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写尽飞雪连天,世间百态的十五首顶峰诗词

呵呵呵文化 2024-03-14 00:59:33

本文约9000字。

人间飞雪是自然现象,告诉世人到了严酷的寒冬。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六月飞雪。

大雪中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人生?

“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塞北?

“飞鸿踏雪泥”的人生?

“雪中我独行”的豪情?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胸怀?

还是,

“最爱东山晴后雪”的江南?

“能饮一杯无”的小酌?

当那大雪漫天之时,古人的笔下,总是,

有闲适,有豪情,有人生,更有残酷和凄冷……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地壮阔

塞外雪景,此篇当是第一。

同时,这首诗也是送别诗的代表作。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诗人岑参已经不惑,这是他的第二次出塞,陆续已经在边疆塞外生活了六年的他早已看惯了大雪纷飞的风光和刀光剑影的征战生活。

这一天,他的上一任武判官要回京赴命,岑参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西部)送他,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十八句,共三个片段。

从“北风卷地白草折”到“都护铁衣冷难着”,前八句是第一个片段。

这八句写的是大雪卷地,朔风凛冽,一早起来看到的景象,从户外到帐内,描绘出了一幅雪天寒冷的塞外景象。这种苦寒的场景下,诗人也是用及其浪漫的手法“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描写,反应出战士们乐观的奋斗精神。

从“瀚海阑干百丈冰”到“胡琴琵琶与羌笛”中间四句是第二个片段。

这四句写的是中军设宴欢送武判官的场景。在愁云惨淡的雪天中,账内却是热情洋溢的景象,一句“胡琴琵琶与羌笛”写出了千万个将士们的欢颜。

从“纷纷暮雪下辕门”到“雪上空留马行处”最后六句是第三个片段。

这六句写的是欢送宴之后,大家走出辕账,送武判官回京的最后场景。

暮色中,友人终于要踏上归途,战士们依依不舍,大雪中纷纷送他到辕门之外。这个时候,全诗终于不再只是雪的白色,有了一片战旗的红色,苍茫的夜色中,孤独而挺立的战旗正是战士们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更是送别诗中的代表作。

“雪上空留马行处”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悲伤。与前边欢送宴的对比,在大雪纷飞的边塞,这是一幅无与伦比的送别图。

全诗以雪天的一天光线和欢送场景为线索,静中有动,暗中有色,苍茫中蕴藏着无限的伤感,最后的送别图与“唯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评价道:“颠倒传情,神爽自一,不容元、白问花源津渡。‘胡琴琵琶与羌笛’,但用《柏梁》一句,神采鹭飞。”

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评价道:“入手飘逸,迥不优人(首四句下)。深情无限,到底不脱歌雪故也(末二句下)。”

张文荪在《唐贤清雅集》评价道:“嘉州七古,纵横跌荡,大气盘旋,读之使人自生感慨。有志学古者,诚宜留心此种。看他如此杂健,其中起伏转折一丝不乱,可谓刚健含婀娜。后人竟学盛唐,能有此否? ”

图1 千树万树梨花开

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意蕴无穷

这首词是雪中山行的代表作。

公元773年(大历八年)—公元777年(大历十二年),刘长卿被诬陷贪赃,贬谪为睦州(今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司马,某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诗人借宿山中人家,见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全诗用白描,隽永深长,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第一句是长镜头。“日暮苍山远”交代了时间、地点和诗人的状况。一个“远”字,可以看出诗人夜色雪地中赶路的焦急心态和疲劳,全诗的氛围感一呼即出。

第二句是近景和感受。天寒地冻,不过终于看到了一户人家,山中村居,简陋的屋顶,应该是一个贫苦人家。

第三、四是名句。

诗人在这个贫苦人家借宿之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万籁俱寂中,柴门后的狗开始狂吠,是这家的主人家冒着风雪深夜归来了。

这两句突然有了声音,感觉是一片苍茫黑暗中,一声狗叫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应该能想象出,这个时刻,应该有无数的嘈杂声,狗吠,开门,应答,踩着雪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中,同时好像也有一线光亮照进了这个深夜。

顾麟在《批点唐音》评价道:“此所谓真语真情者,清语古调。”

唐汝询在《唐诗解》评价道:“此诗直赋实事,然令落魄者读之,真足凄绝千古。”

黄叔灿在《唐诗笺注》评价道:“上二句孤寂况味,犬吠人归,若惊若喜,景色入妙。”

注:诗里的“芙蓉山”应该是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隋书·地理志》:永嘉郡永嘉县“有芙蓉山”。《寰宇记》卷99温州乐清县:芙蓉山“西南上三峰有四耸石,并高三四尺,森然如芙蓉,红赤相映,因以为名。”

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夜难眠

这首诗是借雪景抒情的名篇。

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已经四十五岁的白居易被贬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这一年寒冬之夜,大雪,白居易彻夜不眠,写下了这篇《夜雪》。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整首诗写雪之大,诗人愁思之重,全是用侧写。

一开篇用感觉开始。

夜里躺下了,先是突然惊讶床铺枕头很冷,又看到窗外一片光亮。

“冷”和“明”都是按时雪之大。

刚下雪的时候,空气中寒气被水分吸收凝结雪花,气温不会立刻下降,当感到很冷的时候,说明雪已经下的很大,空气寒冷。

窗外变明,当然也是因为窗外已经积雪,雪的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照亮了诗人的窗户。

写完了体感和视觉后,开始写听觉。

为什么知道夜间雪重呢?因为诗人不时的听到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这里不写雪大,而写雪重,这个“重”字也是点睛之笔。而且,能听到竹枝压折的声音,也反映出深夜的寂静。

都是侧面写雪之大,冬夜的宁静,衬托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透露出诗人被贬谪后的抑郁。

“冷”、“明”、“重”,最简单的描写,一波三折,生动传神,立意全在诗外。

刘拜山在《千首唐人绝句》评价道:“因衾寒窗明而知有雪,因闻折竹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

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生孤寂

本篇是借雪景抒情的千古名篇。

唐顺宗年间,柳宗元被贬谪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谪居十年期间(公元805-815年),实际是柳宗元被软禁的十年。

这十年是柳宗元从辉煌到低谷的十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此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宋八大家中,柳宗元是唯一一个从辉煌到谷底,再没有起伏的一个人,也是在世时间最短的一个人。

全诗一共四句,二十个字,写出了千载之下,最为孤寂的身影。

前两句是无边浩瀚的背景。“千山”、“万径”中都是白茫茫的雪,天地之间如此清冷幽静,也是绝对的沉寂。

后两句突然变成了天地之间的一个小小的黑影。镜头一转,从无边无际的宇宙转向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影身上,这是巨大的场景转换,给人巨大的对比和震撼。

整首诗是绝对的寂静,也是绝对的静态,仿佛是一幅千年万年不变的画一样,成为永恒的孤寂。那个“蓑笠翁”是不是诗人自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的心态已经传达给宇宙。

苏轼在《东坡题跋》评价道:“柳子厚云:‘千山鸟飞绝……’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

王尧衡在《古唐诗合解》评价道:“江寒而鱼伏,岂钓之可得?彼老翁独何为稳坐孤舟风雪中乎?世态寒冷,宦情孤冷,如钓寒江之鱼,终无所得。子厚以自寓也。“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评价道:“此诗读之便有寒意,故古今传诵不绝。”

图2 千山鸟飞绝

五、“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思念无穷尽

本篇乃是写思念之情的名篇。

安史之乱之前,幽州俨然是一个苦寒之地。鲍照有《北风行》,写道:“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

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的一个深秋,五十一岁的李白被迫北上,一路上广见燕赵悲歌和幽州边关壮阔,也深深觉察到了唐朝中原歌舞升平,但是实际已然岌岌可危的状况,不禁写下了千古名篇《北风行》。

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日月都照不到的苦寒之地,数不清的巨大雪花飘落,极尽北方之寒风怒号,凛冽刺骨,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北去的征人还在途中,无休无尽的北方风雪,无穷无尽的家人思念。

难怪谢榛在《四溟诗话》评价道:“太白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景虚而有味”。

邢昉在《唐风定》评价此句:“摧肝肺,泣鬼神,却自风流淡宕。”

六、“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似花非花

本篇是咏雪写情的名篇。

公元1678年(康熙十七年),纳兰性德随康熙北巡塞外。塞外凌冽的寒风和大雪让词人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首词秉承了词人借景抒情,温婉又有大格局的特点。

开篇自答。词人对雪花之爱,不只是它的轻飘洒脱,也不只是它的高冷,而是因为它似花非花,无根有姿,若有若无。也丝毫没有富贵花牡丹的那种丰腴深根的姿态。

似乎,也在透露出丝毫的,身为豪门的,被束缚的逆反。

下半阙开始以人比雪。谢娘常用来比才女和自己所爱的女子。从咏雪转到谢娘,其连接点应是雪花的轻盈妩媚、莹洁玲珑,它令词人联想到和某一女子的纯洁、朦胧的轻怜密爱。又从雪花的飘洒联想到自己的天涯飘泊。然后宕开,让这份相思羁旅的悲愁,融入寒月悲笳,浩荡西风,蔽日黄沙的龙荒瀚海之中。

本篇别出心裁,虽写塞外飞雪,但丝毫不见凌冽和苦寒,反而是轻盈纤巧,其中还隐含了词人自己的情怀和感慨,若隐若现之中,苍凉凄楚,景象宏大。

林花榭在《读词小笺》评价道:“纳兰容若咏雪花云:‘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综其身世观之,自是自家写照。”

黄天骥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评价道:“诗人们往往喜欢咏菊花、咏梅花、咏梨花,用以表现自己品格的高洁。这首词,纳兰性德却以塞外雪花自比。词的上片写雪花,下片则咏塞外。词里提到谢娘,这不仅用典贴切,也暗喻自己离开了一位有才学的女子,含义相当深刻。”

七、“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雪中情趣

清代的一天,日暮大雪,僧人大须临帖烹茶,自得其乐,写下了这首生动活泼的《暮雪》。

暮雪

日夕北风紧,寒林噤暮鸦。是谁谈佛法,真个坠天花。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禅关堪早闭,应少客停车。

开篇是道出场景。日暮时分,北风突起,天寒地冻。

此时,寺里的高僧正在说法,寺外纷纷扬扬的雪花就想天花乱坠,正是应景。

呵开了冻上的笔开始临帖,烹茶,这种自得其乐的场景下,自然希望禅门早闭,没有俗人再来打扰。

这首诗写的是雪中的生活场景,活泼生动,饶有兴趣,由僧人写来,更让人向往。

八、“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佳节瑞雪

南宋,江南的一个除夕夜。

美好的节日伴随着瑞雪到来,诗人陆游心情大好,写下了这篇《除夜雪》。

除夜雪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第一句交代了全诗的背景。

四更之际,新旧之年交替,辞旧迎新的时刻已经到来。

就在这个重要的喜庆时刻,天降瑞雪,为喜庆再添欢乐。

庆祝的美酒还没有举杯,诗人已经等不及,在灯下写庆祝新春的桃符。

全诗近似白描,淡淡的展示了一个唯美的时刻。

白描的诗句,往往展示的是诗外。陆游的诗词,大家当然知道,基本是以收复河山的雄情大志为基调,这首诗恰恰反映出诗人从容的人生态度,普通之中见不普通中的淡定人生。

九、“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冷眼愤世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虽有起伏,但基本已经是风雨飘摇。

一日,瑞雪又降,繁华的帝都长安街头,到处可见冻死、冻伤、忍饥挨饿的贫苦百姓,诗人罗隐冷眼旁观,写下了这篇《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这首诗没有写雪的景象。

常言“瑞雪兆丰年”,但是,即使又是丰年,对于广大贫苦的老百姓而言,又能如何?

诗人这一问,可谓石破天惊,道尽了当时的世态。

这一问,可知,那些“尽道丰年瑞”的人,应该是深宅大院,广厦华屋之中的富贵人家,达官显贵之人,这些人酒足饭饱之后,围炉取暖,饱览雪景之后,开始津津乐道,大发瑞雪丰年的议论,开始悲天悯人。

那么,“丰年事若何?”反问这一句的是那些饱受风霜,饭都吃不饱,快要被冻死的广大穷苦人。那个时候的唐朝,赋税之重难以想象,即使是所谓的丰年,丰收的成果也都早早被那些说“瑞雪兆丰年”的达官贵人收去,而广大百姓只能冻饿而死。

第三、四句其实是诗人代替那些冻饿的广大百姓,冷冷的对那些高谈阔论瑞雪丰年之人的有力回击。你们这些人酒足饭饱,高谈阔论,是不是有一丝半点想到因为你们嘴里的一场瑞雪,明天的长安街头会出现多少冻死之人。

这首诗平淡之中,尖锐深刻,用冷眼表达出一种磅礴的愤恨之气,也是罗隐一贯犀利,愤世的风格。

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评价道:“此仁者别有用心,乍寻常但描写雪色、寒气者不同。”

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悲愤忧国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十四岁的杜甫身陷长安。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冬,身陷长安已经将近半年的杜甫看惯了战乱之中,国家之难,百姓之难,他不顾身陷囹圄的自己,无时无刻满心都是国家,这一天,长安寒冬大雪,杜甫写下了这篇《对雪》。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这首诗先写情,后写景,再写情。

第一、二句道出了战争中,战火绵延,到处是未收骸骨的惨状,正如诗人的《兵车行》所写“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人被困叛军之手,当时仅四十五岁,他已经是一个愁苦的“老翁”了。这两句道出了对自己以及国家的愁苦的内心处境。

第三、四句转向写外边的雪景。长安城的夜色,阴云密布,北风呼啸,漫天大雪。这种天气的恶劣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第五、六句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困境。在此情境下,又冷又愁,想借酒浇愁,生活取暖的诗人发现酒坛早空,炉子也早已没有半点火星。“火似红”是诗人的想象,这三个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困苦,已经出现了幻觉,仿佛自己正坐在温暖通红的火炉前。这是一种强烈的反衬效果。

最后两句又返回到诗人的心情。战乱之中,自己身陷困境,外边的一切信息都已经隔断,多希望能够收到国家、亲人的消息啊,但是,这个愿望是遥不可及的,愁苦的自己只能胡乱的“书空”(手凌空写字)。

通过这首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个虽然才四十多岁,但已经愁苦如老翁之人,在敌人的牢狱中独坐,北风凛冽,大雪纷飞,又冷又愁,心中无比愁苦,担忧,但又无可奈何的那种凄凉的情景。

王嗣奭在《杜臆》评价道:“‘乱云’一联,写雪景甚肖,而自愁肠出之,便觉凄然。此诗起兴于雪,则‘乱云’二句,兴也;而首尾皆赋也,别是一格。曰‘愁吟’,曰‘愁坐’,正以愁思之极,不觉其复也。”

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评价道:“此诗中间咏雪,前后俱叹时事,正是有感而赋古耳。前曰‘愁吟’,伤官军之新败;末云‘愁坐’,伤贼势之方张。”

洪仲在《苦竹轩杜诗评律》评价道:“余尝谓老杜此诗题外来题外去。语虽近诞,友人转为知言,总因此老铸题之妙耳。若如今人作此对雪,下必赘题曰怀某事,则亦何所更伸吾喙哉。因想今人诗味之短,以铸题长;古人诗味之长,以铸题短。”

十一、“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清冷孤寂

公元1753年(乾隆十八年),六十一岁的郑板桥为民请赈得罪大官而被去官。

去官之后,本就清贫的郑板桥只能在扬州和兴化之间靠卖画为生,生活更加拮据清苦。又是一个寒冬,看到山中大雪的他写下了这篇《山中雪后》。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开篇开门见山,直接就是诗人开门看到的眼前雪景。

清冷的寒冬早上,大雪满山,虽然是大晴天,但是太阳没有丝毫的暖意,散发着阵阵寒意。

屋檐下是长长的冰柱,就连傲雪的梅花也被这深深的寒意冻住了,无法绽放。

如此凄冷的环境下,穷苦的诗人却说,这种清冷孤寂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生活体验。

大雪的清冷,到自己内心的凄冷,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郑板桥也不会向权贵和生活低头,历经苦难的生活只看作是人生一场体验而已。

十二、“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自得其乐

公元1749年(乾隆十四年),三十四岁的袁枚就辞官。

辞官后,袁枚在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购置了隋氏废园,改为“随园”,过上了悠闲的隐居生活。

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六十一岁的袁枚因右脚生病,所以静处。当年十二月十五日晚上,天寒大雪,他赏雪自乐,写下了这篇《十二月十五夜》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诗的第一、二句是渲染。借助“沉沉”、“渐渐”生动的传达出了深夜之中,从热闹到寂静的过程,这两个叠词让人感觉好像听到了远处的打更声和街上人们快步赶路的脚步声,非常传神。

诗人就要睡觉了,谁知道吹灯以后,明月在天,大地的雪光映衬的屋里更为明亮,诗人坐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光雪景,此时天上地下,亮如白昼。

这是今年最后一个十五之夜,最后一个月圆之夜。如此良宵,诗人对窗赏雪赏月,自得其乐。

十三、“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风雪如晦

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陈氏去世,他离职丁忧,回到了下邽县(今陕西省天水、陇西一带)。

这一年冬天,白居易家中灯下独坐,看窗外天寒雪飞,无比孤寂,写下了这篇《村雪夜坐》。

村雪夜坐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远离长安的大山荒村中,为母亲守孝的诗人独坐村居中。

面朝南窗,背后一盏孤灯。窗外寒风怒号,夜色中大雪纷飞,雪花冰粒夹在着落到地上,是那么的宁静又是那么的喧嚣。

荒凉的山村中,凄冷的冬夜,是那么的寂寞寒冷,遥远的天际,雪地里传来孤雁的凄凉叫声。

本诗情景交融,失去至亲的悲痛跟苍茫的夜色融为一体,孤雁在雪夜中的凄叫,仿佛就是诗人的呐喊之声,诗人就是要不甘寂寞,尽快一展雄心。

十四、“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了无痕迹

唐朝的一个冬晨,大雪初晴,诗人戎昱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湘、黔之间,清晨看到雪后天光初霁,心情大好,写下了这篇《霁雪》。

霁雪

风卷寒云暮雪晴,江烟洗尽柳条轻。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第一句是背景。

因为“风卷寒云”,所以到了晚上,大雪就停了。江边的雾气一扫而空,柳枝上的积雪也被风吹去,恢复了轻盈的模样。

第三句目光由远处转向近处,从江郊转向韩舍人的檐前。“数片”说明雪之残存不多,故只得“一夜明”;“无人扫”突出环境之幽雅清静,故能映雪夜读。如此蓄足笔势,结句的出现便如顺水之舟了。

结句“又得书窗一夜明”仍紧扣住“残雪”写想象中之虚景。说明雪还没有融尽,檐前还保留一点洁白的残雪,想象着它的反光映照在书窗上,显得环境格外清幽,可以像晋代孙康那样映雪夜读。但可惜只得一夜享受,明天残雪一化,雪的踪迹全无,就不能再有这种享受了。表达对残雪充满无限喜悦留恋的心情。

据《尚友录》载:“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此句暗用其事,还兼有赞美韩舍人刻苦好读之意。如此用典,咸淡自知,却了无痕迹,真是进入了化境。

十五、“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吞山河

本篇乃是咏雪抒情之千古绝唱。

1936年2月,为扩大抗日武装和根据地,毛主席率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从陕北清涧以东的沟口、河口等地渡黄河,发起东征战役。

来到陕北高原,在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适逢大雪,毛主席壮怀激烈,写下了这篇千古绝唱《沁园春·雪》。

1945年9月,毛主席把本词寄予柳亚子,并附了一句话“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1945年11月14日,本词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

1957年1月,本词正式发表于《诗刊》1月号。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本篇用柳亚子的评价就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之千古绝唱。

全词上半阙写景,下半阙写情,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同。

一开篇就是天地之间。

千里万里,只在词人一念之间。

紧接着就是代表中国的长城和黄河。在词人的眼中,早已跨过万里河山,看到了大雪纷飞中的长城内外,看到了冰雪封天的黄河上下,苍茫大地之间,飞雪连天,尽在词人胸怀。

镜头拉近,词人看到了远处的群山和平原,两个动词“舞”和“驰”非常传神,在词人眼里,静止的群山和平原仿佛有了生机,山河天地相连,“欲与天公试比高”。

看到这里,词人开始想象,当天晴红日出来之后,远山苍茫,晴空万里,是何等壮观景象。

下半阙开始从写景转入到对祖国壮烈山河的感叹,并穿越时空,引出秦皇汉武等一代英雄人物,纵论英雄,抒发词人伟大的胸怀和抱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天衣无缝。

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的经历。

纵论英雄,以一个“惜”字开篇。

词人连举五位帝王。这五位帝王可谓是一代英雄,照耀千古。

但是,在词人的眼里,这五位帝王却各有不足。翻开历史这部大书,谁能评论这五位千古英雄?

“俱往矣”三字,统领后边三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画龙点睛之妙。中国五千年历史,无数帝王将相一笔带过,转向诗人今朝。

至此,全词的主题—“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脱口而出。

“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一定会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创造更伟大的业绩。这是一种震撼千古的豪气,这一刻足矣气吞山河,笑傲千古,傲视古今。

整首词读来,仿佛银河坠地,一泻千里,中间无半分停顿。豪迈之气,一洗古今。

柳亚子在《沁园春·雪》跋中评价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图3 望长城内外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