屏幕摆在眼前真的很炫酷,真的会给人一种未来汽车的感觉,这也是12这台车独一无二极其独特的ID。
然后再来说适应吗,好用吗?
在刚上手的短时间,不适应,眼花缭乱,信息太多了,不知道该看什么,不光是我有这种感觉,另外两位开过这车的小伙伴也是这种感觉。
但是,不出半个小时,适应了,因为你需要抓取对你有用的信息去看,剩下的忽略不看,就没什么影响了。
所以个人判断,这种多屏幕的内舱,在以后是可以成为一种设计风格的。
然后说下大家一定很好奇的这块35.4英寸的远端屏体验如何,首先这块屏幕只能看,不能触摸,然后它上面显示的信息只有这几种,很单一,还有很大很大的开发空间。
就我及同车的几个小伙伴而言,最期待的功能是,它能够显示歌词,整个屏幕显示歌词,那样的话实用性会大大提高,如果再配合卡拉OK模式,就更好了,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后排就可以唱歌了。
6、语音交互。使用体验算是正常水平吧,没有3年前问界M5给我带来的那种惊讶感,也没有极越01那种快到我反应不过来的惊吓感,它支持四音区,日常的基本命令还可以,但是稍微复杂一些识别就没那么机智了,猜测它用的并不是华为的语音识别系统。
7、车内氛围。除了刚才说过的屏幕之外,还有一点值得说的就是氛围灯。这车的氛围灯设计的很用心思,它不单单是直接暴露在车内的一个灯条,那种其实就应该叫做车内灯,不配叫氛围灯,而12这车的氛围灯是跟周边的零件进行了一个融合的设计,你看不到灯条,看却可以看到氛围。
举2个例子:
一是门护板扣手,它的灯带是在这个扶手里面,打开扶手才能看到,然后它的前门护板中部、立柱中部和后门板中部,都用了这种竖条形的设计,不是传统的平面纹理,然后夜间灯光打在上面,就特别有感觉。
二是前后座椅后面这个洞洞,你也是看不到灯带的,但这里有个小遗憾,门板上的灯带是可以呼吸的,也可以随着音乐律动,但可惜的是这个洞洞的灯带没有动态效果。
8、空间。后排很大,后备箱很大,前备箱也可以,作为改善型家用车毫无问题,当时一度在想,这车跟极氪001其实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虽然两者车型不同,主打方向不同,但你要是想买一个个性一些的家用纯电车,这俩就是竞品了。
9、隔音。这是我之所以从茂名返回广州选择坐在后排的原因之一。我之前评价车都是坐在主驾,这是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坐在后排体验。
12隔音很好,虽然也能听到车辆高速行驶划破空气的声音,但是我跟后排的同乘依旧可以“轻声细语”的交谈,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
10、高速NCA。我以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说,在体验过自动驾驶后就回不去了。
而,现在,我是真回不去了,高速NCA将成为我选择车的必要条件。
特斯拉的AP和EAP已经不满足我了。
包含我在内,一共有3个人,体验了12的高速NCA,另外两个都是油车用户,还有一个是手动车爱好者。
我们三个的统一表现是,在刚接手NCA的半个小时内,非常不信任它,手一直紧握方向盘,脚悬空放在刹车踏板上,随时准备干预,譬如它在第一次主动变道的时候,都会手动抢过方向盘来,然后离车近了,都会主动刹车。
但半个小时之后,我们三个都完全信任它了,开始回微信、拍视频、喝水,往后一躺,把座椅按摩打开,听歌。
因为它会按照地图精确的形式,到了隧道它会把速度降低到80km/h,前方车辆慢了,它会自己变道超车,到了匝道,它会自动选择正确的路口出去,然后你觉得按限速120km/h跑慢了,你可以手动去调节,慢拨滚轮速度上调1km/h,快速波动速度上调5km/h。
但它完美吗,不完美,体现在5个地方:
一是自动超车相对谨慎,跟我的驾驶风格差别挺大;
二是自动超车的时候,偶尔会压倒实线,我问了蔚来、小鹏、理想的车主,它们的车子也是这样,猜测,高精地图自己知道,那些实线即使压倒也没问题;
三是不能保持第3或4车道行驶,总会往第2车道去变,明明3、4车道车更少;
四是在要下匝道的时候,偶尔会莫名其妙的化龙;
五是偶尔刹车比较紧急,会把驾驶员和乘客吓一跳。
但是,我认为97%的路况都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它像极了一个已经有了三四年市区驾驶经验,但没上过几次高速的司机。
然后刚才说到,第一次接触NAC的驾驶员的适应时间是半个小时,其实第一次乘坐NCA的乘客也有一个适应时间,在半个小时之内,他们也会紧张,但之后就好了。
这就像极了坐飞机,刚开始的时候,碰到一点颠簸,就提心吊胆的看看外面,后来,爱咋颠咋颠,戴上耳机,睡觉。
11、市区NCA。12是支持市区NCA的,但由于市区路况的复杂程度远远大于高速,尤其你像广州,车辆太多,路况太复杂,老城区还有电瓶车钻来钻去,所以我觉得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说这个市区NCA。
如果在路况复杂区域,建议还是自己开吧,虽然它也能自动驾驶,但是它为了安全,会各种急刹或等待,还有变道的时候会比较着急甚至压实线,感觉没有自己开起来放心。
如果路况比较清晰,还是可以使用的。
当然,像市区高架路或者快速路,12是可以轻松应对的。
12、市区日常驾驶。我刚才说在复杂路况的时候,建议自己开,但其实自己开也需要适应。不单是刚才说的电子外后视镜,还有两项。
一是,12这个车太宽了,1999mm,比理想L9还宽1mm,过一些狭窄路况和拥堵路面的时候要小心;
二是,12车头很长,有点像开帕美的感觉,但它车头比帕美还高点,有盲区;
三是,12没有后车窗,内后视镜是流媒体的,它确实清晰,但是有一个跟电子外后视镜一样的问题,我不好判断后车跟我的距离,举个例子,假设红灯了,后车紧跟着我,如果有物理内后视镜看后车,能看到车头,但流媒体内后视镜,看不到车头,看到的是驾驶员,这个也需要适应。
13、激烈驾驶。12的底盘很低,虽然它的最小离地间隙是120,跟奥迪A6L相当,但是它最小离地间隙出现的地方绝对跟A6L不一样,你看它前铲和侧围都很低,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好看,间接给人的感觉就是它的动态一定很好。
实际体验下来,确实还不错,除了明显感觉到这台车重和大之外,它开起来很整,能够玩起来。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阿维塔12这台车:
它绝对可以满足部分人要的走在科技最前沿的年轻人的身份认同,高速NCA很牛,完全可以用来改善性家用,部分科技配置体验有待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