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朵财经观察出品
编辑丨铎子
2020年618大促,京东以累计下单2692亿元的金额,创下全新纪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同期,京东集团登陆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一度超过7200亿港元,一时风光无两。
另一边,刘强东的老乡、江苏前首富张近东,其旗下的苏宁易购却出现罕见的亏损。并在不久后,失去了对苏宁易购的控制权,董事长一职也让位于阿里系。
时隔数年,今年618期间,一场“翻身仗”悄然打响。
强势回归“战斗的苏宁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躺平,要以全员创业推动苏宁新一轮的发展,在2024年面向行业和社会打出一场翻身仗。”
在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两年多后,张近东重回公众视野,苏宁易购确立了2024年的目标:全面盈利。
为了打赢这场“翻身仗”,隐退数年的张近东,几度抛头露面。
去年年底,他与海信、博西、海尔召开战略大会,确定了百亿级的年度合作目标。
今年,同类型的战略合作,又扩展至三星、松下冰洗、美的等巨头,合作规模也多在百亿级。
5月,他又会见了美国A.O.史密斯集团董事长兼CEO凯文•惠勒一行,双方就中国家电行业趋势、厨电合作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而他的地位依旧十分稳固,在发布照片的一行人中,张近东稳居C位。
张近东的影响力犹在,苏宁的阵仗甚至又膨胀起来。
五一前夕,苏宁易购在福州、南京、北京等13个城市落地了17家大店,新增营业面积超25万平方米,这种阵仗4年来少见。
甚至还签约了中塔公司,拿下了北京重要地标商业体——北京中央电视塔项目,拟打造超2万平方米的北京首家苏宁易家Max超级体验店。
这里原为大中电器的地盘,大中电器中塔店的单店年度销售额曾一度达到15亿元。
在盘下“巨无霸”体量卖场后,今年618期间,苏宁易购还将加速实体零售布局,重装新开106家门店,并持续推进“大店攻略”。
在重庆、合肥、武汉等十多个城市,落地超20家苏宁易家超级体验店(Max)和苏宁易购超级旗舰店(Pro)。
并且宣布,今年618 线下全面参与,推出千城万店低价行动,携手美的、海尔、格力、TCL、方太等头部家电品牌,刷新全品类人气爆款单品全网低价。
对于苏宁易购加码布局大店,且全面参战618的举措,暗示着苏宁的强势回归。
61岁的张近东,几度露脸奔波,仍犹如年轻时期,颇具活力。
“美苏”争霸2004年7月,苏宁电器登陆深交所,在上市敲钟的那一刻,张近东活力四射,他使尽全力,只听见咔嚓一声,手里的槌子竟被他敲裂了。
这被认为可能是中国股市、也是世界股市历史上,第一个敲钟把槌子给敲裂的人。
按捺不住的喜悦,是上市后的融资,能够让苏宁走得更远。
上市当年,苏宁就从南京大本营加速走向了全国市场,新进入23个城市,新开46家连锁店,相当于前一年的数目实现了双双的翻倍。
苏宁的飞快发展,随即引起了行业老大哥国美的注意,“美苏”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2005年,在黄光裕亲自督战下,国美突然袭击,直接杀到了苏宁的南京老家门口,在距离苏宁总部200余米的地方开设了国美家电卖场。
黄光裕放下狠话,要在两个月内在南京连开六家门店,要为南京消费者“当两年搬运工”,并喊出“三年不盈利”的口号。
对此,张近东回应,“用常规武器打,谁也打不死谁,用核武器打,你死我也死”。
就这样,二者为抢夺消费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价格战争,两大零售巨头眼花缭乱的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龙争虎斗。
有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盛况:
国美开业那天,迎来10万人聚集抢购,开业五分钟后玻璃大门被挤破,一夜间,南京城电器价格被削去10%,当天“打扫战场”被挤丢的鞋子装满好几个大纸箱。
不过强龙难压地头蛇,苏宁的大本营一直十分稳固,国美在南京的市场份额从未超越苏宁。
不甘示弱的苏宁,还趁着北京苏宁安贞店店庆的时机,将价格战烧到了国美的大本营北京市场,还以颜色。
当2006年黄光裕向张近东提出收购意向,张近东还霸气回应:“我不卖,你也买不起。如果做不过你,我就送给你,不用你买。”
双方激战正酣,外界期待双方下一步排兵布阵时,一则意外消息,却宣告了这场交战的终结。
2008年11月,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因罪入狱。同年,苏宁实现营收499亿元,一举超越行业老大哥国美459亿元的营收规模,登上行业第一的顶峰。
没了黄光裕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到2011年时,张近东治下的苏宁营收、利润、门店数等各项指标又达到历史高峰,成为中国最赚钱的零售企业之一。
张近东的野心,随之膨胀。
他提出“再造苏宁”的想法,希望将苏宁打造成“沃尔玛+亚马逊”,即线上+线下的虚实结合体。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苏宁总营业额达到6800亿元,其中3000亿元来自苏宁易购,另外3500亿元来自线下门店。
此后,上市公司名称从“苏宁电器”改为“苏宁云商”,后又更改为“苏宁易购”。
然而在这场线下转线上的销售转变中,黄光裕之后,张近东迎来了一个新的对手:刘强东。
黯然辞任2012年,“美苏争霸”后的又一场战争,“苏东大战”火热打响。
当年8月14日,刘强东连发三条微博,表示要从次日开始对苏宁发动价格战,通过补贴让自己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低于对方。
对于刘强东的挑衅,苏宁方面很快给出强硬回应,表明自己的价格一定会低于京东,如果消费者发现京东价格更低,可以补差价。
一场惨烈的价格战,在8月15日如期开打。无论是京东还是苏宁,都大幅调整了自己旗下的商品价格,平均降价达到10%左右。
由于优惠多多,导致访问量过大,当时苏宁的主页甚至出现崩溃,而京东方面则由于订单过多,出现了库存不足,迟迟不能发货的情况。
最终,在监管部门介入下,这场惨烈的价格战才得以收场。但经此一役,在消费者心目中,京东已成为可以和苏宁抗衡的行业巨头。
张近东在2012年却对同为江苏老乡的刘强东说:“如果京东的增速超过苏宁易购,我就把苏宁送给你。”
与自信如影相随的是,张近东开始四处出击。
从2012年开始,苏宁易购陆续收购母婴电商红孩子、视频网站PPTV、团购网站满座网、网络广告公司好耶(中国)、天天快递、迪亚天天、家乐福等公司。
并且投资了努比亚手机、伊电园充电宝、万达商业、TCL、字节跳动等公司。同时购入中国联通、华泰证券、申万宏源、万达体育等公司的股票或存托凭证。
据腾讯新闻《棱镜》栏目报道,2012年至2020年,苏宁控股或苏宁易购总投资额超过780亿元。
这些业务却未能和苏宁原有的零售业务达成较好的合作,账面上几乎看不到回报。
到2020年,苏宁易购虽坐拥2522.96亿元的营收,净利润却出现罕见亏损,亏损金额一度达到42.75亿元。
同期,苏宁易购账上货币资金仅258.88亿元,债务已经达到1352.43亿元。
之后,苏宁易购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变卖资产的道路,这样的动作被张近东解释为“聚焦主航道”。
2021年2月,张近东在新春提出,要坚定聚焦零售发展,自上而下地聚焦主航道、主战场,做减法、收缩战线;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从多元化布局,到呼吁回归主业,2021年7月,苏宁易购又引入了江苏国资、阿里巴巴等战略投资者。
但作为创始人的张近东从此却失去了对苏宁易购的控股权,并黯然辞任董事长,仅担任名誉董事长一职,董事长一职让位于阿里系。
怎料在阿里系掌舵苏宁易购的时间,苏宁易购亏损金额持续扩大。2021年至2023年,苏宁易购净利润分别亏损432.65亿元、162.20亿元和40.90亿元。
张近东则迎来复出,逐步回归台前。
打响“翻身仗”2023年4月,苏宁易购董事会换届。任峻顶替阿里推举的黄明端,担任董事长,全面负责经营管理。
同时,董事会聘请侯恩龙任高级副总裁,分管人才发展和干部管理。这两人都是苏宁的元老人物,长期跟随张近东,入司均超过20年。
同年4月,张近东也以苏宁集团董事长身份与海尔、三星等家电品牌商会面,并在8月,在苏宁内部盛会“苏宁之夏”中,现身带领员工合唱《苏宁之歌》。
年初,张近东即宣告,苏宁易购已彻底回归“苏宁人主导发展的轨道上”。
种种迹象透露出,张近东似乎已重新掌权。但相对于灵魂人物的回归,人们更加关心,张近东接下来将如何带领苏宁再创辉煌?
“历经过至暗时刻的我们,已经无所畏惧,放眼望去多是机会。”张近东以此鼓舞员工。
而他打“翻身仗”的重点,主要放在了二大业务上:
一是聚焦线下市场,目标是“开大店、开好店”,并继续拓展城乡、县镇等下沉市场,全年将新开超3000家门店。
二是改变以往的电商业务发展模式,变得更加开放,包括和各大流量平台进行合作。去年苏宁易购已与抖音等平台达成合作,以寻找更多的流量入口。
兜兜转转,张近东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电赛道,并以此积蓄力量,向前迸发。
对于现在的苏宁来说,家电也依然是其最核心的优质资产,品牌认知度依然在线。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 2023年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3.1%。同期,苏宁易购由于聚焦核心家电3C业务发展,家电业务销售规模同比增长约11.9%,实现了快于行业的稳健发展。
于消费者而言,尽管电商发展如火如荼,但对于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商品来说,线下依然是个很重要的体验场景。
今年一季度,苏宁易购亏损金额已缩窄至9687.10万元,三年来首次如此接近盈亏平衡。同期,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14.07亿元。
张近东重返台前,苏宁明显重新恢复了活力,逐步走向盈利。
但张近东的复兴之路,或许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零售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前进的道路上,唯有坚持、坚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多年以前,张近东就曾如此说道。
(文章来源:花朵财经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