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牧原的核心竞争力(五)轮回二元育种体系

司马光爱商业 2024-07-10 16:13:34

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之后三年猪价暴涨,牧原在这轮史诗级的猪价暴涨的行情中大赚特赚,一跃成为中国养猪一哥。牧原之所以赚得盆满钵满,一方面跟自繁自养的模式有关,防疫控制得当,母猪存活率高导致出栏数不受影响;另一方面离不开独特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这种体系能保证牧原在周期高峰快速扩产,获得巨额利润。回顾牧原的养猪发展道路,牧原二元轮回杂交育种体系的建立既是时代催促、又是自身需要的双向选择的结果。

一、什么是轮回二元育种体系

我国传统的猪繁育体系为杜洛克(D)、长白(L)和大白猪(Y)三元杂交繁育体系,杜洛克为父系,长白和大白猪为母系,在核心群开展纯种选育;扩繁群内长白和大白猪二元杂交生产二元杂母猪(LY或YL);商品群由与父系杜洛克公猪与二元杂母猪杂交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而牧原的轮回二元育种体系与三元育种体系的差异在于没有杜洛克猪的参与,即大白猪与长白猪杂交后,再与长白猪杂交。二元轮回育种从操作上说很简单,从曾祖代到父母代的繁育过程与三元体系一样,只在父母代二元猪配种时,不使用杜洛克公猪,改用长白公猪做回交。由此得到的商品代猪仍是二元猪,含有75%长白基因,25%大白基因,称为伪二元猪或轮回二元猪。

二、为何选择轮回二元育种体系?

该育种体系的建立,其初衷出于降低生产成本之目的,成本,从牧原养猪业起步就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当前主流的外三元猪育种体系饲料原料是以昂贵的进口玉米、豆粕为主,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牧原拟将其所在地河南盛产的小麦替代豆粕,把降低豆粕的使用量作为降低成本的主攻方向,这在低成本为王的养猪业将成为一个很大的竞争优势。为了在育种中避免使用杜洛克,大力推广低蛋白饲料,让饲料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保证猪肉性能不变。经过深思熟虑,牧原放弃了外三元体系,从2002年开始着重培养二元轮回育种体系。就这样通过10多年的选育迭代,回交父本的性能提升上来,到2012年牧原二元轮回商品猪的瘦肉率已经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并且经过多年育种积累,牧原的纯种种群已经达到足以保种的规模,摆脱了对外引种的依赖。

三、肉种兼用,能繁实现快速扩张

这个出于降成本目的培育体系“意外”获得了种群繁殖上的巨大优势,极大地缩短了能繁母猪的补充周期。牧原的二元轮回母猪搭配之前介绍的低蛋白日粮饲料技术后,其生殖性能、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也都达到了标准三元母猪的水平。牧原作为商品代的母猪在市场上缺猪时可立即转为能繁母猪,从而大幅缩短补充能繁的周期,极大增加产能伸缩的灵活性。在周期底部牧原可以加大使用轮回二元母猪的比例,以便在周期上行过程中快速扩大出栏量,在周期顶部获取高额利润,然后在周期下行过程中再逐渐将二元轮回母猪替换为标准二元母猪,适当降低生产成本。从2011年到2020年,牧原能繁母猪存栏从9.6万头增长至270万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9%,同期生猪出栏量从61万头增加到1811.5万头,年复合增长率45.7%。

总结一下,从操作形式上讲,二元轮回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终端父本杜洛克换成长白就行了。但是从瘦肉率的增加到能繁性能的提升,需要至少10年时间,此外还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种群并且有牺牲未来几年利润的决心。这两点对于当前处于周期低谷的猪企来说可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猪价波动越来越大的行情下,绝大部分散养户和企业选择了外购仔猪或者直接买标猪二次育肥的养殖方式,规避风险同时快速的赚取利润,企业学不了也没耐心学。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要猪周期还存在,牧原就依然可以通过快速的扩张和收缩产能来平滑自己的利润周期,那么二元轮回体系就仍然是牧原的护城河。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