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交替之际,不堪战乱的百姓、没落的权贵、明军残部、不愿意侍奉清王朝的明、朝遗民纷纷移居南洋即东南亚一代。掀起了“下南洋”的高潮、福建、广东一带比较穷,为了谋求生计、躲避战乱,在“下南洋”高潮的带动下,一批又一批,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迁徙南洋,前后去了700多万人。
1772年,广东梅州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也跟飘洋过海,踏上了“下南洋”之路。经过几个月的漂泊来到了“婆罗洲”(现加里曼丹岛)。罗芳伯从小习文练武,刚到加里曼丹岛的时候,以教书为生,与当地民众相处得非常融洽。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有山林,有金矿,资源丰富,岛上大大小小的采矿公司之间斗争不断,外部又有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武装入侵,可谓内忧外患。有一次罗芳伯和自己的伙伴们协助当地苏丹首领解决了土著叛乱,苏丹首领为了感谢,把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土地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带。在罗芳伯和陈兰伯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改公司为大统制兰芳共和国,第一任名誉元首是陈兰伯,兰芳的名字也是由此而来。罗芳伯效仿西方设置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设立有国防部,但没有常备军队,全民皆兵,平时生产,战时当兵。
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回到中国觐见乾隆帝,提出请求,希望将婆罗洲这块土地并入清朝版图,或者称为藩属国。乾隆帝嗤之以鼻,不予理睬。罗方伯至死还交代归顺大清之心不可改变,可惜了他的赤子之心啊。
刚开始,荷兰人也不敢动兰芳共和国,以为兰芳共和国得到了清朝的庇佑。荷兰人当年被明军打得屁滚尿流,至今心里还有阴影。如此一来,兰芳共和国得到一段良好的发展时间。鼎盛时期,国土面积达到14万平方公里,与安徽大致相当。
兰芳共和国,在罗芳伯之后通过全民选举产生了七任首领。存在了110年。清朝衰弱了,于1886年被荷兰人灭亡。
华人聚集地兰芳地区现在还是印尼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昨晚刚看了纪录片婆罗洲,那里土地贫瘠,根本就不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