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今天是腊月二十六,还有三天时间就过年啦,大家伙儿家里年货都备好了吗?赶大集,算是“年味儿气氛组担当”,特别是年关的时候,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来吧!今天就和地理君一起,赶一场天南海北的“年集”!
赶大集,
靠“大”俘获年轻人
近几年,赶集不再是家里长辈们的专属,也成为了不少城市里年轻人的新爱好。像是北京的沙河大集、常营大集,全北京没有哪个在校大学生没听说过。又或者是旅行途中,当地大集甚至成了“打卡景点”。
不是商超逛不起,是大集太有性价比!赶大集这项古典民间运动以量大实惠的经济价值和烟火气的情绪价值,治愈了大城市的年轻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现在社交媒体上那些“顶流”大集们,都有什么“拿手菜”?
北京·沙河大集
昌平沙河大集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集市之一,不仅老北京儿人会时常来这儿赶大集,而且不少年轻人也为了这份热闹驱车专程来打卡。
一进入市集,天南海北的街头美食迷人眼。鸡蛋汉堡、冰糖葫芦、玉米馍馍、羊杂汤、香烤鸡......冬日里蒸腾的热气和扑鼻的香味都令人垂涎欲滴。
鸡蛋汉堡,谁的DNA动了?
吃个早午餐,再选购年货,是不少逛大集人的固定行程。物美价廉、量大实惠,就是赶沙河大集的关键词。在这里,沙糖桔一卡车,蓝莓成筐摆,蘑菇、白菜堆成山,在视觉上就给你最接地气的感受。
来大集,物价了解一下
苹果堆成山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集,其他锅碗瓢盆、鞋子包包、五金小家电等等任何生活所需,在这里都能找到。
青岛·泊里大集
寒冬逛大集最适宜先喝一碗有“锅气”的羊肉汤暖身。
煮好的羊肉、羊肺、羊肚捞出来在案板上整整齐齐,现切现吃,吃前再用锅里的热汤烫一遍肉和饼,汤免费续,饼免费吃,大集吃饭就是舒坦和管够。
泊里大集羊汤
而且山东泊里大集的羊汤还是明星同款哦。
脱口秀演员徐志胜在泊里大集喝羊汤
截图:小红书@徐志胜
泊里大集每逢四逢九开集(农历初四初九、十四十九、廿四廿九),占地160多亩,一共3000+个摊位,有着300多年历史,是青岛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集市,也是青岛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大集
羊汤即使有了明星的流量加持,也比不过集上的老牌“网红”——海鲜烩饼。由于海鲜烩饼摊位上只提供五花肉、蛤蜊和饼,所以要自己在大集上挑喜欢的海鲜,再带来找个摊儿加工,最后再拿个盆等着满满登登一锅海鲜烩饼出炉吧!
满满登登的海鲜烩饼是不少人驱车来泊里大集的理由
截图:抖音@闪电新闻
逛大集,吃美了,但也不能空手而归。来青岛逛大集,那还不得带点海鲜回去?
黄海北部海域海底地形起伏曲折,洋流复杂多变且暗流多,所以海鲜品质尤其好。来青岛逛大集,可以带点像“虾中之王”对虾、牡蛎、蟹、章鱼这些物产回去~
泊里镇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西南部,黄海之滨,北靠藏马山,海鲜物产丰富。
沈阳·蒲河大集
今年旅游圈最火的词(之二),我提名:“东北”和“Citywalk(又称:遛弯儿)”。
那“东北风的Citywalk”是什么?两个字:早市!
零下几十度的寒冬也抵挡不住逛东北早市的热情,一眼望去摊位密密麻麻,不仅美食众多,还能让你吃完兜着走。
在东北,赶大集几乎是年度大戏之一
辽宁沈阳蒲河大集最初是内蒙古商人将牛、羊、马、骡子运到蒲河来贩卖而形成的一个交易市场,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不仅沈阳的沈北新区,周边的铁岭、抚顺百姓也慕名来赶集。
赶大集有烟火气,这话在东北尤其适用。在零下20度的东北大集,人哈气、蒸豆包、炸油条......烟火气肉眼可见!
小磨香油和芝麻酱也是大集常见的身影
来东北大集,糖葫芦、油炸糕、大麻花通通安排。不管是什么年代,冰糖葫芦对孩子的诱惑是无法抗拒的,火红的糖葫芦是冰天雪地街头上最好的风景,酸甜软糯又开胃。除了“经典款”山里红,在东北万物皆可冰糖,冰糖辣条、冰糖拔丝地瓜、冰糖黄瓜、冰糖紫菜包饭......只有想不到,没有“冰糖”不了的。
冰糖葫芦
在蒲河大集,低温的天气条件是食物天然的“冰箱”,“冻货”是东北大集不可错过的单品,冻梨、冻柿子、冻豆腐、粘豆包,都直接摆在室外摊位上卖。
吃了粘豆包才算过年
冻梨、冻柿子吃之前放凉水解冻,冻梨如佳酿、冻柿子醇厚甘甜,这是大自然赐给东北冬日的“水果冰沙”。
再买点冻黄桃,回家清水加冰糖,再倒入大集上买回来的冻黄桃,煮十到十五分钟出锅,自制最适合当下的“神秘力量”,愿黄桃罐头保佑每个孩子。
在大集买点冻黄桃回家,自制黄桃罐头
这些地方的大集,不叫集?
贵阳·赶场
在贵阳,大家习惯把赶集(或“逢集”)称作“赶场”,地域不同,叫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在gai上,常见到当地人背着背篼(dōu),一场赶下来,篼里装着满满的年货,心满意足踏上归途,这一年的最后一个“过年场”才算告一段落。
贵州赶场,人均一个大背篼
糯米饭,是贵阳经典的早餐,蒸熟的糯米饭趁热加入葱花、猪油、生抽,快速搅拌融合;脆哨、折耳根、花生米、酸萝卜、多重口感都包裹进来,用热乎乎的糯米饭来开启奇妙的赶街是再合适不过了。
图源:《寻味贵阳》
除了贵州小吃,在集市上最不能错过的是具有当地多彩民族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物产。比如自家手工制作的绣品、一针一线缝制的苗族服装、还有各种山货药材。贵阳的gai是一场集视觉、听觉、味觉、文化为一体的盛筵。
贵州当地特色酸制品
桂林·赶圩
买完硬菜就该给春节茶几上备点水果了,所以这一站来到中国的水果种植大省,也是北回归线上最丰富的“果篮”——广西!
位于广西桂林的灵川县大圩(xū)古镇,是广西古代的“四大圩镇”之一。在广西,赶集叫赶圩,每个月逢农历2、5、8是大圩古镇的赶圩日。
在广西,赶集叫赶圩
家家户户过年必炫的沙糖橘很可能就是来自广西的大集,广西柑橘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是全国第一。其中,百色市西林县还是“沙糖橘之乡”,8个乡镇皆种植有沙糖橘。西林沙糖橘果皮红透清亮、果实汁多味更甜、口感更丰富、入口即化。
像春节期间买的沃柑、茂谷柑、南丰蜜橘、沙糖橘都是广西柑橘的品种
来大圩镇赶圩不要错过桂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年糕,“新年吃年糕,芝麻开花节节高”,不仅讨个年年高的好彩头,还因年糕要蒸寓意着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桂林人的年味藏在年糕里
甜味年糕通常是红糖味,咸味年糕的糯米粉里会加入碾碎的青蒜叶和青蒜汁。然后,会根据个家习惯加入芋头丁、腊肉、板栗等。因为是船上人家制作的美食,这种年糕也被老桂林称为“船上糕”,可以说桂林人的年味就藏在这种糕点里。
喀什·巴扎
年前赶大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购置一家人能吃上7天左右的食材,留到年夜饭大展身手以及春节期间招待客人。喀什牛羊巴扎是中亚最大的市场,诞生于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来这里买的牛羊肉种类多、品质好。
南疆的羊肉主要是戈壁滩和高原放牧,肉质精瘦有嚼劲
“赶巴扎”的习惯遍布喀什城乡,即使不买卖,很多老乡也有来集市上会见亲朋好友、感受热闹的习惯。
荒地乡的牛羊巴扎延续了古丝绸贸易的原始交易方式,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每周日开市,千万头牲畜汇聚于此,被主人捆成一排,头挨头、身挤身。
在牛羊巴扎,被主人捆成一排排的小羊
巴扎内“袖中议价”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依然保留。来做买卖的人们熙熙攘攘,查看膘情、询问价格,但不予评价,用握手这种“暗语”来确定交易。
对于牛羊品质的把握,买方通常掰开嘴巴看看,牙口好就能生长得好,再摸一下牛羊的屁股、肚子来判断品相,抱一下感受斤重,无论是挑选方式还是成交方式都相当接地气。
在牛羊大巴扎上,“袖中议价”这种传统的交易方式依然保留
最红红火火的集,什么样?
佛山·挥春街
既然是逛年集,自然要把春联、窗花给买好,毕竟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雅兴泼墨挥春。
平日冷清的挥春街,一到过年就红红火火
“就似这一区,曾经称得上美满甲天下~”(是谁唱出来了)香港有喜帖街,佛山有挥春街。在佛山这一百米的骑楼老街聚集了当地有名的挥春师傅,临近春节,走进快子路,佛山的传统年味更是扑面而来。
挥春在粤语是春贴的意思,年前在住宅张贴新年挥春,代表去旧迎新,迎来新的一年。来挥春街上可以选择的样式很多,传统对联的、玩谐音梗的、画小兔子的、还有一些看起来陌生又熟悉的(比如下图)。
这些组合字虽然写出来好像一个字,但读起来就还是那几个字,比如(zhao cai jin bao)。它们跟“覅”(fiào)、“嫑”(biào)这些合体字不同,组合字只是吉祥图案,因具有美好寓意装点在生活中。
挥春,也作春联。现在年轻人过年流行写“猫肥屋润”,是化用了粤语中的“家肥屋润”,寓意生活富裕。
天津·古文化街吊钱市场
天南海北,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新年愿望就是——搞钱!广府文化区的年轻人贴“猫肥屋润”的挥春,在北方的天津,过年挂吊钱儿那比吃煎饼果子还重要。
吊钱市场
天津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的说法,天后就是海神妈祖,天后宫是天津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建筑群。古文化街一带最早便是依托天后宫而自发形成,是感受天津民俗和民风一定不能错过的街区。
古文化街
天津有俗谚称“二十九,贴倒酉“,古代商家会把“酉”字贴钱柜上,一是“酉”为象形字,表示盛禾谷的容器,又和“有”同音,“贴倒酉”就有“富有到家”之意。
现代人不贴酉,改贴福字,不过也要倒着贴。(有小伙伴问地理君:那就不能倒着印“福”字吗?地理君表示emmm...你寻思下倒着印是不是也还得倒着贴!)
“福”字要倒着贴,意为福到家了!
不过在天津,贴吊钱儿比贴福字要更普遍。吊钱儿,是一张长方形的红纸上剪刻花纹图案,在染纸内一般是“恭喜发财”之类的四字吉祥语,下部刻成流苏状,一般挂于门楣、房檐。
至于为嘛叫吊钱呢,按照老百姓的讲法,“吊”有掉的谐音,刮风之后吊钱掉下来了,钱就来了。吊钱儿随风飘舞,街坊楼群片刻之间充满年味。
绍兴·安昌古镇腊味街
腊肉、腊肠是囤年货必不可少的一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绍兴安昌古镇的腊肠名头最为响亮。
年关将至,到安昌古镇赶个“腊味集”,定会被沿河作坊门前悬挂着的腊味、酱货所震撼。有了食物的装点,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和青石小巷都分外有滋味,虽经千年依然可见鲁迅笔下的乡土人情。
沿河作坊门前悬挂着的腊味、酱货是安昌古镇一道年味风景线
安昌腊肠美味的秘诀在于其中加入的母子酱油、绍兴糟烧等,腌制出来的腊肠肥瘦相衬、黑里透亮,在河边悬挂晾晒弥漫出发酵的香气。
母子酱油腌制的腊肠黑里透亮,又鲜又嗲的地道绍兴味
酱,是自然给江南的恩惠,黄梅天酝酿了江南人家廊檐下的浓浓酱香。“绍酒行天下,酱园遍全国”,这里集市上的酱货自然也是一绝,酱鸭、酱排骨、酱鱼......万物皆可酱。
安昌古镇是绍兴如今为数不多的仍有许多当地人的古街。袅袅炊烟升起,一切都那么自然平静,临水街边挂起来的腊味像“红灯笼”,喜气洋洋、年味飘香。
水乡年味
不同地方的集市有着截然不同的特色,也都用实力展示了什么叫“人间烟火气”,就像一个无所不包的万花筒。
城市在不断的变化,但大集和十年前的模样大差不差。有人在这里找寻生活,有人在这里怀念家乡,大集的价值,永不过时。